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圈最愛聚點以27億美元私有化交易落定,Ashton Kutcher加入董事會,高端俱樂部Soho House會迎來新時代嗎?
在時尚界,Soho House 一直是創意與排他性的代名詞。然而,這個曾經引領潮流的私人會員制會所,近年來卻面臨著品牌定位的挑戰。從 2021 年上市後,Soho House 的市值大幅波動,會員人數激增,卻也帶來了服務品質的下降和品牌形象的模糊。為了重拾其獨特魅力,Soho House 決定以 27 億美元的價格再次私有化,並由 MCR Hotels 主導收購。這一舉措不僅是對過去策略的反思,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重新定位。
Photo from Soho House
Soho House是什麼?
Photo from Soho House
自 1995 年在倫敦希臘街誕生的 Soho House 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私人會員俱樂部之一,以其嚴格的會員篩選制度和獨特的文化氛圍聞名,專門服務創意產業工作者,包括演員、導演、設計師、作家和藝術家等,提供工作空間、餐飲服務、住宿和社交場所。
Photo from Soho House
目前在全球 40 多個城市設有據點,每個空間都融合了英倫復古風格與當地文化特色,營造出既私密又充滿創意靈感的環境,目前會員人數接近 20 萬人。
Photo from Soho House
然而,入會並非易事,申請者需經過嚴格的推薦與審核程序,並非僅憑財力即可加入。這種高門檻的會員制度,使得 Soho House 成為了創意界人士的社交聖地,也成為身份與品味的象徵。
這筆交易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Photo from Soho House
當全世界最挑剔的會員俱樂部遇上荷里活最會投資的男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答案揭曉:那個讓無數名流排隊等候會員資格的 Soho House,即將告別股市的喧囂,重新回歸私人懷抱。
Photo from Soho House
Soho House 近期正式宣布接受 27 億美元的私有化收購提案,交易預計於 2025 年第四季度完成。股東將以每股 9 美元的價格出售持股,較交易宣布前股價溢價 17.8%。這項收購由美國第三大酒店管理公司 MCR Hotels 主導,並獲得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超過 7 億美元的股權和債務融資支持。
Photo from Soho House
自 2021 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以來,Soho House 股價表現波動較大,市值較 IPO 時期大幅縮水。此次私有化被市場解讀為公司尋求更穩定發展環境的策略選擇,有助於管理層專注於長期業務發展,而非短期股價波動。對於一個成立近 30 年卻始終未能實現盈利的品牌而言,私有化或許能提供更多操作空間。
Kutcher憑什麼從演員變成投資人?
Photo from FallonTonight
演員出身的 49 歲荷里活男神 Ashton Kutcher 近年來在科技投資領域表現亮眼,成為矽谷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人之一。從 Uber 到 Airbnb,從 Spotify 到 Twitter(現在的 X),投資組合橫跨共享經濟、串流媒體、社群平台等熱門領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Tonight Show(@fallontonight)分享的貼文
在這個 Instagram 統治社交、TikTok 定義潮流的時代,Soho House 需要的不只是更多資金,而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
Photo from Soho House
Kutcher 對於消費者行為趨勢的敏銳洞察,以及在娛樂產業的深厚人脈,使其在董事會中能夠提供獨特的戰略視角。特別是在數位化轉型和年輕消費族群觸及方面,他的經驗將對 Soho House 的未來發展策略產生重要影響。業界普遍認為,Kutcher 的加入不僅能為 Soho House 帶來更多媒體關注度,更重要的是其在科技創新和品牌年輕化方面的專業建議。
MCR接手後,英倫風情會變調嗎?
Photo from Soho House
這次收購由 MCR Hotels 主導,其董事長兼 CEO Tyler Morse 將作為副主席加入 Soho House董事會,而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則提供超過 7 億美元的股權和債務融資支持。說到 MCR Hotels,你可能不太熟悉這個名字,但它可是美國第三大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著遍布全美的精品酒店和奢華度假村。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oho House(@sohohouse)分享的貼文
最有趣的是,Soho House 的執行主席 Ron Burkle、創始人 Nick Jones 以及其他大股東將保留他們的股份並繼續控制業務。Burkle 持有 40% 的股份,Jones 持有 5%,他們的留任確保了品牌核心價值的延續。這意味著那種獨特的英倫風情和創意氛圍不會因為新東家的到來而消失。
全球擴張策略會如何調整?
Photo from Soho House
目前 Soho House 在全球 40 多個城市營運據點,主要集中在倫敦、紐約、洛杉磯等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私有化後,公司預計將加速在亞太地區的佈局,特別是香港、新加坡、東京等亞洲金融中心。新的資本結構將為 Soho House 提供更充裕的資金支持長期擴張計畫,同時減少對股市融資的依賴。
Photo from Soho House
管理層表示,未來將更專注於會員體驗的優化和服務品質的提升,而非單純的規模擴張。在數位化方面,公司計畫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會員專屬的線上平台和社群服務,強化會員之間的連結性。這些投資需要長期布局和持續投入,私有化環境下的決策彈性將有助於策略執行的穩定性。
從虧損到盈利,這步棋下得對嗎?
Photo from Soho House
想像一下未來的 Soho House:保留著原有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底蘊,卻又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和現代管理理念。也許我們會看到更智能的會員服務系統,或者更具互動性的社群平台?也許那些標誌性的書牆和復古沙發旁,會悄悄增添一些高科技的巧思?
Photo from Soho House
畢竟,成立於 1995 年的 Soho House 從未盈利過,新的管理層顯然有著讓這個文化地標重新煥發商業活力的雄心。當荷里活的創新思維遇上華爾街的資本力量,當英倫的文藝基因融合美式的商業邏輯,我們即將見證的,可能是會員制俱樂部歷史上最具戲劇性的變革。
你準備好見證Soho House的新時代了嗎?
Photo from Soho House
Photo from Soho House
這項交易反映了傳統會員制俱樂部面臨的時代挑戰:如何在保持排他性和文化特色的同時,適應年輕世代的消費習慣和科技期待。Soho House 一直是那個讓創意人士、企業家和文化菁英們心神嚮往的秘密花園。其商業模式的成功關鍵在於社群價值的營造,而非單純的空間租賃,在那些裝潢精緻的空間裡,無數的商業合作、藝術靈感和人生際遇在此交織。
Photo from Soho House
現在,隨著新資本的注入和新血液的加入,新的管理團隊將需要在維護品牌調性與追求商業成功之間找到平衡點。隨著遠端工作模式的普及和社群媒體的興起,實體會員俱樂部的價值定位正在重新被定義。Soho House的轉型經驗,或許將為整個產業提供重要的參考指標。
繼續閱讀:
每天拍巴士影片也能走紅:「倫敦巴士阿姨」Bemi Orojuogun成廣告彩蛋角色
想在《鐘樓怪人》加西莫多的地盤上,一窺巴黎夜景的秘密嗎?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Soho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