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學校每天只上課兩小時,學生能學到什麼?
上圖為 Alpha School 位於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分校。Photo Credit:取自 alpha.school 官方網站
AI 正快速改寫教育版圖,主打由 AI 主導的一間私立學校 Alpha School,以「每天兩小時完成核心課程+下午專注於生活技能」的獨特教學模式,從德州發跡,在全美各地如佛羅里達、加州迅速擴張,今(2025)年 9 月還預計在紐約設立新校區,成為美國不少家長關注的焦點。
Alpha School 所代表的不只是「升學」,而是一種結合效率、未來能力與生活方式的教育新趨勢,不過也引發大家思考:每天只學習兩小時夠嗎?AI 導師真能取代傳統學科教師嗎?
從女兒「覺得學校很無聊」開始
這一切的緣起,是一名母親對女兒教育的擔憂。
共同創辦人 MacKenzie Price 畢業於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2014 年時,女兒一句「學校很無聊」點燃了她對傳統教育制度的不滿,也成為 Alpha School 誕生的起點。她試著和女兒的學校溝通,但發現教育體制依舊僵硬,往往在培養「服從」而非「因材施教」。
於是,她決定親手打造一所能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的學校。2016 年,第一所 Alpha School 在德州奧斯汀成立了。到了 2025 年,Alpha 已經送出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其中多數成功考入頂尖四年制大學。
這背後的核心模式,是她與丈夫 Andrew Price(軟體開發公司 Trilogy 的財務長)共同打造的「兩小時學習(2 Hour Learning)」系統 ──透過 AI 教學平台,學生每天只需花兩小時完成數學、閱讀、科學等核心課程,其餘時間皆用於探索興趣與培養生活技能。
Alpha 對外宣稱,自己學生的平均學習速度是其他學生的 2.6 倍,前 20% 的學生甚至高達 6.5 倍,全班表現則穩定落在全美前 1-2%。
Alpha School 的教學理念與立場
MacKenzie 曾在多個場合中重申:孩子們不應花整天時間被動坐在教室裡,而是應該在兩小時內完成學業,把下午留給公開演講、專案挑戰與探索熱情。但這並不代表孩子在校園內沒有「真人」老師陪伴與指引,Alpha School 稱校內導師為「Guides」,任務是陪伴、激勵與提供情感支持,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老師。
整體來說,Alpha School 的教育理念可用 3 句話濃縮:
Love School: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
Learn 2× in 2 hrs:效率是傳統學校的兩倍
Learn Life Skills:生活技能與自我探索同等重要
創辦人 MacKenzie 也透過 Instagram、YouTube 與 Podcast《Future of Education》持續推廣 AI 與個人化學習的理念,如今累積了數十萬追蹤者;她也是「富比士技術委員會(Forbes Technology Council)」的成員。
此外,她還強調 Alpha School 不談論政治或 DEI(多元、平等與包容)議題,認為這些「容易分散注意力、阻礙學生專注在學業與個人成長」。
學費多少錢?各分校不同
位於德州的奧斯汀分校,建築以藍調與綠意相襯。圖/取自 alpha.school 官方網站
2025 年,Alpha 宣布在舊金山海港區(Marina District)開設新校區,學費高達每年 75,000 美元(超過新台幣 200 萬元),成為該校全美最昂貴的分校。
為什麼選在海港區呢?因為這裡的居民多是科技、金融與創意產業的專業人士,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約 214,983 美元,個人平均年收入則高達 155,285 美元。海港區許多公民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也是最願意投資新型教育的族群,Alpha School 把 AI 校園設在這裡,等於精準鎖定一批「相信科技、追求效率、渴望差異化」的年輕菁英父母。
除了嶄新但昂貴的舊金山校區,根據官方公告,Alpha school 於 2025-2026 年間會陸續在德州休士頓、佛州坦帕、加州聖塔芭芭拉,甚至是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校。
由於學費會按照當地的生活成本調整,因此從每年 40,000 美元、50,000 美元、65,000 美元都有,最「便宜」的是德州南部城市布朗斯維爾校區,每年學費 10,000 美金。
快速擴張的結構性因素
讀到這裡,先為大家簡單整理 Alpha school 之所以能快速拓展版圖,背後的社會脈絡大致包括這 5 大趨勢:
- AI 技術普及:從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推出的 AI 驅動虛擬助教 Khanmigo,到 NWEA Map 的自適性測驗等,AI 已進入教育主流,Alpha 亦把 AI 放到校園核心。
- 家長對效率的焦慮:大城市高收入家庭,往往將孩子的課外活動排得很滿,Alpha 主打的「只要兩小時學習」剛好切中需求。
- 軟實力被重視:如今美國大學招生日益看重領導力與創造力,Alpha 的下午課程正好回應這一趨勢。
- 新創文化的滲透:快速擴張、數據驅動、顛覆敘事,讓 Alpha 成功吸引到不少科技與新創圈的家長。
- 教育分層:高學費與小班制,使 Alpha 成為特定菁英市場的「專屬產品」。
期待與擔憂之間:同為在美家長的我們怎麼看?
