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請病假?網友籲考績脫勾 也有人喊難公平
一名空服員執勤時身體不適,返台後不幸離世,引發外界關注。事件除凸顯航空業高壓環境,也掀起對「請假文化」的討論。許多人反映,在績效導向的職場中,請假常被視為不敬業或影響升遷,導致不少人即使病痛仍選擇硬撐。也有人呼籲,請假是基本勞動權益,企業應檢討制度與文化,讓員工能「生病就能安心請假」。請問你覺得這樣的職場文化該如何改善?你怎麼看,快來分享你的看法!
LINE TODAY在首頁進行「若請假會影響考績,你認為該如何改善這種文化?」網路投票,截至10月15日中午12時有超過2萬4千名網友參與,其中最多有31.67%的網友表示「公司應明確保障請假權益,不得列入考核」、其次,17.12%的網友認為「政府或工會應訂立更明確的保障規範」、接著,16.46%的網友則表示「建立獨立監督機制,確保請假制度公平」,其後,14.08%「主管需接受人性化管理與同理訓練」、12.18%「雇主應主動倡導身體不舒服就該休息」、7.23%「設立短期病假或心理健康支持制度」。
許多網友認為,公司應明確保障請假權益,不得列入考核。無奈台灣長期存在「慣老闆」與「高工時」的職場文化問題,制度改革難以落實。有人指出:「都2025年了,台灣還在高工時世界前幾名。請立法強制執行不加班,台灣慣老闆,工時太多,薪水太少。早退休島名不虛傳。」也有網友強調應保障勞工請假權益:「正當理由請假,只需扣除請假日數薪水,不得列入考績,才能保障勞工權益。」
部分留言則認為主管需接受人性化管理與同理訓練:「台灣企業只要是請假就是會扣考績,考績就會影響獎金升遷等等,這個問題無解,只能說身體是自己的,生病還是要請假看醫生,雖然說人力的調度是公司跟員工的共同責任。」、「再多條文都沒用,公司想給你考績不好不會拿請假太多來當理由,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可以影響你的考績,只要打考績的是『人』一定會有不公正的時候,再多條文也形同虛設。」這些網友指出,請假與考績之間的關聯幾乎已成為業界潛規則。
有網友提慎選好公司:「如何證明考績不好與請假有關?有些公司給的考績背後都沒有具體事證,都是看員工在高管心中的狀況,人心又不能挖出來看,怎麼訂規則都沒有太大幫助。唯有讓請假不影響考績的公司越來越多,自然而然,那些劣質公司就會慢慢被淘汰。」。
另一方面,也有聲音呼籲政府或工會應訂立更明確的保障規範:「像德國、韓國、日本有刑法化保障勞工。如果一些罰則可以改刑法化,應該可以降低些許憾事發生。」
有網友則持不同看法,認為請假雖是權益,但若過於頻繁,仍可能影響公司營運與同事分工。有人表示:「反過來,員工也不要隨意濫用身體不適來亂請假。」、「不要太在意考績就行,難不成真以為不請假考績就能好?」有留言認為應兼顧企業角度與公平性:「我不是老闆,但我認為請超過一定的假,本來就該列入考核,試想你請一個每兩天請一次假的員工,影響公司運作跟營收不說,難道你還要說:請假辛苦了?頭殼壞了?」、「要請假本來就要有心理準備,不然你請假但你的工作會壓在沒請假的人身上,除非公司有專門請一個人代班,但話又說回來那請代班也要付錢那誰付,每個人都有請假的可能,但對於常請假和都不請假的人,甚至把年假都送公司的人,若不影響考績那對他們公平嗎?」,可見請假文化不僅是制度問題,更考驗職場對公平與同理的界定。
也有人表示責任感很重要:「請假不是壞事,但每週請假超過2天,會認為對工作較沒責任感吧?!」、「特休不應該列入考績合情合理,但是病假,事假不列入考績,難道你會希望同事經常請假出國,工作都你在做,年終還跟你一樣嗎?病假也是阿,沒遇過每個月固定一週週休三日(生理假),今天手痠痛,改天腳痠痛,去診所開診斷書『建議休養三日』,工作一樣你在做,年終領一樣要嗎?」。無論立場如何,這場討論都反映出台灣職場文化中長期存在的壓力與矛盾。
LINE TODAY「若請假會影響考績,你認為該如何改善這種文化?」投票活動已結束。最終投票結果與更多網友意見也歡迎上投票頁面查看。想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想與不同人參與主題討論,歡迎上LINE TODAY焦點,每日一投讓你重要議題不缺席,暢通同溫異溫層。你的一票就是啟動對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