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台灣創業家一年打進YC、募資千萬:Pax用AI幫企業自動追回關稅退稅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5月16日04:11 • 發布於 05月16日06:05 • 賴冠伶

「我一開始其實沒有想到要創業。」曾在美國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擔任應用研究科學家、在亞馬遜擔任研究科學家的陳品衣笑著說。然而,一次在工作中對「關稅退稅」的深入接觸,讓她意外發現了一個潛力巨大的「黑盒子」:每年數10億美元可退回的稅款,卻因流程繁瑣而石沉大海。

不想創業,但機會真的太大了。

2025年爆發關稅議題,以及近期美國取消針對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讓企業對退稅的需求變得空前迫切。4月剛帶領Pax完成45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1,350萬元)種子輪募資的陳品衣指出,「以前公司可能會覺得退稅流程太麻煩,但當關稅提高後,那筆潛在的可退稅金額所帶來的價值,幾乎讓企業『必須要做』這件事。」

企業可以選擇自行申請退稅,但是要從PDF、提單、商業發票等各式文件中手動提取數據,並填入服務商提供的Excel模板,整個過程不僅耗時費力且錯誤頻出。

Pax的誕生,正是要用一套全新的方式來解題,甚至成功敲開矽谷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大門。

打破關稅退稅黑盒子:Pax如何用AI解決痛點?

「許多跨境電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退貨率不低,大約在5%到30%之間。」陳品衣分析道。她解釋:「以前,很多從國外寄到美國的小包裹是不用繳稅的。所以即使客人退貨,因為當初進口時就沒繳關稅,自然也談不上退稅。」

然而,隨著政策改變,這些小包裹進口美國時也必須開始繳納關稅。這麼一來,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假設被客人退貨,當初繳納的那筆進口關稅,大家都想拿回來。

然而,對那些商品種類繁多、每日處理大量交易數據的跨境電商來說,傳統的人工退稅流程如同一場噩夢。

「他們賣的東西金額可能不高,可能就幾十塊、甚至幾塊錢,但是每天的交易量非常大,進出口和退貨的紀錄加起來可能有幾百萬筆。」陳品衣強調,面對這種數量龐大、金額零散的數據,靠人工慢慢核對的方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為解決這些令人頭痛的資料收集與整理難題,Pax提供了全程包辦的服務。「客戶幾乎不用做任何事,」陳品衣笑著說,「就是把資料都給我們,不管是PDF、CSV還是其他什麼電子文件格式都沒關係。我們有辦法把資料自動提取出來。」

這份自信的背後,是Pax大量應用的AI和大型語言模型技術。其系統能夠自動從這些五花八門的文件中抓取、辨識和分類諸如進出口日期、產品編號、數量、價值等與關稅退稅密切相關的關鍵數據,並將其轉換、整理成系統可用的標準化格式。

資料準備就緒後,Pax的系統會接著分析所有相關的進出口交易記錄,並根據不同產業的法規或關稅退稅條款,自動進行精密計算與匹配,找出最高退稅金額的方案。整個過程中,客戶可以隨時登入Pax的平台,清晰地看到系統是如何解析原始數據,以及審查計算的每一個具體邏輯。

在數據提取和計算精準完成後,Pax系統能快速生成符合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嚴格要求的文件。客戶在平台上也能即時追蹤每一個環節,一切都一目了然。

這不僅真正解放了客戶的人力,使其能專注於核心業務的發展,正如陳品衣所強調:「讓客戶能依據國家、產品類型等多面向了解退稅狀況,更好地了解他的供應鏈。」她認為,這種程度的流程透明度和數據洞察,是當今市場上少見的服務。

然而,面對法規的錯綜複雜和供應鏈的變化,陳品衣也深知僅憑AI尚不足以應對所有挑戰。「第一天,我們就知道一定需要專家。」為此,Pax組建了一支平均擁有20年以上行業資歷的資深專家團隊。他們負責攻克那些AI初步處理後仍需人工介入的疑難案件,例如深入解析客戶極其複雜的供應鏈結構,從海量數據和法規條文中精準辨識出適用於特殊情況的退稅條款,並在必要時,代表客戶與政府部門進行專業溝通。

正是這種「AI自動化處理重複繁瑣、專家智慧攻克核心難題」的人機協作模式,構成了Pax高效率與高精準度的核心。為了直觀地向客戶展示其服務價值,Pax甚至會提供基準測試服務,而透過分析客戶過往的退稅記錄,往往能為其額外挖掘出15%~20%的潛在退稅空間。

不成功、不收費:Pax的市場破局之路

憑藉這套成熟的體系,在收到客戶所有必要的完整資料後,Pax最快僅需一週便可完成相關文件的準備與提交,其速度遠超傳統人工模式。

而Pax的商業模式是「成功才收費」,更是其競爭優勢和自信的體現:他們僅在客戶成功收到退稅款項後,才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

這種模式對剛創業的新創公司來說,會不會過於冒險?

