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擴大」舒適圈,是職場成功關鍵!沒有目標的前進,只能叫流浪

三采文化

更新於 09月19日06:55 • 發布於 09月19日07:00

文/《大人學獨自升級:真正的升級是擴大舒適圈【職場終極奧義】》姚詩豪、張國洋著

真正的升級是「擴大」舒適圈
「我想改變,可是不知該從哪開始?」

人們常被鼓勵要「跨出舒適圈」,覺得走出安全地帶,嘗試不一樣的挑戰,才會獲得成長。因此很多人都會有個迷思:以為只要不斷接觸新工作,就是學習與進步,也以為這會有助於未來的職涯發展。

曾有讀者來信,說他從大學打工起到畢業後一年,都在同一家餐廳工作,從工讀生做到正職。但自己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所以毅然回到半工半讀的狀態,準備警察特考,過程中,他的存款逐漸見底,最後考試落榜。為了維持生活,必須找一份正職工作賺錢才行。

他表示自己目前有兩個正職選項,一是回到做得很習慣,但好像學不到新東西的餐廳,二是換一個新的職場領域,學習不同的工作經驗。但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才好,所以想問我,在兩份工作薪資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是該選擇熟悉的舊領域?還是要跳脫舒適圈,去一個全新的職場學習?

其實讀者的困惑,也正是很多對現狀迷惘的讀者常遇到的問題:究竟是該追求穩定?還是嘗試改變?但如果是我,就不會在這兩者之間糾結,為什麼?因為大家對於換環境、學習新東西,有一個很大的思考誤區:以為只要接觸不熟悉的領域,就能為職涯帶來幫助。

好比有人在餐飲業待過一陣子,對外場的送餐作業流程感到熟稔後,便跳去服飾店摺衣服、去電信經銷商賣手機,覺得只要去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產業,就是勇敢突破舒適圈。似乎只要不斷突破,自己最終就會變成什麼都具備的強者。但我認為以職涯發展角度而言,這麼做根本就是方向錯誤。

換環境不等於跨出舒適圈,反而容易讓自己「雜而不專」,限制了職涯發展的可能性。

舉例你家巷口賣煎餃的老闆,如果覺得自己對於經營煎餃店已經很熟悉,想要換個領域學習新事物,於是決定跑去開修車廠。相信多數人聽到這消息,都會覺得有點怪怪的吧?畢竟開修車廠對煎餃店老闆而言似乎毫無優勢,而且多理解修車廠是要幹麼呢?還不如開另一種餐廳或增加品項可能在經營策略上還更合宜一些?

同樣的概念,個人要在職涯上進步,應該是在原本軸線上做延伸,而不是任意亂選。很多人的誤區,是認為只要有學到任何過去不知道的事就表示自己有在進步,例如從餐廳外場跳去當加油站員工,以為知道九五跟九八無鉛汽油的差異就是一種學習;然後再換去當外送員,就可以再學到新的東西,好比本來對台北市的街道不熟悉,但現在可以背出所有路名,自己似乎又變更強了?

換言之,「跨出舒適圈」這句話最大的問題,是會讓一些沒想得太深刻的人,誤以為只要自己新領域跨得越多,舒適圈也會越大。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職涯上的舒適圈需要的是有意識地擴大,而不是胡亂嘗試新東西;就像沒有目標的旅行只能叫「流浪」,胡亂的流浪結果會到哪裡,誰也無法確定。同理,如果總是隨意地亂跳產業,在各個行業的最底層間輪換,舒適圈根本不會變大。

因為你沒有積累,換去一個新地方等於從零開始,於是很多人從一個不舒服的地方,換到另一個不舒服的地方,說穿了只是在逼迫自己忍耐而已。好不容易累積了些許經驗,正要開始漸入佳境了,又跳去另一個地方從零開始。結果學了很多等級一的技能,但完全無法整合成什麼具體的必殺技。這樣「跨出舒適圈」的策略,就只是惡整自己了!

