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為何女性壽命比男性長,德國研究揭演化因素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0月31日12:22 • 發布於 10月31日11:59

世界各地,雌性的平均壽命幾乎都比雄性長,而且這種情況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存在。科學家普遍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很多,但德國研究團隊運用科學方法,證明這是演化的結果。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進化人口統計學家,為了探討哺乳動物和鳥類壽命性別差異,進行至今為止最全面的分析,研究世界各地動物園中的1,176 個物種。研究結果顯示,在72% 的哺乳動物中,雌性壽命比雄性長,預期壽命平均比雄性長12%。然而,在68% 的鳥類中,雄性壽命更長,平均比雌性長5%。

基因、交配策略和育兒角色

科學家認為有三大因素,第一是異配性別假說,該假說認為擁有匹配性染色體的性別壽命最長。在哺乳類動物中,雌性擁有兩條X 染色體,雄性擁有一條X 染色體和一條Y 染色體,因此是異配性別。在鳥類中,情況則相反,雌性是異配性別。

異配性別在生存上處於劣勢。如果雄性哺乳動物唯一的X 染色體發生突變,它就沒有遺傳備份。研究作者寫道,「這些突變最終會造成傷害,縮短壽命」,雌性則可能因為擁有額外的X 染色體而受益。鳥類的性染色體,雄性為ZZ,雌性為ZW,可能使雄鳥具有遺傳優勢,因為它們擁有兩條相同的性染色體。

第二因素是交配行為。一夫一妻制物種的性別壽命差異最小,而實行多配偶制的物種,以及雄性體型明顯大於雌性的物種,雌性的壽命通常更長。研究支持一種假設,認為,雄性為了交配而進化出的突出的身體特徵,無論是艷麗的羽毛、武器還是龐大的體型,雖然有助於它們繁殖,但也會縮短它們的壽命。

例如,雄鹿實行一夫多妻制,體型比雌鹿大,並且在繁殖期會長出鹿角來擊退其他雄性並吸引雌性。然而,它們的壽命卻比雌鹿短,代表雄性面臨一種進化壓力,即盡可能將基因傳遞給下一代,但這需要付出代價。

第三是承擔較多撫育後代責任的性別,往往壽命較長,這可能是一種進化優勢,確保雌性能夠活到幼崽獨立或性成熟。

差異將長期存在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環境壓力,例如掠食者、疾病和惡劣天氣,是造成雄性和雌性壽命差異的主要原因。為了驗證這一觀點,科學家將目光轉向動物園族群,因為在動物園裡,這些風險微乎其微。然而,雖然圈養環境下的壽命差異縮小,但很少完全消失。這種情況也反映在人類身上,醫學進步縮小男女壽命的差距,但並未完全消除。

這項研究顯示,受交配和親代行為影響的演化過程,以及環境風險和性染色體,似乎是性別壽命差異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人員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壽命差距,可能會持續存在。研究已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

(首圖來源:Pixabay)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2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3

長壽秘訣曝 沖繩人愛吃「1甜食」!很少健身也不跑步

三立新聞網
04

每天刷牙卻還是蛀牙、牙齦發炎?醫曝「這個動作」害的 一票人超錯愕

常春月刊
05

「上翹GG」愛愛更舒服? 醫揭真相

ETtoday新聞雲
06

婦女額頭腫起來卻不痛不癢!朋友提醒才就醫 竟是「額部骨瘤」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