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變「演算法之戰」!抖音、YT都境外IP:戰場在手機螢幕…學者拆解中共這次怎麼介選
蘇芳禾
圖片 國民黨提供 提供
國民黨主席選舉週六(10/18)舉行,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不僅傳出民調、網軍介入,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候選人郝龍斌日前指控境外、中共介選,引爆藍營內戰。國安局長蔡明彥也證實,有境外勢力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 對此,前調查局兩岸情勢研析處處長、中原大學副教授劉文斌接受《今周刊》訪問時分析,中共在處理這事情的手段粗糙,以中共對於網路管制嚴格程度,縱使不能證明是中共指使網友去做,但是若說是在中共當局的「縱容下進行」,應該沒有冤枉他。 敵對勢力會用「極化」方式,透過在同溫層中餵養相同訊息,來進行社會分化。 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政治學博士杜聖聰則認為,國民黨這場主席選舉,其實不是誰親中或誰反中的問題,而是「誰看得懂演算法的戰場」,把挑動情緒的訊息放大、把理性討論推後,就足以改變整個選戰的「選舉氣候」(opinion climate)。 真正的戰場,不在街頭,也不在政黨會議室裡,而在每一個人的手機螢幕上。「這就是國民黨主席選舉最詭異的地方。」 而郝龍斌在這波網軍攻擊中成為最大受災戶,成大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認為,可能是因為郝龍斌的「九二共識」,更強調「中華民國」,中方覺得無法控制,怕國民黨論述回到「中華民國」為主的論調。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本週六登場,有別於過去黨主席選舉多事先協調達成共識,這次的戰況十分激烈。獲得各地方家族和派系支持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與前立委鄭麗文在多份民調中互有領先,鄭也被視為「最強黑馬」。
在《ETtoday民調雲》10月14日釋出的民調中,有49.1%支持鄭麗文擔任黨主席,其次依序為21.3%支持郝龍斌、21%支持羅智強。該民調的調查對象為年滿16歲的國民黨黨員。
另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9月民調,郝龍斌以22.2%領先鄭麗文的12.2%。在10月2日,多家媒體引述一份宣稱由藍營內部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執行的民調,鄭麗文以30%支持度領先,郝龍斌以17.4%位居第二。
趙少康批中國介選:近200影片是大陸帳號製作
支持郝龍斌的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多次抨擊中國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趙少康引述國安局長蔡明彥的言論指出,1000多支以上的TikTok及200多部YouTube影片,一半以上都是在境外設置的IP,「如果是正常的影片,IP為什麼要設在境外,好像詐騙集團怕被追查一樣?」,「我們的工程師查到有近200支TikTok 影片是大陸帳號製作的。」
趙少康也認為,有些深藍人士因為太反對台獨,寧願支持中共,這種「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想法太一廂情願,台灣大多數選民是不會接受的。
趙少康最後表示,國民黨想要在台灣執政,就要努力爭取台灣的民心,大陸是沒有台灣選票的。共產黨是民進黨最好的朋友,只要有中共,民進黨就坐擁40%選票,國民黨想不通這點,永遠不要想執政。
▲ TikTok上充滿鄭麗文的影片。圖/擷取自TikTok
前調查局官員:中共不喜歡的都會消滅掉
劉文斌是前調查局兩岸情勢研析處處長,從法務部調查局基層調查官開始就長期從事兩岸關係與大陸問題研究工作。他指出,目前看到的資料都是由特定候選人陣營提出,沒有看到全盤證據,但是有趣的是有一些政治人物和名嘴卻急忙出來幫中共辯護,「這是很糟糕的事。」
而從目前看到的訊息來說,劉文斌個人認為,中共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是真有其事,因為候選人沒有必要去弄這件事,最後導致無法收拾。
至於這次中共介選與過去不同之處,劉文斌認為,過去中共多是介入全國性的「大選」,這次則是介入政黨內部選舉。這件事情值得留意的是,國民黨已經是一般認為「相對友善」中國的政黨,但從本次事件可以看到,只要是中共不喜歡的人選,他都會想方設法消滅掉。
用「極化」方式在同溫層餵養訊息 有效分化社會
