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海域泥沙範圍廣、距離長 台電:其規模非核三排水所造成 但仍將強化場域水土保持及排水管理
數位內容部
圖片 台電提供 提供
針對近期民眾關注恆春海域出現泥沙,台電出動空拍機及水下攝影確認現場狀況,今(9)日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赴現場勘查,並與縣府及當地潛水業者研討可能原因。
6~8月雨量超過2024全年!
恆春半島海域都有泥沙,尤以枋山、楓港至車城海口為甚
台電表示,當地6-8月雨量已超過去年整年雨量,連日豪大雨沖刷導致泥沙入海,幾乎恆春半島海域都有觀察到泥沙,尤以枋山、楓港至車城海口為甚,核三排水難以造成如此長距離之廣大海域的泥沙,海域出現泥沙應受多重因素影響,但台電後續仍將強化相關場域水保措施及排水管控。
恆春近來豪大雨,8月13日最大時降雨量近100毫米是過去40年次高紀錄,豪大雨加劇泥壤沖刷導致海水混濁。
台電連日勘查包括核三廠內及上游區域、出水口周邊海域及14處野溪出海口,今日出動空拍機觀測枋山、楓港、車城海口、萬里桐、白砂、貓鼻頭、後?湖、核三等恆春半島海域沿線,發現枋山、楓港至車城海口沿海泥沙比核三出水口附近更明顯。
8/21核三排水口做水下攝影,仍看到珊瑚、海龜等海洋生物
曾董事長今率領同仁拜會縣府代表及當地潛水業者了解附近海域泥沙狀況。與會代表亦認同,從海域泥沙出現的範圍及距離之規模研判,並非僅由核三廠排水量所能造成,海域出現泥沙應受多重因素影響。
至於海水濁度影響,台電8月21日委託潛水團隊於核三排水口進行水下攝影,仍有觀察到珊瑚及海龜等海洋生物。
台電說明,核三廠內之光電場設有植生毯、截水溝、滯洪池及沉沙池等水保設施,逕流水截流集入滯洪池,經沉降池減少泥沙,才依規定水量放流。
雖目前認為大範圍海域泥沙應非僅由核三排水直接造成,台電仍會積極落實相關場域水土保持並強化核三廠排水管理,後續也將協助縣府及墾管處等單位持續釐清海域泥沙確切成因。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東男買大樂透100元換6億,看報紙對獎不敢相信!22年來每次買百元、投注21萬…他親揭買彩邏輯
台灣特有「手足特留分」變相懲罰沒生孩子的人!兄弟姊妹有小孩,遺產沒我的份,為何他們卻能繼承我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