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紅極一時的瘦瘦針龍頭 諾和諾德(NVO) 三度下修全年財測,發生了什麼事?

優分析

更新於 11月11日11:21 • 發布於 11月10日05:30 • (Claire)-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諾和諾德(NVO-US) 第三季營收達 749.8 億丹麥克朗(約年增 5%),淨利下降27%至200億克朗。雖然營收仍維持成長,但整體結果低於市場預期,主要受到組織重整支出與裁員費用影響。公司在第三季認列約 90 億丹麥克朗的一次性重組費用,這項措施涉及全球約 9,000 名員工(約佔總人數 11%),短期內壓低獲利率,但預期能提升長期營運效率。

這次財報中,管理層同步第三度下修全年財測,顯示公司對未來成長前景轉趨保守。公司原本在年初預期營收將年增 16%–24%,但隨著幾項不利因素出現,指引一路往下調。第二季時先降到 8%–14%,到第三季財報再度下修至 8%–11%,營業利益的成長預期也從原本的雙位數降到 4%–7%。至於這次下修的主要原因,公司歸納為幾個方向:

配製藥影響銷售

由於 Wegovy 需求暴增,美國市場出現供應短缺。依據美國藥品法規,只要原廠藥物被列為「短缺」,藥局或合格配製廠即可在特定條件下自行配製(compounding)含相同活性成分的藥物。於是從 2023 年至 2024 年間,許多美國藥局與遠距醫療平台開始推出這類便宜版 Wegovy。

而在 2025 年初,FDA 宣布 semaglutide 注射劑的短缺已解除。原廠諾和諾德原本預期,在過渡期結束後配製藥應依法下架、市場可望回歸正常。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儘管短缺已解除,部分業者仍以各種名目持續販售配製版,這使得原廠的銷量回升未達預期。

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諾和諾德的主要成分 semaglutide(Ozempic / Wegovy / Rybelsus 的主要成分)在美國的專利會到 2032 年才到期,但其他製藥公司(例如 Teva、Mylan、Sun Pharma、Dr. Reddy’s、Apotex、Zydus 等)看到市場龐大,就開始向美國 FDA 申請推出「學名藥」。他們使用一種叫 ANDA(簡略新藥申請) 的途徑,這種申請的目的是:希望提前推出學名藥,即使原廠的專利還沒到期。並附上 Paragraph IV 聲明,主張原廠的專利無效,或聲稱自己的學名藥不會侵犯原廠專利。

諾和諾德為了防守,便對這些公司提出專利侵權訴訟。這樣的官司在藥業界非常常見,一方面可以暫時延遲學名藥上市(通常在訴訟審理期間,FDA 不會批准學名藥),另一方面也給雙方談判和解的機會。結果是,這些訴訟陸續以「和解」收場。比如:

● Victoza 的專利官司已和解,允許學名藥從 2024 年 6 月起上市,Teva 和 Hikma 都已推出版本。

● Ozempic、Saxenda、Wegovy、Rybelsus 的案件也和多家公司達成協議,但內容保密,需要經美國 FTC 與司法部審查。換句話說,這些和解讓學名藥的上市時間延後,但具體延多久並未公開。

● 除此之外,2023 年 Mylan 又針對 Ozempic 的核心專利(用 1 毫克 semaglutide 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向美國專利審判與上訴委員會提出 IPR(專利無效審查),後來 Sun、Dr. Reddy’s 和 Apotex 也加入。但在 2024 年 10 月,諾和諾德與他們在正式開庭前達成和解,案件因此結束。

● 在中國,也有人試圖讓 Ozempic/Wegovy 的主要成分 semaglutide 專利無效,但 2023 年底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維持專利有效。這個結果目前被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案件仍在審理中。

全球糖尿病與肥胖治療龍頭

諾和諾德是一家總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郊區的全球醫療保健企業,成立於 1923 年,最初名為 Nordisk Insulinlaboratorium,自創立以來始終專注於糖尿病治療與胰島素製造。公司至今已歷經一世紀的發展,逐步從單一胰島素製造商轉型為以糖尿病與肥胖治療為核心的全球製藥龍頭。

其業務橫跨研發、製造與銷售三大環節,主要分為兩個營運部門:糖尿病與肥胖照護(Diabetes and Obesity Care)以及罕見疾病(Rare Disease)。前者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產品線包括多種 GLP-1 受體促效劑(如 Ozempic、Rybelsus、Wegovy)、現代胰島素與人胰島素等;後者則涵蓋生長激素與血友病相關療法。公司的產品透過全球子公司與分銷代理銷往歐洲、中東與非洲(EMEA)、中國與香港、台灣、北美(美國與加拿大)及其他地區。

2025 年上半年,諾和諾德的營收結構出現顯著變化:糖尿病照護營收雖仍占約七成,但比重已較去年同期下滑;肥胖照護則由不到兩成攀升至約四分之一,成為帶動整體成長的核心動能。

諾和諾德為2026年做了哪些準備?

