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台船、漢翔…軍工股底氣在哪?全球都在調高軍費:3大理由「MIT超夯、充滿機會」
蘇芳禾
圖片 數字台灣 提供
全球都在調高軍費,加上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提到台灣之盾,連帶軍工股雷虎(8033)、台船(2208)、漢翔(2634)在台股下殺之際,周一維持大漲格局,週二則是跟著大盤震盪回測。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這次航太軍工展後,台美連結加深,而台灣專精於代工,可以替美國生產。 立委王定宇也指出,美國軍工業的交貨期都跟不上,現在又要「非紅供應鏈」,是台灣最大機會,像是許多廠商就尋求跟台灣的供應商合作,「平常可以賺錢拚經濟,戰時還可自給自足,避免被封鎖。」 而我國潛艦國造第一艘原型艦「海鯤號」進度傳出落後,台船董事長陳政宏週日(10/12)在節目《數字台灣》上表示,並無重大問題,但因為潛艦系統複雜,加上台灣受限於購買來源,因此會比預估時間久。 王定宇也透露,中國大使館人員一家一家拿單子問廠商,「有沒有供應台灣,有的話我們要制裁你。」海鯤號前提要確保品質和安全,「不要為了交艦而交艦」,明年第一季應可交艦。
在美國總統川普施壓下加上之前的俄烏戰爭,全球都在調高國防預算,例如歐盟在2025年軍費就近14兆台幣將創新高;而在中國武力威脅下,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也受到矚目。
謝金河主持的節目《數字台灣》邀請台船董事長陳政宏、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針對海鯤號、台灣軍工產業做分析與評論。
Anduril等各國軍工公司與台合作 產品市場不限於台灣
市場引頸期盼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日前落幕,各界關注航太供應商股價和動態,以及台廠是否能佔有一席之地。
對此,長期關注國防領域的王定宇指出,國防產業對台灣來說,是保護保家衛國的根本,但是否賺錢,他用具體數據來分析。
他指出,美國國防預算將達到史上最高,歐洲因為美國總統川普關係、俄羅斯威脅等因素,把國防預算從GDP的1%調高到2.5%-5%,而歐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年GDP約佔全球18%,近20兆美金;日本則會在未來5年增加20兆日圓國防預算、澳洲國防支出也要提高8%,帶來產業機會。
王定宇指出,過去台灣軍工規模小,只能賣台灣,有通路困難,這次軍工展有Anduril、Auterion、諾格等美國國防科技公司、義商李奧納多子公司的Leonardo DR等要來跟台灣合作,已經和中科院簽約。
王定宇認為,台灣有強大製造能力、科技能力,若能與國際大廠合作,產品的市場不限於台灣,可以透過這個供應鏈跟全世界競賽。
立委揭台灣供應商滿足「這幾項」要件有優勢
此外,王定宇也認為,美國軍工業都在欠貨,交貨期常常跟不上,一方面俄烏戰爭也在消耗軍備、彈藥存量,要找到「品質可靠」、「製造能力可信賴」、「成本又不像美國日本這麼高」、又要滿足「非紅供應鏈」,大概只剩下台灣。「這裡面充滿機會。」
王定宇指出,中南部有很多精密機械公司,跟漢翔和台船合作,經過指導都可以做出軍工業所需要的裝備。
「而台灣的經濟機械、鑄造、IT產業、無人載具相關硬體,在下一波軍工業浪潮,是世界需要的,自己平時也可以賺錢、拚經濟,戰時可以自給自足,避免被封鎖,一舉兩得。」
台船董事長陳政宏指出,台灣可以透過無人船,搭配資通、AI辨識、導航遙控、自主航行這些能力,搭配半導體和電子業,讓傳統產業有機會切入此市場。
台船董座親曝 海鯤號交艦延遲原因
至於潛艦國造(IDS)計畫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前海軍顧問郭璽9月30日批評「亂改方案、掏空資源」,導致台船財務枯竭、後續艦建造前景渺茫。國防部長顧立雄在立院受訪說,要在11月完成交艦是有挑戰性,但是對於潛艦原型艦完成建造仍有信心,絕不會為了趕時程而忽略測試與整備。
台船董事長陳政宏也在節目中揭露相關進度,陳政宏坦言,進度有一點落後,但並未有重大問題,因為潛艦本來就是很複雜的科技系統,零件數目又多,各國製造第一艘潛艦的時間從8至10多年都有,海鯤號目前施工近5年。
此外,陳政宏也指出,台灣的商源有限,關鍵零組件和「紅區裝備」不像其他國家很容易買到,來源多、整合時間就會比較久,因此交艦時間比原本預估時間更長。
立委曝中國大使館人員 威脅制裁供應台灣廠商
王定宇則是補充,台灣若能有8艘現代化潛艦艦隊,中共很難渡海攻台,當然會阻撓台灣買裝備,所以保密是潛艦能否成功的關鍵。而黃曙光上將(前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對於潛艦的貢獻有目共睹,還培養人才、建立制度,不會因為他離開就化於無形。
他也透露,某國供應商被點名可能供應台灣時,「中國駐該國的武官大使館人員,是一家一家拿著單子去問,你有沒有供應台灣,有的話我們要制裁你。」而台灣政府堅持不跟掮客,只跟原廠、國家做生意,也會讓很多掮客唱衰。
台船曝「這項」副業 已開始有不錯獲利
除了軍工相關產業外,陳政宏也談到台船建造的施工船和相關設施,與比利時的廠商合作,需求也滿多,已經開始有不錯的獲利。
陳政宏說,雖然商船或軍艦等是本業,海上風力發電相關設備跟造船技術非常接近,因此也有大型鋼結構物、大型人造結構物等造船廠副業,例如核能電廠的基座、中油的油槽等都是他們的副業。
陳政宏也談到先進國家面臨少子化,目前也有在佈局智慧船廠的趨勢,現在加入AI,加上台灣有比較靈活的工程師,可以讓傳產自動化擴大。例如台灣遊艇業就靠著靈活、客製化能力升級成功,他個人認為這在非紅、民主國家的複式供應鏈中有未來性。
相關報導
美國防工業大廠諾格回歸台灣!擬每年投資1億美元,三大方向推台美軍工合作「已是現在進行式」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史迪爾氏症是什麼?長榮空姐短短16天猝逝,高燒、關節疼痛…哪些症狀誤認是感冒,好發年齡層曝光
不是工程師、醫生!「這工作」不用大學文憑就年收300萬,黃仁勳點名最夯職業是它「還有加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