他也直言,中共在本次處理的手法很粗糙,因為以中共對於網路管制的嚴格程度,縱使不能證明中共直接指使去做,但是說這些網路的言論、影片是在中共縱容下進行,應該是不冤枉他。
「只要你按讚、喜歡的內容,TikTok就會透過演算法一直推薦給你。」
劉文斌指出,TikTok等社群的演算法會讓訊息在同溫層中放大,利用民主社會中的社會多元性,中共只要把每個人之間的裂縫擴大,用極化(Polarization)方式在同溫層中餵養類似訊息,讓特定族群的人不斷地自我證明「我是對的」,其他訊息無法進入,就可以有效分化社會。
至於分化目的,劉文斌以俗語「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來舉例,「分化」就能夠讓這個群體無法一致對外,這也是「認知戰」的作為,也就是不需要把你從左變成右,而是讓被攻擊的群眾「什麼都不相信」,這點比較容易達成。
「這次的AI變造事件,正好是媒體視讀的教材。」劉文斌指出,過去在野黨對於中國介選、認知戰等議題都不願意去面對或承認,他認為這次事件,能讓部分在野黨人士了解到認知戰的嚴重性。
劉文斌認為,認知戰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基於政治目的,將特定的訊息傳送予特定的目標群眾或個人,改變其認知,進而改變其言行,使對境外敵對勢力有利」。
而統戰定義則是「(中)共黨為政治目標,廣交黨外朋友,並驅使朋友協助完成黨的政治目標」,兩者型態不同。
廣電學者:演算法決定輿論 國民黨內部免疫太弱
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政治學博士杜聖聰則指出,國民黨這場主席選舉,不是誰親中或誰反中的問題,而是「誰看得懂演算法的戰場」。資訊戰早就不再是留言部隊的時代,而是由演算法在決定輿論的流向。「如果一個政黨連這套邏輯都弄不清楚,那它就不是被攻擊,而是被『養成』的一群數據樣本。」
杜聖聰解釋,「演算法」沒有國界,但有偏好。它喜歡爭議、喜歡情緒、喜歡對立。順著這種機制,透過演算法和超連結在短視頻裡頭,把挑動情緒的訊息放大、把理性討論推後,就足以改變整個選戰的「選舉氣候」(opinion climate)。真正的戰場,不在街頭,也不在政黨會議室裡,而在每一個人的手機螢幕上。「這就是國民黨主席選舉最詭異的地方。」
他直言,演算法讓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在「看見真實」,但其實只是被推進了某個資訊濾泡裡。你以為自己在觀察政治,其實政治早已在觀察你。所以,這次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資訊戰」,靠的不是假新聞,而是「真情緒」的重複放大。
杜聖聰也憂心,現階段的國民黨危機,不是外力滲透太深,而是內部免疫太弱。許多候選人與幕僚仍以傳統思維理解輿論戰,以為封幾個帳號就能止血。但真正的病毒在系統深處:每一次轉發、每一次點讚,都是一種資料投票。當演算法學會利用你的憤怒來延長停留時間,你就成了最忠誠的傳播者。
杜聖聰進一步說明,在這個時代,最致命的不是被監控,而是「你以為自己是自由的」。這句話不只是科技警語,也是一種政治預言。如果,現階段的國民黨內部,無法建立數位識讀與輿論辨識的能力,即使贏得黨主席選舉,也只是被演算法推上去的「暫時勝利者」。
中共偏好哪些特質人選 學者們這樣看
在對中政策上,郝龍斌日前指出,國民黨兩岸政策回到中華民國憲法精神,以及呼籲中國宣示「台灣不獨,大陸不武」。兩岸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下互動,大陸一定要正視中華民國一路延續和存在至今的事實。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分析,郝龍斌的九二共識強化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也提到中華民國憲法,這些文字對於中方來說都是不可控的因素。郝龍斌說「親美不跪美、和中不舔共」也增加對候選人的懷疑。
對於中共偏好的人選特質,王宏仁認為,第一是兩岸論述要很明確,不能模糊,也不能過度強調中華民國,對美國要有懷疑論。其次則是是否能夠對執政黨有足夠批判性、是否能促成藍白合。
杜聖聰認為,中共更青睞那些立場明確、願意公開主張統一的人。對於搖擺、內鬥、模糊的藍營,北京恐怕更傾向於冷眼旁觀。所以,如果真的有演算法偏移,也更可能是一場測試,而非真正的支持或反對。
劉文斌也說,雖然有綜合考量,中共傾向支持一中原則明確的人選。
相關報導
資安破口系列3一俄國駭客嘲笑台灣資安,在社群網站秀戰果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27歲無業男把30萬滾成20億!連本益比都不會看,氣死一堆金融專家…財產5年翻1萬倍的秘訣「年輕又窮」
鴻海、廣達、緯創趕快跑就對了?PCB、軍工股反彈就出掉,台股老手:裕民、慧洋-KY…這8檔低檔找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