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推動無形文化資產 三位工藝保存者獲認定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吳東林/嘉縣報導】嘉義縣政府5日正式公告將「粧佛」、「青花瓷彩繪」及「糊紙」三項傳統工藝登錄為縣內無形文化資產,並分別認定蘇國亮、陳新讚、蔡承哲三位保存者。此舉不僅展現嘉義縣在文化資產保存上的積極努力,也彰顯地方工藝美學的深厚底蘊與多元風貌。
縣長翁章梁表示,無形文化資產是地方歷史與生活智慧的結晶,縣府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的調查、登錄與推廣,期望透過制度化保存與資源挹注,讓傳統工藝得以延續並融入當代生活。此次登錄的三項工藝,皆具高度藝術性與文化代表性,保存者更展現出卓越的技藝與傳承精神,值得社會各界肯定與讚許。
「粧佛」保存者蘇國亮承襲福州派廬山軒工藝體系,精通神像雕刻與泥塑技藝,神韻生動、比例精準,展現粧佛工藝的美學價值。其從事粧佛工藝逾四十年,於六腳鄉設立玄亮工作室授徒,展現深厚的傳承意志。
「青花瓷彩繪」保存者陳新讚投入青花瓷彩繪近四十年,擅長以水墨筆法描繪人物、花鳥、山水,線條穩定、構圖優美,作品展現深厚的陶瓷美學。其創立「陳年陶藝社」,於六腳鄉潭墘村設有窯燒及創作空間,積極推廣教學,展現技藝傳習的使命感。
「糊紙」保存者蔡承哲融合建築背景與糊紙技藝,創作出兼具宗教性與藝術性的作品,廣泛應用於祭典與生命禮俗。其技法繁複、造型多樣,於朴子市設立創作及展覽場域,並積極授課推廣,為地方工藝注入創新活力。
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則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傳統工藝保存與活化計畫,協助保存者申請補助資源,支持保存者在創作、傳習教學與推廣上的多元發展。透過制度化登錄與社會參與,讓嘉義縣的文化資產不僅被看見,更能世代傳承,誠摯感謝三位保存者長年耕耘,以精湛技藝守護地方文化,並期盼更多民眾認識並參與傳統工藝的美好世界,共同為嘉義縣的文化永續努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