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聲發音!台北當代藝術新展 用165頁厚度解讀日常之聲!
書頁的翻動,不僅僅是閱讀的開始,更是一種發聲的行為。在日常裡,我們習慣依賴功能與定義,但在《不發音字母—翻閱165頁厚度》展覽裡,字母、材料與單位化身為自由的語言,等待觀者翻閱。「不發音字母」是語言中的存在與缺席,它們雖無聲,卻構成了單字的完整。本展以此為靈感,將無聲轉化為視覺與空間的語彙,透過物件與材料的組構,創造出新的觀看角度。正如翻閱書本的扉頁,這是一個開啟的契機,也是一段重新思考聲音與語言的開始。
厚度的翻閱:材料與空間的延伸
展覽以「翻閱165頁厚度」為隱喻,將單位視為切片,透過動作與接觸,帶給觀者對厚度與存在的感知。物件與材料在空間中不再是功能性的存在,而是被重新賦予敘事的可能。從切片到夾角,展覽讓材料在層疊與延展中,轉化為詩意的語言。
物件的潛力:雕塑與虛構的交織
在這裡,物件與材料承載著被雕塑的潛能。從泥土到金屬,從草稿到飽和溶液,它們都被挖掘、拼組、延伸,化為展場中不完整的句子。這些媒介在視覺與觸覺的交錯下,既直接又模糊,既具象又抽象,將日常轉化為虛構與想像的場域。
留白的語言:觀者的參與
展覽不追求單一的解答,而是透過「不發音」的空格,邀請觀者進入並填補想像。這是一場與語言的對話,更是一次感官的練習。每一次翻閱、每一次凝視,都是在練習發聲,讓觀者在沒有明確指涉的情境裡,留下屬於自己的語彙與理解。
【不發音字母—翻閱165頁厚度】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11月16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
票價資訊:50/人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北美館沉浸式藝術!水下考古、聲音裝置與MR技術微妙交織!
延伸閱讀//捷克平面設計經典大展!百年視覺藝術美學台北登場!
圖片來源:IG@dust._journey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