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自民黨討論修改「無核三原則」 日經:憂日本成第一波攻擊目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有事」情形發言,引發與中國之間嚴重衝突之後,消息人士日前透露其正在檢視《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之內涉及核武的「無核三原則」,自民黨則於20日舉行會議展開相關討論,對於調整該原則抱持反對立場的人士,則警告日本恐將因此而成為第一波攻擊目標。
共同社報導指出,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日前透露高市早苗正在檢視「安保三文件」,並且可能針對長期以來奉行、包括「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的「無核三原則」進行調整,其原因是「不運進」原則可能削弱美國核嚇阻力的效果,高市早苗所領導的自民黨則在20日上午,召開安全保障調查會會議,著手進行相關文件修改的討論,並且計畫於明年4月彙整意見,於明年底之前完成修改。
報導表示,消息人士指出高市對於日本加入的《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承諾高度重視,並且將會堅持無核三原則之中的「不擁有」與「不製造」原則,但同時也憂心堅守「不運進」原則,將使美軍在突發事態威脅下,無法將搭載核武的艦船泊靠於日本,使美方提供的核保護傘效力大打折扣。
因此,高市在11日眾議院的預算委員會會議中,面對「安保三文件」修改時,是否將維持「無核三原則」的詰問,表示「目前還無法確認具體內容」,避免給出過於明確的答覆。在自民黨的會議中,除了針對如何強化日本防禦能力俱郊外,也將探討修改防衛裝備轉移(出口)原則,加速部署長程飛彈,以及是否應該擁有核動力潛艦等議題。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日本「無核三原則」是1967年時任首相佐藤榮作所提出,但是當時「不運進」原則就已經引起廣泛討論,東京當局曾公開表示,基於美日之間協議中,明訂駐日美軍武器裝備要進行任何重大改變之前,必須事先進行磋商的內容,因此將拒絕美國將核武運進日本,然而美方政策一向是「不承認亦不否認」任何特定艦船上是否搭載核武,因此華府並不認為有與日方進行討論的必要。
雖然日本政府內部浮現希望取消「不運進」原則的聲浪,使美方能在日本境內部署核武,藉此對中國、北韓進行嚇阻,但反對人士則提出警告,表示此舉恐讓日本成為衝突之中,最先遭到打擊的目標,並且強調美方向日、韓提供的核保護傘,是由潛射以及空射核武所組成,而非更容易成為目標的陸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