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2026世界五大嘉年華介紹:背後原來藏著這些宗教與文化故事

致旅程

發布於 07月29日01:07 • Cameron Wang

坦白說,我曾以為嘉年華不過是南美城市為招攬觀光客精心設計的浮誇秀場—俗艷張揚的花車、扭動腰肢的森巴舞、衣不蔽體的性感女郎,總之,充斥著令我不解的瘋狂。

巴西里約嘉年華 圖 Just dance/Shutterstock

直到偶然讀到比利時南方小鎮有個名列世界遺產級的「班什嘉年華」,這才恍然大悟,嘉年華原來是歷史悠久的宗教儀式,它的意義遠比表象來得深邃。

嘉年華的起源與宗教背景

如今,嘉年華更像一場「全民變裝秀」或「街頭狂歡節」,然而它最早的角色,其實是一種宗教提醒。

在基督信仰中,「復活節 Easter」象徵耶穌戰勝死亡、重獲新生,是整個宗教年曆中最神聖的節日之一。為了迎接這天的來臨,天主教徒會進入一段為期40天的自我淨化與靈性準備,稱之為「大齋期Lent」或「四旬期」。這段期間信徒會停止吃肉、喝酒、縱慾,以沉澱身心、回歸信仰核心。

為期40天的大齋期 圖/pixabay

而「嘉年華 Carnival」一詞,來自拉丁語 carne vale,直譯為「肉體,再見」。簡單說,如果你知道從明天起得清心寡慾40天,是不是更想在今天盡情放肆一次?

此外,14世紀的歐洲正陷於黑死病蔓延、社會秩序崩解、教會威權統治與糧荒交織的恐懼中,人們活在死亡陰影下,渴望一個能暫時逃離現實的出口。嘉年華,便像是一扇短暫敞開的窗,讓人得以戴上面具、顛覆身份、嘲弄權威、恣意狂歡—不是為了縱慾,而是為了讓靈魂能在放縱後安穩地度過漫長的大齋期,準備迎接內在的轉變與重生。這場慶典本質上是一種集體的心理釋放與社會平衡機制,在歷經苦難的人心中,重新點燃一點活下去的勇氣。

延伸閱讀 三分鐘認識文藝復興:黑死病讓人類看見自我存在的價值

嘉年華的絢爛繽紛

嘉年華源自西元1100年~1300年的中世紀歐洲,它的絢爛源自三層意義:

1. 歷史上是階級解放與身份轉換的時間:民眾可以戴上面具、穿上奇裝異服,短暫「扮演」貴族、國王、小丑,逃離現實階級秩序。

2. 色彩與舞蹈象徵對死亡與苦難的對抗:在即將面對斷食與自我反省的齋戒期前,盡情展現生命力與慾望。

3. 殖民、非洲與本地文化融合的結果:如巴西、加勒比海地區,嘉年華也承載了殖民歷史、黑人奴隸文化與土著信仰的融合,成為多元文化認同的舞台。

威尼斯嘉年華 圖 Petr Jilek/Shutterstock

世界五大嘉年華

今日,宗教影響逐漸稀薄,嘉年華卻活得越發燦爛。它早已從宗教儀式,蛻變為城市文化的伸展台,每座城市都用自己的方式呼喊:「我需要一場嘉年華,來重新連結那個真實又脆弱的自己。」

本文精選五場最具深度的嘉年華—不是網紅打卡點,而是能讓靈魂帶走禮物的慶典:

里約嘉年華:森巴舞與貧民區的驕傲

巴西里約嘉年華(Rio Carnival)不只是地表最大的街頭派對,更是貧民區孩子的救贖。森巴舞校苦練全年,只為萬眾矚目的70分鐘,舞步裡乘載著社區的重量以及文化的驕傲,對很多當地人來說,這是從黑暗邊緣走向聚光燈的翻身機會。

華麗的花車遊行 圖 Celso Pupo/Shutterstock

整座城市在嘉年華期間幾乎停擺,舞台不只在「森巴大道」,更在每條街巷的 bloco 街頭派對中。色彩、節奏、香氣與熱情混合成一場五感風暴,讓旅人從觀眾變成參與者。

觀光重點

可購票入場觀賞「森巴大道(Sambadrome)」的主秀夜間遊行,最佳座位需提前數月預訂。白天則推薦參加街頭bloco派對,貼近當地生活。

森巴舞女郎 圖/Shutterstock

里約嘉年華適合誰?

