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新台幣改版惹議/不是只有台灣在吵!美國、日本、印度紙鈔改版也鬧翻天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新台幣即將迎來第七次「整形」!自1949年發行以來,每次改版不只換樣貌,更反映時代風貌與社會氛圍。從戰後穩定經濟,到現代強調防偽、永續與多元價值,紙鈔早已超越支付工具,成為台灣精神的象徵。這次改版,注定再掀話題。(圖/三立新聞網)

雖然說錢能解決的事情都算小事,不過,動到錢要改版,卻往往是整個國家社會的大事,即便對央行來說,只是每隔幾年就要執行的例行事務,法定貨幣一旦改版,總能瞬間掀起輿論波瀾,背後其實牽動政治權力、歷史記憶與經濟結構,往往演變成一場全國性辯論,網路論壇上,各方意見總是吵個不停。

從美國到日本,還有印度,都曾經因為鈔票改版引發話題,美國的前黑奴女鬥士杜伯曼(Harriet Tubman)肖像遲遲未上鈔、日本新鈔遭韓國抗議殖民歷史、印度更以「外科手術式廢鈔」重創經濟,足以證明,不是只有台灣人愛吵而已!2025年,在數位支付崛起與AI防偽技術普及的浪潮中,貨幣改版的討論比以往更加尖銳。不是哪個國家出了問題,而是每一張紙幣背後,都藏著一場關於「誰的歷史被記住、誰的聲音被忽略」的深層對話。

新台幣改版惹議,但放眼全球,從美國、印度到日本,各國法幣更新幾乎無一不掀起社會震盪。從肖像爭議、文化敏感,到實務混亂與經濟衝擊,鈔票早已不只是錢,更是政治與歷史記憶的戰場。(示意圖/PIXABAY)

美國:從Tubman肖像卡關到改得太像玩具鈔惹議

美國美元紙鈔改版的歷史橫跨一百六十年,截至2025年,美鈔共經歷六次重大改版,其中尤以尺寸調整與防偽機制革新影響最為深遠。

1929年,美國為節省印製成本與提升攜帶便利,將紙鈔尺寸縮小約三成,雖成功推動流通改革,卻讓當時許多收銀機、保險箱與鈔票存放設備「全面報廢」,民間怨聲載道。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1996年及2003年至2008年期間,當時因偽鈔氾濫,美國財政部展開大規模防偽升級工程,導入水印、微縮文字、安全線及變色墨水等新技術,並首度在紙鈔加入背景顏色。儘管這些措施有效遏止偽鈔問題,但也導致民眾初期辨識困難,部分商家甚至拒收新版鈔票,擔心「不會認」造成損失。

在設計方面,紙鈔上的圖像與符號也曾引發文化與審美爭議。例如2000年代推出的新版20與50元紙鈔分別採用綠桃色、紅藍色調,遭部分民眾嘲諷為「像玩具錢」,更有保守媒體批評「顏色媚俗、破壞美國傳統」。此外,每次改版都伴隨著數百萬台ATM與販賣機的程式與機構更新成本,被認為是「不必要的政府開銷」。

而在肖像爭議之外,也有關於紙鈔象徵符號的意識形態爭論。例如部分團體要求更多女性或少數族裔登上紙鈔,曾短暫發行的Susan B. Anthony 1美元硬幣(1979-1981年)就是一例,她是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她在19世紀美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運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但因大小與25分硬幣過於相似,導致使用混淆,最終被迫退場。此外,關於是否保留傳統總統肖像也引起爭議,支持者認為代表穩定與傳承,反對者則主張應與時俱進、反映社會多元。

至於近年討論度較高的前黑奴女鬥士杜伯曼(Harriet Tubman)取代Andrew Jackson案,雖象徵種族與歷史正義,但也暴露出美國社會在面對歷史人物定位時的深層分裂。支持者認為,Tubman作為逃奴與反抗壓迫的象徵,其登上鈔票是對被壓迫群體的遲來肯定;但反對者則質疑是否過度政治化貨幣設計,甚至認為這是「取消文化」的一環。此案自2016年提出以來,歷經多屆政府角力,至今仍未正式實現,反映出美國在面對自身歷史傷痕時,始終難以取得一致共識。

