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金總建言 警示戶解凍簡化

經濟日報

更新於 10月31日02:07 • 發布於 10月30日17:40
經濟日報

金融總會最新公布《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其中一項與民眾權益最有關的重點,就是建議簡化「第二層以上警示帳戶」的解控程序,希望減少民眾、政府和銀行三方的麻煩,讓誤被凍結帳戶的人能更快恢復正常使用,此案為金融研訓院的最新提案。

所謂「警示帳戶」,根據《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是指警方或檢方在偵辦刑案時,為防止資金外流,要求銀行先凍結的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通常代表該帳戶可能跟詐騙、洗錢等案件有關。

目前警示帳戶分為兩種:第一層帳戶是詐騙受害者直接匯款過去的帳戶;第二層以上帳戶則是收到這筆錢後又轉出去的帳戶。

金融研訓院指出,近年來第二層警示帳戶的數量暴增,主要是基層警方為了防堵詐騙金流而積極通報,但也因此讓許多並未涉案的民眾被「連坐」,帳戶遭凍結,連轉帳或申辦信用卡都受影響。根據現行規定,警示帳戶要解除,只有兩個途徑:一是等原通報機關主動解除;二是等兩年期滿自動解除。民眾若想提前解控,必須親自跑一趟警察機關提出申請,整個流程不但費時費力,還常讓人一頭霧水。

金融研訓院建議,主管機關應與警政署協調,未來若警方確認民眾確實沒有涉及詐騙案件並同意解除時,應一併解除所有跟該筆金流相關的第二層、第三層甚至第四層帳戶,並附上理由說明,好讓銀行能更快辦理,不必讓無辜民眾長期受凍結之苦。

舉例來說,若警方查到一個詐騙帳戶(第一層)轉帳給A先生的帳戶(第二層),A先生又把錢轉給B、C、D(第三層),再往外流到E、F、G(第四層)。若警方後來確認A先生並未涉案並同意解除警示,那B到G這些後續帳戶也應一併解除,避免層層誤凍。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02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6家銀行大到不能倒 這間成為潛在第7家

卡優新聞網
04

寶佳若奪下中工 台塑大樓都更等超過1千億大案將被「整碗捧去」

信傳媒
05

曾獲鴻海投資,君曜員工不過30人、年營收不到10億...如何靠手機維修成為「橋接晶片供應商龍頭」?

今周刊
06

普發1萬尾數「0、1」今登記 已20萬人完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