「其實公司承擔了未能成功爭取到退稅的風險,這對於重視現金流的新創是個不小的挑戰。」陳品衣坦誠地說,然而支撐他們做出這個選擇的,恰恰是Pax創立的初衷「降低門檻」。

「我們就是想要告訴他們,你可以試試看,我們可以幫你,你拿到錢我們才收費。」這種與客戶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模式,不僅極大降低了企業嘗試的門檻,也充分彰顯了Pax對其技術實力、演算法精確度和專家團隊能力的絕對信心——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幫助客戶成功拿到退稅,最終實現雙贏。

除了直接服務有退稅需求的進出口企業,Pax也積極拓展與產業鏈上下游夥伴的合作,以觸及更廣泛的潛在客戶群。陳品衣提到:「很多物流公司跟報關行他們本身不做關稅退稅,但他們的客戶卻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我們等於是賦能他們,讓他們能用Pax為自己的客戶提供服務。」

針對不同類型的合作夥伴,Pax也提供了靈活的合作方案。

對於那些自身已經在進行退稅業務,但希望提升處理效率或處理更複雜案件的報關行,Pax幫助他們優化現有流程。而對於那些暫無能力或不願投入大量資源的團隊,Pax則可以提供完整的後端支持服務,「他們只需要將有退稅需求的客戶轉介給我們,後續的資料處理、申請等所有事宜,都由Pax完成。」

這種多元化的合作策略,使Pax能夠有效地將其專業服務滲透到市場的各個層面。目前 Pax服務的客戶類型多樣,包括化妝品、汽機車自動化零件、醫療器材,以及配飾、珠寶等高單價或具有獨特供應鏈的產品,也涵蓋了部分涉及化學品製造業的客戶。

本不打算創業,卻因為退稅商機創立了Pax

創業,從不在陳品衣的職涯規劃上,但命運的轉折點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真的是因為在Flexport看到那個退稅流程,我才瞭解到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有了初步的創業構想後,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成為關鍵。機緣巧合之下,陳品衣在YC的創辦人媒合平台「Co-founder Matching Platform」上遇見了Chris Le。當時她已有創業的想法,並對供應鏈領域有濃厚的興趣,便將自己的簡歷放了上去。

有了初步的創業構想後,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成為關鍵。機緣巧合之下,陳品衣(圖左)遇見了Chris Li(圖右),兩人因研究背景而一拍即合。

Chris,當時在亞馬遜擔任軟體工程師,剛好與陳品衣在博士期間的研究領域,如何在毫秒間決定龐大訂單流的發貨倉庫和配送路線的「訂單履行演算法」(Order Fulfillment Algorithm)重疊,「他好像也想要創業,但沒有一個一定要創的點子,可是他很喜歡供應鏈,」陳品衣回憶,「他就搜尋供應鏈,然後就找到了我。」

兩人線上交流後,Chris聽完陳品衣的背景和想法,儘管前素未謀面,但專業背景的契合與對市場機會的共識,讓他們一拍即合共同創業,團隊的雛形剛一搭建起來,申請YC的議題便被提上了日程。

「說實話,那時我根本沒想過要申請YC。」陳品衣說,「我知道YC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我們當時團隊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只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一些研究和一個簡單的原型,基本上沒有任何客戶,我不覺得我們ready(準備好了)。」然而,曾經也有創業經驗,有過YC申請經驗並進入過面試的Chris鼓勵她:「申請表只有12個問題,我們一定可以搞定,申請不上也沒關係。」

於是,兩人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提交了申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成功進入了面試階段,陳品衣回憶道,15~20分鐘的面試過程就像一場快問快答,時間緊迫,未來充滿未知,但她的思路卻異常清晰。

「我不希望我的成功取決於他們問了什麼問題。」陳品衣說,在面試前,她早已梳理出三到五個必須傳達的核心觀點,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讓面試官了解: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市場規模有多大,以及最重要的:

