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網路新聞自律聯盟提六大宗旨:盼網路廣告優先投放自律媒體

新頭殼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Newtalk新聞 |林朝億 台北市報導
23家傳統及網路媒體今(1)日在「九一記者節」成立「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 圖:林朝億/攝

Newtalk新聞

23家傳統及網路媒體今(1)日在「九一記者節」成立「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會場也邀請廣告商、網路廣告業者。他們在六大宗旨裡也提出,他們積極與平台與廣告產業對話,倡議以「遵循自律原則、具透明更正機制的媒體」作為優先排序與投放對象,讓專業品質與商業誘因對齊。提升優質內容的能見度與經濟永續性,帶動更多媒體加入自律,擴大外溢效應。

「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今日成立,除了參與的媒體代表、政府官員、監察委員,也邀請廣告業者及網路廣告業者出席。

聯盟在成立背景說明,面對台灣閱聽生態快速網路化,新聞產製與傳播高度依賴平台與演算法,內容為了競逐點擊與停留時間,標題聳動、真假資訊混雜的現象日益常見。現行監管難以及時、全面涵蓋跨平台、跨境與高速流通的數位場景,新聞專業價值與民主公共討論因而承受新的壓力與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倡議以「新聞媒體自律」作為務實且可持續的補位機制,結合媒體內部治理與公民外部監督,建立可長期運作的自律聯盟。

他們表示,閱聽行為的結構性轉變。網路已成為多數人的新聞人口,資訊獲取亦由過去的訂閱邏輯轉向由演算法驅動的串流形式,受眾在多平台之間分散、切換快速。碎片化、去中心化的接觸方式,要求新聞在速度與精準之間取得新平衡,挑戰傳統把關機制。

對於流量驅動帶來的品質拉扯,他們表示,平台演算法的強化,使得內容生產者被追迎合點擊、即時與情緒化表述。於是,標題化、斷章取義、未經充足查證的內容更容易擴散,專業與倫理的內部規範若缺乏外部支持與同儕壓力,難以長期自我維持。

對於監管與治理的「灰區」與落差,他們表示,數位內容跨平台、跨境流通,傳統以單一媒體為單位的監理框架,在速度、範圍與管轄上都面臨限制。既有的申訴與更正流程多為各家媒體各自為政,標準不一、透明度不一,難以形成一致、可預期的社會期待與專業底線。

對於新技術加劇的資訊風險與倫理挑戰,他們表示,生成式 AI快速導入採編與內容製作鏈,從草稿撰寫、影像合成到標題優化皆可能涉人;若缺乏使用準則與標示規範,將放大誤導風險。而特定敏感議題亦牽涉程序正義與個資保護,亟需跨界共識與操作指引。

他們也指出,產業內部的資源壓力與外部信任下滑,在收人結構轉型與人力緊縮下,個別媒體即便有心強化把關,也常面臨資源與誘因失配。因此,高品質報導未必換得足夠能見度與商業回報,長期下來造成專業疲弱、信任流失,影響民主社會的事實基礎。

他們說明,該聯盟由公共媒體、族群媒體、傳統商業媒體與網路原生媒體共同參與,串聯台少盟、媒體改造學社、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等公民團體與台大新聞所副教授詹怡宜、台師大大傳所教授陳炳宏、政大廣電系教授黃蕨威、輔大新聞系教授陳順孝、世新性別所教授李佩雯等多位學者專家,形成跨界協作。

聯盟已陸續完成並通過「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組織章程」、「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自律委員會運作細則」、「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諮詢委員會運作細則」等制度化文件之研擬,並經3次籌備會議、6次工作會議逐步凝聚「網路新聞自律原則」共識;同時啟動網站與申訴系統建置,預定於9月1日成立記者會向社會公開展示。

他們希望,透過自律原則、申訴更正與多方治理的組合拳,聯盟期望提升新聞品質與公信力,讓優質內容獲得更好的能見度與商業支持;公眾亦可透過申訴與開放資訊參與監督與學習,提升媒體識讀。這將成為新聞產業自我更新的助力,亦強化台灣民主韌性與公共討論品質的長期工程。

另外,他們也接櫫「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宗旨:

本聯盟以「自律守護公共討論,讓好新聞被看見」為核心宗旨。面對閱聽生態快速網路化與演算法驅動的內容競逐,我們結合媒體內部治理與公民外部監督,建立多方治理平台,並透過制度化的自律原則、透明的申訴與更正機制,以及跨界協作,提升新聞品質與公信力,強化民主社會的事實基礎。

一、以自律提升新聞品質與公信力,鞏固事實基礎
聯盟主張以新聞自律做為第一線解方,由參與媒體自我訂定並遵循共同的專業規範,主動落實查證、更正與標示義務,讓報導回到可驗證的事實與清楚的來源呈現。藉由公開透明的流程提升外部信任,降低錯誤與誤導資訊對公共討論的干擾。

二、建立跨界合作的多方治理平台
聯盟匯聚公共與族群媒體、傳統商業媒體、網路原生媒體,以及公民團體與學術界,形成平等對話與集體審議的場域。政策與原則的形成,採開放參與、證據導向與共識決策,並重視不同規模、不同型態媒體的現實需求,讓規範既具專業性也具可行性。

三、制定並落實《網路新聞自律原則》
聯盟以《網路新聞自律原則》為行動指南,涵蓋事實查證、錯誤更正、生成式AI使用與標示、性別暴力事件處理以及國民法官相關報導規範等面向。原則不僅是宣示,更配套落地做法。聯盟透過建立內部稽核與同儕檢視、提供教材與工具、舉辦工作坊與訓練,並定期檢討與更新,以回應技術與產業環境的快速變動。

四、建置新聞申訴系統與更正機制
聯盟推動「新聞申訴系統」,讓民眾以最簡便的方式提交意見或疑義,案件由聯盟會員與專家以集體審議處理,並要求回覆理由與處置結果。透過可追蹤的流程與公開的統計報告,促進媒體快速、負責地進行更正或補充說明,形成良性的問責文化。

五、與資訊生態系利害關係人對齊,擴散自律效應
聯盟積極與平台與廣告產業對話,倡議以「遵循自律原則、具透明更正機制的媒體」作為優先排序與投放對象,讓專業品質與商業誘因對齊。此一對齊機制可同時提升優質內容的能見度與經濟永續性,帶動更多媒體加入自律,擴大外溢效應。

六、推動媒體識讀教育與公民監督
聯盟將申訴與更正制度視為公民參與的入口,並與教育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出面向社會大眾與校園的媒體識讀教材與活動,提升辨識、查證與理性討論的能力。藉由公民與媒體的共同學習,逐步修復資訊生態的信任與韌性。

延伸閱讀

23家傳統及網路媒體今(1)日在「九一記者節」成立「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   圖:林朝億/攝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婦人包水餃…手捲入絞肉機亡 郵差嚇壞:喊掛號沒反應

EBC 東森新聞
02

明年起育嬰留停能以日申請 家庭照顧假一小時也能休

中央通訊社
03

18歲男自撞被燒死!夫妻「失魂蹲路邊」現況曝 驚悚行車紀錄器畫面流出

三立新聞網
04

路名含「這2字」涉歧視!監察院出手喊查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