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無蚊國家快失守?專家揭破防元凶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的夏天飽受蚊子侵擾,蚊子幾乎遍布全球每個國家,叮咬人類,但世界上有個國家完全沒有蚊子的蹤影,北歐的「冰島」因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多項條件不利蚊子生存,至今金身似乎仍未破,但隨著氣候變遷,專家認為,冰島可能無法永遠維持無蚊狀態。
冰島為什麼會沒有蚊子?
根據《livescience》報導,科學家們提出了幾種假設,首先是冰島與鄰近地區之間隔著數百英里的海洋,形成天然屏障,使得蚊子難以靠自行飛行抵達。
然而,蚊子仍有機會透過搭乘飛機被送過來。冰島大學湖沼學(研究湖泊與淡水)教授 Gísli Már Gíslason 就曾證實過這點,他曾在從格陵蘭飛往冰島的班機上抓到過一隻蚊子。此外,他還在 2017 年接受冰島英語刊物《Reykjavík Grapevine》訪問時指出,蚊子可以在飛機起落架上存活數小時,即使在冰冷的氣溫下也不例外。
若蚊子曾抵達過冰島 為什麼牠們沒有成為群體?
Gíslason解釋,缺乏適合繁殖的棲地應該不太可能是原因。冰島的機場附近有也有池塘與沼澤地,都是蚊子理想的產卵場所。更合理的解釋應是冰島嚴酷的氣候條件。
報導提到,蚊子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成蟲會將卵產在水中,這些卵孵化成幼蟲,再發育成蛹,最後羽化成成蟲。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昆蟲學家兼助理教授瓊斯(Robert Jones)指出,蚊子的幼蟲需要未結冰的液態水才能發育。在像加拿大北極那樣極寒的地區,一些蚊子物種會在卵期進入休眠狀態,藉此在結冰的環境下尋求生存。
他提到,「在較溫暖的地區,例如中歐部分地區,蚊子可能會以卵或幼蟲的形式,待在不會完全結冰的水體中過冬,或者以成蟲形態躲在洞穴或其他受保護的地方過冬」;冰島的氣候則介於兩者之間,具有漫長的冬季,以及秋春兩季頻繁的凍結與解凍循環,使得水反覆結冰、融化再結冰。這些循環會破壞蚊子的發育過程,在牠們還沒能變成成蟲前就殺死卵和幼蟲,使得族群極難建立起來。
瓊斯提到,儘管冰島的地熱溫泉冬季不會結冰,但其水溫對任何高緯度蚊子幼蟲而言可能過於溫暖。此外,地熱水的化學成分也很可能不適合蚊子的發育。
若氣溫持續變高 蚊子可能在冰島繁殖
但隨著氣候變遷,冰島可能無法永遠維持無蚊狀態。瓊斯指出,更溫暖的春季與秋季可能導致更多未結冰的靜止水域,進而讓蚊子有機會建立永久族群。
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生物學教授漢森(Immo Hansen)也同意這一點,他表示,「我們目前已經看到熱帶蚊子正在向美國北部擴張,主要原因就是該地區的冬天變得越來越暖」。
儘管蚊子有可能進入冰島,但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病等熱帶蚊蟲疾病的埃及斑蚊(Aedes屬),要在冰島建立族群的機會仍然很低,因為這些蚊子需要熱帶或亞熱帶的氣候才能生存。瓊斯表示,雖然南歐因氣候變遷和現代交通而面臨此類疫情風險上升,但認為,即使到了 2080 年,北歐地區的環境大致上仍不適合登革熱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