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一步一腳印》封面設計過程大揭秘 成品靈感竟來自捷運地圖

TVBS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王薏婷
TVBS設計團隊揭開《一步一腳印,邁向永續路:發現台灣SDGs典範故事》封面製作秘辛(圖/TVBS)

走進書店,一本書的封面往往能在幾秒鐘內決定讀者是否願意停下腳步。

從書架上抽出《一步一腳印,邁向永續路:發現台灣SDGs典範故事》,映入眼簾的是以溫暖的橘色和柔和的米色為底的封面,上頭幾筆淺灰線條,勾勒出一幅地圖。細看才發現,這可不是普通的地圖:拾荒的老翁、埋首田間的青年、推著麵包車的師傅、照顧長者的修女……十七個細緻的小圖案穿插其中,正好對應書中的十七位主人翁。

書本封面從色彩到構圖都充滿溫度與故事感,但要完成這樣的設計其實並不容易,背後歷經了數個月的靈感拉扯與反覆打磨——

封面構想全面升級 創意靈感融入SDGs精神

這次是TVBS設計團隊首次挑戰新書封面設計,成員包括製作資源部門的副理孫漢傑與視創美術指導張日芬。孫漢傑回憶,剛接到任務時,書名裡還沒有「邁向永續路」這幾個字。當時的構想延續十多年前《一步一腳印》的風格,著重在人文與土地的情懷。直到得知這次要結合「永續發展」概念,設計方向才大轉彎。「詹姐(前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跟我們說,希望在設計中融入SDGs,也就是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於是我們第一次提案時,乾脆把十七個代表性的標誌全放上去,結果後來才發現,她其實只是想要顏色的意象!」

團隊面臨最大挑戰 在人文與永續間尋找平衡

下一次提案時,設計團隊從不同角度切入,挑選其中一個故事的照片作為封面主視覺,再進行排版。起初內部討論時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但後來仍未採用,因為這與早期《一步一腳印》的做法太類似,雖然有濃厚的在地台灣味,卻缺乏永續的概念。接下來的提案過程中,設計團隊經常在「人文」與「永續」之間搖擺,既要保留台灣味,也要涵蓋SDGs的精神,努力尋找最貼切的呈現方式。

捷運月台靈光乍現 最後一塊拼圖終於到位

就在設計陷入瓶頸之際,孫漢傑和張日芬突然想到——書中十七位主人翁,正好對應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他們便重新以SDGs標誌作為設計核心,依據每位主人翁的特徵調整圖案,再搭配簡單的色塊,封面立刻煥然一新。

原以為這就是最終定稿,沒想到靈感再次降臨!在捷運月台等車時,孫漢傑又獲得了新的啟發,「當時一列車開過去,月台後方剛好有一張捷運地圖,透過車窗可以看到人跟地圖交錯的畫面,我立刻LINE同事,建議把這張地圖放到封面當背景試試看!」書封上的人物與地圖交錯融合,呈現出錯綜複雜的層次,就像《一步一腳印》團隊長年穿梭台灣街頭巷尾採訪的身影。此刻,在地情懷與永續精神終於完美結合。

「有時候創作靈感就是這樣的一個神機吧!」孫漢傑忍不住感嘆。最後的關鍵時刻,一個偶然的畫面、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瞬間點亮了整個設計!平日在人潮中容易被忽略的捷運地圖,對《一步一腳印,邁向永續路》而言,卻成了串聯所有元素的金鑰匙,也為這本書的封面添上最溫暖、最動人的一筆。

《一步一腳印,邁向永續路:發現台灣SDGs典範故事》更多新書資訊請上博客來網站查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31992?sloc=main

更多出版相關資訊請上T閱讀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locale=zh_TW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海鷗肆虐釀188死、鳳凰颱風接著來 菲律賓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TVBS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200萬年「冰河水」晶瑩剔透!他用杯子撈來喝 下秒就出事

三立新聞網
04

女兒邀43歲母赴舞會「媽媽竟與14歲舞伴產子」 手機曝光露骨影像!

鏡週刊
05

德川家康後代po對比照自嘲「長得像祖先」 網驚呼:將軍大人

太報
06

遛愛犬海灘散步驚見「超巨長海怪」沖上岸 專家解答真實身分!居民嚇傻:從沒看過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