Alpha School 提供多元的課程。圖/取自 alpha.school 官方網站
以上談了這麼多有關 Alpha School 的學制與特色,作為同樣關注非傳統教育的年輕家庭,我們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我們內心也充滿拉扯,一方面經過一番評估,未來一年也恰巧要讓孩子試試非傳統型態的中學(但非 Alpha School),因此書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們也透過 Podcast 節目《爸媽請 Chill》,請來升學顧問一起探討幾間不同型態的高學費新創教育模式,究竟是真正的「教育界的未來」,還是另一種「精緻包裝過的實驗」?
引青教育創辦人、資深教育顧問 Ben Ding 認為,Alpha School 把 AI 的效率與校園社群結合,對於渴望「省時間又能提升競爭力」的家庭,確實很具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在數據透明、教學穩定性,以及能否普及等面向,確實仍需更多第三方驗證。
這包含 Alpha 對外宣稱,其學生在 MAP 測驗(Measures of Academic Progress,學業成長評估測驗)幾乎都在全美前 1-2%,以及 Alpha High School 的目標是「普通班 SAT 達 1,350 分以上、榮譽班 1,550 分以上」。教育顧問提醒,這些數據是來自特別挑選出來的菁英學生(該校將這樣的學習路徑稱為 Honors Track),而非所有學生的平均。
對家長而言,另一關鍵是搞清楚「數據的樣本與選取方式」。值得留意的是,Alpha 在賓州申請的線上學校 Unbound Academy,就曾因「課程不完整、數據不足」而被駁回。
在職場評價平台 Glassdoor 上(需登入帳戶才能看評論),員工對這間公司的評論也呈現兩極:有人讚賞 Alpha 勇於創新,也有人批評流程過快、導師熱忱參差不齊、薪酬不佳及流動率高等。
教育顧問的真心建議:先試過,才決定
唯有真實體驗過,才能知道 AI 新型態校園,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圖/取自 alpha.school 官方網站
升學顧問 Ben 雖對此類新型態教育的初衷保持認同,但仍建議家長需特別留意:教育的本質很仰賴一支穩定的師資團隊,若導師流動過快,將對孩子能否獲得連續的陪伴造成影響,這比 AI 能帶來的效率更重要。
另外,Alpha High School 宣稱已獲得教育認證機構 Cognia 的認證,但由於各地分校進度不同,家長最好親自到 Cognia 公開登錄系統查核,以免孩子未來在申請大學時遇到問題。
Ben 最後提醒家長們,最務實的做法不是盲目投入,而是「先試,再決定」,具體手段包括善用 Shadow Day(實際試讀)、問清楚數據、確認認證與師資穩定性。唯有真實體驗過,才能知道這個 AI 新型態校園,是否真的適合你的孩子。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美國家長看「每天只學兩小時」的 Alpha School:AI 主導、效率加倍,卻更該留心?》,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AI 衝擊全球校園,師生如何因應?你一定看得懂的「新學習心法」!
●每個人都有潛力化身「AI 人才」──專訪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