里約嘉年華不是看表演,而是被節奏征服。你會發現身體比思想更早解放。這是屬於想要放下一切、用舞步把煩惱甩掉的靈魂。適合剛經歷倦怠期、想重新點燃熱情的人。

2026舉辦時間

2月13日(週五)至2月21日(週六),重點遊行集中在 15–17 日

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 圖/pixabay

班什嘉年華:橘子與沉默的誓言

比利時班什嘉年華(Binche Carnival)的核心儀式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歐洲最古老的嘉年華之一。它保留了中古世紀的節慶樣貌,不為觀光取悅、不刻意排場,只為維繫一個社群的集體記憶與尊嚴。

吉爾人是世襲的榮耀 圖 Kobby Dagan/Shutterstock

吉爾人不語不舞,只將一顆顆橘子拋向人群。每顆橘子,都包裹著三百年來父子相傳的無聲誓言,在嘉年華扮演吉爾人的角色是家族世襲的榮耀,他們不是「玩家」,而是「守護人」,展現三代人對家族、土地、傳統的承諾,是一場極靜但極深的儀式。

觀光重點

活動多發生於凌晨與清晨,需提早卡位。能接到一顆吉爾人拋出的橘子,象徵好運與接納,千萬別丟回。

吉爾人拋橘子 圖 Kobby Dagan/Shutterstock

班什嘉年華適合誰?

班什嘉年華不張揚,卻極度真誠。適合正面對人生轉折、需要找回內在秩序與自己和解、從儀式中找到力量的人。

2026舉辦時間

2月15日(週日)至2月17日(週二)

推薦行程 人類非物質遺產-比利時班什嘉年華之旅

比利時布魯塞爾廣場 圖/Shutterstock

馬斯垂克嘉年華:理性民族的瘋狂三日

荷蘭南方的「馬斯垂克」,市民平常嚴謹有禮,直到嘉年華(Maastricht Carnival)那天,市長會正式把城市「交給」一位小丑國王接管三天,理性的國民放下框架、穿上荒誕服裝,連狗都會一起打扮參加遊行。運河都跟著啤酒杯搖晃,是理性人民對一整年規矩人生的溫柔反叛。

馬斯垂克嘉年華 圖 Kim Willems/Shutterstock

街頭充滿家庭自製的造型隊伍、即興樂團與喝到微醺的老奶奶。這裡沒有明星,只有市民的創意與笑聲。這是全歐洲最草根、最生活化的一場嘉年華。

觀光重點

市中心 Vrijthof 廣場是主活動舞台。遊客可自由裝扮,參與隊伍邊走邊喝,感受「全民共演」的街頭精神。

全民共演的街頭 圖 Anna Carpendale/Shutterstock

馬斯垂克嘉年華適合誰?

這是全歐最「可愛」的一場嘉年華,小丑登基、市長讓位、狗狗變裝、老奶奶微醺地跟著小樂團跳舞。這裡沒有壓力,只有笑聲與歡鬧,是一座嚴謹民族給自己的獎勵假期。適合生活規律但渴望突破、想要笑著放鬆的人。

2026舉辦時間

2月15日(週日)至2月17日(週二)

