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今年國內首例「副傷寒」病例 疾管署提4措施避免感染

NOW健康

更新於 09月23日09:08 • 發布於 09月23日09:00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國內首例「副傷寒」病例,個案為北部20多歲外籍男性,6月24日至8月7日至印度旅遊,8月上旬來台,8月26日出現發燒、腹瀉及頭痛,9月1日就醫後住院治療並採檢送驗,檢出副傷寒桿菌,現已康復出院。

▲什麼是副傷寒?(圖/疾管署提供)

副傷寒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潛伏期通常為1至10天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副傷寒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係由副傷寒桿菌引起腸道傳染病,主要透過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或尿液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播,潛伏期通常1至10天,可傳染期為1至2週,常見症狀為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腹瀉、相對性心搏過緩或軀幹出現紅疹等。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外籍個案就醫後於一般病房內治療,血液中培養出副傷寒桿菌,經過疾管署實驗室確認是首例病例,經抗生素治療後緩解,住院2週後權益出院。

▲如何預防副傷寒?(圖/疾管署提供)

如何避免感染副傷寒桿菌? 從落實4大防疫措施做起

疫調發現,個案於病毒潛伏期10天都在台灣,因此研判為本土病例,3位同住者採檢結果皆為陰性。個案表示,自己並未生飲、生食,也無食用海鮮習慣,因此感染源尚待釐清。

如何避免感染副傷寒桿菌?林詠青提出4大措施,分述如下:

1.隨時注意飲食及手部清潔。
2.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
3.食物須經過充分加熱煮熟後才可食用,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4.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應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徹底清潔雙手,才能有效防範感染。

▲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時間及接種對象。(圖/疾管署提供)

今年度公費流感、新冠等兩大疫苗疫苗 均在10月1日開打

此外,上週(9/14至9/20)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1萬5930人次,較前1週上升13.1%,近期呈上升趨勢,且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達11.5%,超過流行閾值,疾管署宣布,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

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2184人次,較前1週下降16.5%,國內主流變異株為NB.1.8.1;疫情雖處低點波動,但全球近期新冠病毒陽性率呈上升趨勢,疾管署預估,國內疫情在10月中下旬起上升。

今年度公費流感、新冠等兩大疫苗疫苗均在10月1日開打,且分2階段接種。疾管署採購647萬9080劑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起,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對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民眾。

第2階段則自11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新增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提醒符合今年度接種資格的民眾屆時踴躍前往接種,俾於流感疫情高峰期來臨前獲得足夠保護力。

至於新冠疫苗方面,10月1日起公費對象共有9類,50至64歲無高風險成年人則於11月1日開打。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換季異位性皮膚炎搔癢夜難眠? 長效針劑有效控制病情
▸掌握孩童視力健康關鍵期! 國健署推動學齡前視力篩檢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