「為什麼我們是這個領域具備足夠專業背景的最佳團隊,足以讓投資人信賴我們可以把它做出來?」

最終,憑藉清晰的問題闡述、潛在的市場規模以及團隊背景,他們打動了YC獲得了入場券和早期支持,陳品衣和她的團隊旋即投入到將創業藍圖變為現實的戰鬥中。

即便現在營收穩定成長,更剛完成種子輪募資,陳品衣已想好下一步。對她來說,關稅退稅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我們能銷售更多供應鏈相關的服務,」陳品衣勾勒出Pax更為宏大的藍圖,「你掌握了數據,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Pax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一個類似市場平台的供應鏈協作生態,透過數據整合與分析,不僅能媒合供應鏈中的不同參與者,更發掘潛在的合作退稅機會,更能提供自由貿易區利用、保稅倉庫優化等多元化的關稅節省方案。陳品衣說,未來3到5年,Pax將持續深耕美國退稅市場,並逐步拓展至加拿大等國家,同時開發新的關稅節省產品,並繼續招募經驗豐富的專家。

Pax兩位創辦人,陳品衣(圖左)、Chris Li(圖右)。

從研究科學家,轉變為事必躬親的新創公司CEO,儘管創業生活異常忙碌,除了吃飯睡覺,全部都在工作,但當被問及是否曾有過撐不住的時刻,陳品衣的回答簡潔而有力:「沒有。」

她笑說,如今不僅要領導技術研發,還要親自負責公司的財務、處理員工薪資,甚至研究員工的醫療保健福利,「每天都在做第一次做的事情,每天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但還是做了。」她說,從解決有趣的問題、對團隊的熱愛、擁有事業的主導權以及對未來願景的幻想跟希望中,找到了巨大的充實感。

在YC以及Pax的個人介紹中,陳品衣都特別加上了「#Taiwan」的標籤。談及作為一名來自台灣的創業者,在國際化的創業舞台上,這個身份帶給她的獨特感受時,她沉思片刻後分享道:「我覺得很多時候,身為少數者可以是一個優勢。它讓你更特別,或許也讓你看事情有不一樣的角度跟解法。」這成為一股意想不到的推動力,反而讓她在眾多競爭者中更容易被記住,讓她能在全球的舞台上,書寫出自己的故事。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最多人問我們:「你們跟其他關稅退稅服務有什麼不一樣?」我的回答是:Pax不只是幫你申請退稅,而是用技術主動用最少的時間人力成本幫你找錢、找錯、找風險。傳統的退稅流程又慢又仰賴人工,往往錯過申請時效或少退了很多應退的金額。

我們開發的AI引擎可以自動從不同格式的報關、出口、BOM 等資料中提取關鍵資訊,把處理時間縮短80%,同時幫客戶多拿到10-20%的退稅。我們也讓整個過程完全透明,客戶能透過我們的平台即時看到進度和金額預測。對我們來說,退稅不是事後的補救,而是主動的財務策略。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我們現在最缺的是專注在成長與市場擴張的資源,包括資深的業務夥伴、行銷人才,以及更多能與大型客戶對接的客戶成功經理。技術方面我們很穩,但要快速進入更多垂直市場,需要更多對產業有理解、又能執行的人才加入。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創業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是:「不確定性是常態,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很多時候你不可能等到所有資訊都齊全再做決策,我學會了如何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做出合理判斷,快速執行,然後根據市場反饋再調整。還有一點是:再厲害的產品,也要有人知道它存在,所以「怎麼賣」跟「怎麼做」一樣重要。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找到一個對的市場切入點:我們選擇從痛點明確、但被忽略的領域切入,讓產品一開始就有清晰的價值主張。打造一支信任彼此、速度極快的團隊:我們從一開始就用創業者心態去找夥伴,而不是只找員工。每個人都能獨立作戰,也願意互相補位。不斷傾聽用戶、快速迭代:我們的產品演進幾乎都是從第一線客戶需求來的,而不是關在辦公室自己想功能。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Pax
成立時間:2024年
產品名稱:Pax.ai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關稅受惠者?半年估值翻了一倍,Kintsugi要解決煩人的國際銷售稅問題
川普關稅衝擊台灣,史丹佛訪問學者:參考日本策略、讓手中的「牌」越多越好
剖析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從「美國夢」破碎、金融體系轉變到台灣新創的機會
川普「對等關稅」之亂,衝擊了AI硬體卻是AI軟體新創的新機會?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