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中美學術開放合作或面臨改變

德國之聲

更新於 10月19日07:26 • 發布於 10月19日07:26 • 德正 (美聯社)

(德國之聲中文網)多年來,美國和中國的學者在開放研究領域並肩合作,共同推動前沿科技的發展。這種開放研究的成果向所有人免費公開,被視為促進知識進步的重要機制。然而,如今這一做法在美國國會中引起了警覺。

一些議員擔心,中國——被認為是對美國軍事優勢最具挑戰性的國家——正在利用開放研究追趕甚至超越美國的軍事技術。他們呼籲對此采取行動。

“長期以來,我們的對手一直利用美國的大學來推進他們的利益,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與創新能力。”來自阿肯色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表示。他已提出立法,要求對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項目加強限制,禁止部分與中國軍方有關的院校合作,同時限制與其他被視為美國“對手國家”的機構合作。

美國眾議院“中國共產黨問題特別委員會”也將“保護美國科研”列為重點任務。該委員會指責北京將開放研究“武器化”,把它變成了“引進外國人才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管道”。

隨著關切情緒在華盛頓國會山不斷升溫,美國與中國兩代人積累下來的這種學術聯系正面臨解體風險。與此同時,全球兩大經濟體也在通過關稅和貿易壁壘進一步疏遠。雙方關系已從“接觸”轉向“競爭”,甚至趨於敵對。

2021年,美國波士頓的一個聯邦陪審團認定,哈佛大學納米科學家利伯(Charles Lieber)因在被美國政府問到與中國政府的關聯時做出虛假陳述丶提交虛假納稅申報和未報告一個中國銀行賬戶,被判定有罪。

學術防護欄:攔不住合作的風險

“外國對手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美國高校開放、合作的環境為己所用。”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主任詹姆斯·坎賈洛西(James Cangialosi)表示。該中心今年8月發布公告,敦促大學采取更多措施防止外部干預。

眾議院特別委員會在9月之內就發布了三份報告,分別針對:與中國軍事學者合作的五角大樓資助研究;中美聯合建立、為中國培養理工科人才的學術機構;以及允許與中國軍方相關學生進入美國博士項目的簽證政策。報告建議出台更多立法保護美國科研,收緊中國學者和學生簽證審查,並終止可能被用於加強中國軍事實力的學術合作。

據總部位於猶他州鹽湖城的美國私人情報機構“斯特賴德科技公司”(Strider Technologies)報告,近年來超過500所美國高校與中國軍方研究人員合作,幫助北京研發具備軍事用途的先進技術,例如防干擾通信和高超音速飛行器。

該報告顯示,盡管美國政府近年已努力設立“防護欄”,以防合作成果被中國用於軍事,但這種情況依然普遍存在。

斯特賴德公司指出,僅在2024年,美國機構與中國軍方附屬研究所合作發表的理工科(STEM)論文就接近2500篇,研究領域涵蓋物理、工程、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醫學和地質學。報告稱,雖然這一數字在2019年達到3500篇高峰後略有下降,但合作程度仍然很高。

報告指出,這種合作不僅可能導致“非法知識轉移”,還支持了中國“由國家主導、招募國際頂尖人才的努力”,往往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竊取研究成果:難以抗拒的誘惑

有關部門表示,外國勢力可能通過竊取科研成果,將其用於軍事或商業用途,也可能通過挖走優秀研究人員或招募學生、學者成為潛在間諜來利用美國研究體系。

建立一個強大的學術研究環境需要長期資金支持。然而,竊取研究成果卻可能輕而易舉——入侵大學網絡,挖走研究人員,或直接利用科研成果。這是美國對手難以抗拒的誘惑。

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的威脅評估報告也強調,美國的對手尤其是中國,正試圖非法獲取美國技術。報告稱,中國的目標是竊取軍事與計算機技術,以及最新的商業創新成果。

鼓勵創新:過度限制可能適得其反

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社會學助理教授艾比蓋爾·科普林(Abigail Coplin)表示,聯邦資助的研究項目已經有相應的“防護欄”,以保護機密和敏感信息。她指出,開放研究是雙向的,對美國也有益處,過度限制反而可能適得其反,導致人才流失。

“與其設置高昂的研究壁壘,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更應通過持續甚至增加科研資金來保障。”科普林說。

科技企業家兼投資人阿尼·貝利尼(Arnie Bellini)也表示,如果保護措施過度,反而會扼殺創新,使高校或初創企業難以分享新興技術信息。貝利尼最近向南佛羅裡達大學捐贈4000萬美元,用於建立網絡安全與人工智能研究學院。他指出,要在競爭中保持領先,美國必須加大創新投資。

“我們必須鼓勵研究與開發,同時防止機密外洩。”貝利尼說,“如今,美國的數字邊界正遭受攻擊,各類企業都有理由擔心。”

根據美國司法部數據,約80%的經濟間諜案件都涉及有利於中國的指控。

一些國會議員推動恢復特朗普第一任期啟動的中國產業間諜調查計劃。該計劃旨在調查中國的知識產權間諜活動,但因被批評助長針對亞裔學者的種族偏見,於2022年終止。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前所未見!老鼠異常「凶暴行為」被拍下 科學家憂:恐爆瘟疫

三立新聞網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熊闖日山形溫泉旅館!多人緊急疏散 現場超慘紙門破、冰箱被撬開

TVBS
04

四寶媽清潔工找錯地址…剛想開門「秒遭槍擊身亡」!夫目睹全程崩潰了

鏡報
05

200萬年「冰河水」晶瑩剔透!他用杯子撈來喝 下秒就出事

三立新聞網
06

情侶堅持「裸身瀑布雙修」給大眾觀賞 下場慘了!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