新台幣改版惹議,但放眼全球,從美國、印度到日本,各國法幣更新幾乎無一不掀起社會震盪。從肖像爭議、文化敏感,到實務混亂與經濟衝擊,鈔票早已不只是錢,更是政治與歷史記憶的戰場。(圖/freepik)

日本:從婚禮紅包到販賣機 小爭議藏在日常裡

日本2024年7月發行的新紙幣(第七版),雖然被官方定調為例行性防偽升級,實際上仍在社會各層面引發不少波瀾。三款新鈔分別更換肖像:1萬日圓為澀澤榮一、5千日圓為津田梅子、1千日圓為北里柴三郎。其中最大爭議來自澀澤榮一,他雖被尊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卻因生前支持日韓合併,遭到韓國抗日團體強烈反彈。2024年7月新鈔上路前夕,韓國民間團體甚至在駐韓日本大使館前示威,要求撤換肖像。

在日本國內,爭議則偏向文化與實用層面。由於民間忌諱將私德被批評的人物肖像用於婚禮賀禮,例如,有三成受訪者認為澀澤榮一肖像不適合放在結婚紅包中,因為他的私生活飽受批評,他不僅正式娶進2個妻子,還在他與妻子合住的房子裡養小妾,並至少擁有17個孩子。引發傳統與現代觀念的討論。實務上,最大困擾來自販賣機與售票系統尚未全面升級,新鈔剛發行時,全國仍有超過17萬台販賣機不支援,對民眾與觀光客造成使用不便。同時,網路上出現假訊息稱舊紙幣即將失效,雖遭央行緊急澄清,仍引起部分長者與鄉間民眾恐慌。

新台幣改版惹議,但放眼全球,從美國、印度到日本,各國法幣更新幾乎無一不掀起社會震盪。從肖像爭議、文化敏感,到實務混亂與經濟衝擊,鈔票早已不只是錢,更是政治與歷史記憶的戰場。(示意圖/PIXABAY)

印度:一夕廢鈔全國癱瘓 釀成政經風暴

印度2016年由總理莫迪宣布的「廢鈔行動」,至今仍被視為全球最具爭議的紙幣改版之一。當時政府以打擊黑錢、假鈔與恐怖融資為由,突襲式廢除500與1000盧比紙鈔,瞬間讓全國86%的現金失效,導致銀行與ATM大排長龍、商家歇業、小農破產、婚禮取消,估計造成GDP損失超過150億美元。雖然官方強調此舉有助推動數位經濟,但經濟學者批評實施倉促,黑錢幾乎全數回流銀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被形容為「用錘子砸蒼蠅」。

不只政策本身引爆社會不滿,新版鈔票的設計與品質也引發批評。2000盧比紙鈔顏色俗艷、排版混亂,印刷還出現陰影與錯誤邊框,導致真假難辨。語言方面,紙鈔採用梵文數字並錯植烏爾都文,被指忽視穆斯林族群,引發法律訴訟與地方抗議。至於2023年廢止2000盧比鈔票,則相對低調,影響較輕,顯示政府在修正後趨於謹慎。但整體而言,印度的貨幣改版早已超越金融層面,成為全民生活與政治鬥爭的核心戰場。

新台幣改版惹議,但放眼全球,從美國、印度到日本,各國法幣更新幾乎無一不掀起社會震盪。從肖像爭議、文化敏感,到實務混亂與經濟衝擊,鈔票早已不只是錢,更是政治與歷史記憶的戰場。(示意圖/PIXABAY)
新台幣改版惹議,但放眼全球,從美國、印度到日本,各國法幣更新幾乎無一不掀起社會震盪。從肖像爭議、文化敏感,到實務混亂與經濟衝擊,鈔票早已不只是錢,更是政治與歷史記憶的戰場。(示意圖/PIXABAY)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02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6家銀行大到不能倒 這間成為潛在第7家

卡優新聞網
04

曾獲鴻海投資,君曜員工不過30人、年營收不到10億...如何靠手機維修成為「橋接晶片供應商龍頭」?

今周刊
05

普發1萬尾數「0、1」今登記 已20萬人完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6

寶佳若奪下中工 台塑大樓都更等超過1千億大案將被「整碗捧去」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