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傷害就診數大增 中醫教您如何防範
74 觀看次數炎炎夏日,一不小心曬過頭,就容易發生熱傷害,今天健康醫典通,來看中醫師提供幾種按摩、茶飲緩解的方式,特別要提醒,這不只是針對戶外勞動者,連在冷氣房工作的上班族,都同樣要小心。
日頭赤焰焰,在大太陽底下勞動,一定要小心中暑。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5月,已有3百多人次因熱傷害就診,比起去年同時期,約增加八成左右。
花蓮慈濟醫院家醫科主任葉日弌:「在門診也會看到,在外面工作 很強壯的工人,他們也會來告訴我,我從來都沒有這樣,工作做到頭很昏,那就是熱傷害造成的。」
工人藍先生:「工作會一直流汗,因為天氣很悶熱,所以我們也不是一直做,真的熱的時候 大概休息一下。」
身體的熱散不去,待在室內的上班族也有中暑機率。
花蓮慈濟醫院家醫科主任葉日弌:「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你的電腦 其實也會產生高溫,有一些地方是室內 如果溼度高,這個時候也會影響到散熱。」
花蓮慈院中醫預防醫學中心副主任陳中奎:「坐辦公室的人 因為少流汗,雖然進出流一點汗 也馬上就乾,你比較不容易注意到,自己其實水分 散失得比較快,在冷氣房裡面 水分也會散失,如果又沒有補充到水分,體內的水分過少,很容易就會悶住(熱),產生所謂陰暑的現象。」
中醫師建議,中暑時,適當的刮痧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熱氣。另外,也可以按壓穴道,緩解不適。
花蓮慈院中醫預防醫學中心副主任陳中奎:「從(手部)這邊到這邊,整個正中央 都是屬於三焦經,清冷淵這個地方比較偏向(手肘)後方,你摸這個所謂的 滑車頭 往後推,這整個區域 天井(穴),清冷淵這一區,都可以做一個按壓,肩井穴剛好在在肩膀的正中央,做一個按壓 讓它(筋絡)鬆掉,就可以了。」
適當補充水分,可以避免中暑,中醫師推薦養生茶飲,幫助你恢復元氣。
花蓮慈院中醫預防醫學中心副主任陳中奎:「流汗不止 或者很虛弱,有點昏昏欲睡,其實我們推薦 生脈飲,它本身有人參,麥冬 五味子 等等這些,配起來可以讓你收攝汗,還可以補一點氣。」
醫師也提醒,冷氣房與戶外環境溫差大,進出時可以在走廊或者屋簷多停留一下,避免體溫調節失衡,引發身體不適。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