GLP-1 類藥物的減重效果明顯優於傳統藥物(如奧利司他與安非他酮),因此成為全球製藥公司研發的焦點。目前多數 GLP-1 類藥物仍以注射劑型為主,但隨著研發進展,口服劑型正成為 GLP-1 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與傳統注射方式相比,口服 GLP-1 藥物在便利性與接受度上更具優勢。

面對這股趨勢,諾和諾德近年逐步將營運重心從糖尿病擴展至肥胖治療領域,並為 2026 年的成長週期提前布局。

首先,在產品與適應症方面,諾和諾德的重點聚焦在三個方向。第一是口服 semaglutide(肥胖適應症)。該藥已於 2025 年初在美國提出申請,預計年底獲准,並於 2026 年初上市。臨床數據顯示,該藥能使體重下降約 16% 至 17%,效果與皮下注射型 semaglutide 相當,安全性與耐受性也一致。公司希望藉此提供與注射劑相同效益的口服選項,並計畫將其心血管保護效益(MACE)納入標籤,提升臨床價值。第二是 Wegovy 的新適應症拓展。公司預定於美國數週內啟動 MASH(代謝性肝炎)適應症銷售,這一領域與肥胖患者高度重疊,並已成立專職小型團隊,鎖定肝膽與腸胃科醫師推廣,期望藉由疾病共病關聯擴大使用族群。第三則是罕病產品線,公司旗下的 Alhemo 已獲美國核准並取得歐盟藥品管理局 CHMP 正面意見,而新一代血友病藥 Mim8 也即將進入申請階段,成為潛在新成長來源。

其次,在產能與供應方面,諾和諾德指出,2024 年從 Catalent 收購的三座生產據點已全面投入 Wegovy 的製造。這些產能將支撐未來幾年的全球供應需求,並提升生產效率與成本競爭力。公司以高額資本支出(CapEx)支撐擴產,希望透過製造規模優勢守住市場份額與出貨量。

最後,在商業策略上,公司將行銷訊息重新聚焦於「減重成效」。年初行銷 Wegovy 時,過早強調疾病控制等進階益處,忽略病患最關心的減重,導致市場反應下滑。自 2025 年 6 月起,公司重新以「體重下降」為核心訊息,並利用真實世界數據顯示 semaglutide 兩年平均減重達 20% 至 21%,成功帶動 Wegovy 新處方數(NBRx)止跌回升。

然而,產業環境的快速擴張也伴隨挑戰。美國和中國的藥品審批、補助與給付規範對藥物上市影響很大,而歐洲和日本等地的審查速度也會決定新藥能否順利推進。除了監管壓力之外,智慧財產權是另一個風險。在競爭方面,主要對手是禮來(Eli Lilly)、賽諾菲(Sanofi)和 GSK 等大型藥廠,這些公司同樣積極投入 GLP-1 與下一代多重受體減重藥的開發。雖然諾和諾德因率先推出相關產品而暫時保持領先,但其他藥廠的技術正在快速追趕。未來的競爭將不只是誰先研發,而是比誰能在產品差異化、供應能力與製造成本上更具優勢。

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復牌剛滿月!「芝蔴街美語」母公司爆違約交割 韭菜慘翻車

三立新聞網
02

華碩用戶注意!大量路由器遭駭客攻擊、台灣被點名受害最多

自由電子報
03

獨家/國光客運又傳欠薪? 司機爆料:連輪胎、洗車耗材都沒錢!

三立新聞網
04

只紅一天!AI泡沫疑慮未消 美股、台指期盤後暴跌

民視新聞網
05

降息恐延後澆熄市場信心 台股大跌800點 台積電死守1400大關

鏡報
06

全支付疑遭盜刷 金管會:非內部系統異常 39件遭釣魚詐騙

anue鉅亨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