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進口 東京旅行業者嘆年底前已掉8成單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國會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之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溫,除了隔空叫陣喊話之外,雙方也互相召見外交代表傳達抗議,消息人士更指出中國已於19日通報,全面禁止日本水產進口,雖然聲稱有必要針對水質進行檢測,但此舉明顯是北京方面回應高市發言的進一步舉措。
路透報導指出,在高市早苗表達「台灣有事」的情況,有可能觸發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從而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立場之後,日中之間的緊張關係隨即迅速升高,中國方面除了要求高市收回相關言論之外,也敦促中國公民避免赴日旅行,造成大量航班訂位取消,對日本觀光業可能構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根據共同社引述日方消息人士說法,北京方面19日透過正式渠道,表示由於有必要針對東京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核廢水的水質進行監測,因此全面暫停日本水產的進口。由於中國在本月初才對日本扇貝解禁,此舉恐令許多希望重返中國市場的日本水產商蒙受打擊。
東京旅行業者:損失非常巨大
報導指出,北京當局曾在6月表示,將逐漸恢復日本47個都道府縣之中,10個地方水產的進口,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19日表示,目前有將近700家日本水產出口商,重新向中國提出註冊申請,但迄今僅有3家獲得許可。根據統計,中國市場占了日本水產出口的份額達到20%以上,且在2023年水產禁令實施之前,中國是日本扇貝最大買家,也是海參的主要市場,因此禁令的實施無疑對日本相關產業造成一定程度威脅。
於此同時,在中國外交部呼籲公民避免前往日本之後,日本觀光業者隨即蒙受重大損失,報導表示總部位於東京的「東日本國際旅行社」在數日內,就失去了到年底之前8成的訂單,該公司副總裁坦承「對我們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損失」。
根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統計,觀光業占了日本國內生產毛額約7%的產值,且近年來都是促進日本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其中,來自中國與香港的遊客,占了日本全年入境人數的五分之一。因此「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估算,中國對日本觀光的抵制,每年可能造成約2.2兆日圓(約4400億元新台幣)的損失,且自從北京當局14日發出警告後,已經讓日本觀光類股出現大幅下挫。
報導指出,目前有超過10家中國航空公司,對取消飛往日本航班機位提供退款服務,且至少已有50萬個機位被取消。雖然中國對高市早苗的言論表達強烈抗議並要求收回,但東京方面表示其發言符合日方一致立場,因此很明顯中日關係難在短期內出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