最靠近天堂的書店 圖 Peeradontax/Shutterstock

加納利群島嘉年華:為沙丁魚辦葬禮

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上舉辦的嘉年華(Tenerife Carnival),既艷麗又荒謬,全球參與人數僅次於里約。選美皇后的華服如雕塑,每一件都由當地設計師手工打造,高達三公尺、重達上百公斤,是島上最閃耀的標的。但最出名的,是最後一晚舉行的「沙丁魚葬禮」,男人們反串成黑紗寡婦,抱著巨大的紙沙丁魚,在街頭哀嚎痛哭、邊走邊笑。

特內里費嘉年華 圖 Pavel1964/Shutterstock

那不是鬧劇,而是一種療癒。島民用誇張的儀式,幫助自己在歡樂過後,學會放下。

觀光重點

主遊行週為二月中,皇后選拔(Gala)與「沙丁魚葬禮」是最具特色的兩大儀式。活動期間房價翻倍,建議至少提前半年安排住宿與票券。

皇后選拔賽 圖 Luciano de la Rosa/Shutterstock

加納利群島嘉年華適合誰?

這是一場既華麗又超現實的「情緒儀式」,像在上演一齣又笑又哭的人生劇場,島民用戲劇性來完成一段段情緒的終結。適合剛經歷分離、想對過往揮手道別的人。

2026舉辦時間

1月31日(週六)至2月22日(週日)。13日舉行開幕大遊行,17日為主遊行日,週日(Piñata Sunday)為儀式結束日。

特內里費島 圖/Shutterstock

威尼斯嘉年華:在面具下找回真我

每年冬末,聖馬可廣場上滿是面具與宮廷服飾,威尼斯嘉年華(Venice Carnival)使整座城市搖身一變為巴洛克劇場,每個人都成了演員。在面具的偽裝下,人們才能坦誠地談一場不問名字、跨越身分地位的戀愛,威尼斯的面具,讓你短暫飾演別人,另一方面也照見本心。

威尼斯嘉年華 圖/Shutterstock

嘉年華期間,威尼斯宛如走入17世紀的油畫世界。金色宮殿、迷霧水巷、典雅長裙與金邊面具,在薄霧晨光與黃昏暮色間閃爍如夢。

觀光重點

可參加盛裝面具舞會(如Ballo del Doge),或觀賞聖馬可廣場的花車遊行與裝扮比賽。租借手工面具與服裝是旅人「入戲」的最佳方式。

全套入戲的裝扮 圖 Xseon/Shutterstock

威尼斯嘉年華適合誰?

這不是一場節慶,而是一幅復活的巴洛克畫作。當你戴上面具、穿上宮廷禮服,在聖馬可廣場與陌生人共舞,你會發現:在最古老的城市,也可以發生最年輕的心動。適合渴望美學沉浸與靈魂浪漫的旅人。

2026舉辦時間

2月7日(週六)至2月17日(週二)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圖 Pani Garmyder/Shutterstock

結語

雖然嘉年華的起源相似,但每座城市的狂歡方式都完全不同。里約是衝天炮,威尼斯是冷煙火,班什是沉悶的悶燒,馬斯垂克是突然炸開的彩彈,加納利則像孩子手中繽紛的仙女棒。

它們共同解答了:為何人類需要嘉年華?或許正因世界太過真實,我們才需要虛構的狂歡,來釋放那個被現實囚禁的自己。

「唯有暫時成為他人,我們才能重新認出自己。」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毛巾別亂丟!日本飯店公開正確擺放處 

NOWNEWS今日新聞
02

複雜的居禮夫人:首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破壞婚姻的女巫、拯救百萬傷兵的戰爭英雄?

致旅程
03

台客擠滿日本「沒出國感」?他點「這1地」勝沖繩

民視新聞網
04

去墾丁不如去沖繩?Cheap揭國旅慘烈關鍵:被日泰打爆了交通部還在狀況外

風傳媒
05

出國前才發現護照過期? 秒懂6大換發QA,臨櫃、線上申辦懶人包!

台灣好新聞
06

12米巨型「卡比胖拉」亮相安平 吸引大批遊客駐足欣賞

台灣好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