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大阪經典再現 楊貴媚憶李安最討厭人多嘴
李安經典作《飲食男女》再赴大阪放映,女主角楊貴媚今(8/15)日受訪時回憶,很高興拍了30年這部片大家仍然記得,她記得李安雖然嚴格,對她們進行「魔鬼式戰鬥訓練」,但拍片時其實不太發脾氣,少數時候就是片場有人太吵,因為他希望演員把精力放在表演上,也要尊重別人。
響應關西世博,文化部統籌於日本大阪舉辦「We TAIWAN」系列活動,其中國影中心也策劃「台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專題影展,選映10部台灣歷年經典電影,包含1960年代的《大俠梅花鹿》、《台北之晨》,及1980、90年代的《光陰的故事》、《飲食男女》,還有近年的《哈勇家》、《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等。
文化部今日於大阪舉行電影之夜,邀集日台影人交流。楊貴媚受訪時表示,30多年前拍攝這部片其實很緊張,她當時雖然已經拍片多年,但並非科班出身,劇中她跟吳倩蓮、王渝文飾演三姊妹,導演李安祭出「魔鬼式戰鬥訓練」,希望他們講話有一樣的方式、有默契,除了要她們多相處,還請舞台劇老師一字一句教她們講中文,後來在片中也可以看到效果很好,她們講話、表現真的都像一家人。
楊貴媚提到,很高興一部電影超過30年大家還會記得,她回憶當年李安雖然不常發脾氣,但是對戲非常嚴謹,少數會發脾氣就是有人在片場講太多話、太吵,片拍久了,大家變熟會在片場聊天,但他希望演員把精力全都放在拍攝,也要尊重表演者,這都是很好的。
對於來到大阪,她覺得《飲食男女》應該可以感動許多人,這部片不只是講吃,飲食就是講生活,男女是講人生,每一道菜裡都有人生含義,希望大家觀賞完後,可以想到自己跟家人在吃飯時的點滴回憶,也會想來台灣大飽口福。
國影中心董事長褚明仁則表示,這次影展所選選的電影,從60年代橫跨今日,能連結整個台灣電影文化還有多元發展,比方說1960年代的《台北之晨》、《上山》,60年代的日本年輕人經歷過Beatles來東京武道館開唱,也遇過全共鬥的思潮,他們也會好奇台灣那時的年輕人在想什麼,所以國影就選出這些片。
褚明仁說明,而到了近代,包含像是《鬼家人》,有冥婚又有同婚,非常有創意,《哈勇家》則是第一部全用泰雅族語拍攝的電影,導演陳潔瑤是第一位拿到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女導演、第一位原住民導演,這些都展現了台灣的多元價值,《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花了12年拍攝120多家書店,在日本這麼重視出版品的地方,尤其近來日韓出現所謂台灣感性,相信這裡的觀眾都會很期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