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怒480萬人 前健保局長憂「賺小錢者交大錢」
過去股利、房租、利息等資本利得補充保費,是單筆2萬才收費,未來將改為年結,年度「累計」2萬就要收費2.1%。也意味收費門檻實質下降,影響人數將大幅增加。其中,中產階級與小資族首當其衝。對此前健保局長鄭守夏認為,雖然支持政府擴大補充保費來源,但如果制度設計不周,恐導致「人多錢少」的窘境,既難解健保財務壓力,又增加龐大行政成本。
補充保費從「隨單徵收」將改為「年度統算」,要透過行政機關整合資料與民眾申報,勢必增加管理負擔。根據《聯合報》報導,鄭守夏表示,收費機制應縝密估算,避免「賺小錢者交大錢」,能從「剛好過2萬元門檻」而被收費者收到的費用有限,卻需要花費龐大行政成本,未必划算,應思考調整收費門檻,並試算被收費對象分布,避免增加補充保費收取,「影響很多人,但只收到一點錢」,同時應舉辦至少一、二輪座談會,取得勞工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共識。
鄭守夏指出,儘管我國薪資成長有限,但一旦經濟好轉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快,代表多數財富來自薪資以外的資本利得,因此收取這些財富支應健保,為正確方向。據悉衛福部說明新制最快民國116年上路,可為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預估約有480萬人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