當然,我並不是禁止你去嘗試不同產業,因為如果是剛出社會,進了一個不喜歡的行業,覺得該停損去試另一個新的職場,這是人之常情,這並非是錯誤。只是要先釐清,這樣的行為叫「探索人生方向」,跟跨出舒適圈與否沒有關係。

關於舒適圈,我們更建議大家「擴大舒適圈」,意思是從你既有的經驗去增加適應性。好比剛剛提到的煎餃店老闆,如果要擴大舒適圈,絕對不是去開修車廠,或做任何跟原產業毫無關聯也沒有優勢的工作,應該是優先去深化煎餃這條既有的產線。例如研發新口味、製作出口感更好的內餡,或者打磨經營流程,讓煎餃的品質一致,能被傳授到各分店去,甚至是想辦法擴展市場,去世界各地開分店等,做一些可以讓品牌在全國或者全世界發光發熱的事情,才是有意義的。

換言之,舒適圈很好,只是你不要安逸,你要有主軸地擴大它。

所以,以下我有幾個建議,給跟那位提問者有相同困擾的人參考:

回歸初心

不要糾結是否該換工作,而是回歸初心,問自己:「以長期來看,我到底想做什麼?」那位讀者原本的夢想其實是想要當警察。如果回歸初心後,發現自己目標並沒變,那就應該去重考,哪怕是再考個一年或是兩年,也要試著朝目標前進。

如果確定要重考,工作的目的就只是要在過渡期中獲得經濟支持。我若是他,我可能會選擇已經熟悉的餐廳工作。做這份工作不是為體驗人生,也不是要學新技能,只是想要得到穩定收入,負擔備考期間所需的生活費用而已。也因為是暫時性的工作,就以能在短期間獲得最多報酬的工作為主。那為何選餐廳?因為他有經驗,理論上能拿到的報酬應該最高,這也是他手裡維持考試階段生計最好的一張牌。

除非他思考後發現自己對警察工作已經失去興趣,那就應該先去釐清新的人生目標,再來選能符合該領域的工作內容。就像旅行也要有個目的地,不管想去哪裡,都得先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望。絕對不要想說,反正這工作我也沒做過,好像能學點什麼新東西?我願意嘗試就是給自己挑戰,這樣也算跨出舒適圈吧?這種思考法很容易讓你變成在毫無連結的工作上亂跳,而最終變成職涯流浪!

累積能擴大夢想的職能

假設那位讀者覺得警察不再是夢想,卻又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或許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想想原本的工作是否具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或自己能否樂在其中。若覺得餐飲業是個可以發展的選項,或許能進一步去累積餐廳相關的延伸職能,好比本來是做外場的工作,現在可以轉去廚房內場學習、去製作飲料,或者轉作行銷、學習經營管理等等,總之,同一個領域必然還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可能「學不到東西」了。只要有計畫地延伸學習,總是能找到新的技能點。

當然也有可能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餐飲,想要再跨行去其他領域試試看。這時我也建議不要只是隨波逐流,了解自己後再來嘗試會更好。假設他雖然不喜歡餐飲,但支援吧檯煮咖啡時很開心,或許就可以軸轉去咖啡有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只是店員,但後續就應該好好投入研究,除了學習基本的沖煮咖啡技巧外,還要懂得辨別各種咖啡豆的差異與好壞,甚至學會烘豆,這才是在咖啡業界持續發展「擴大舒適圈」的關鍵。

總之,絕對不要只是在不同產業底層不斷轉換工作,然後自我安慰這叫跨出舒適圈。不是的,這只是一直在底層流浪而已。

人生不是碰過就叫學到,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打磨與深化的過程。我們雖然有時間摸索、嘗試各種職涯可能性,但遲早都要選擇在一個地方深耕,從基礎開始逐漸把自己練到最強,才是職涯發展的正確途徑。所以何不盡早開始,回歸初心,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需要什麼技能?然後持續累積、深化,努力擴大舒適圈,人生就能走得自信又穩健。

延伸閱讀:準備過度會讓職場卡關,成功靠試錯與練習——馬斯克也這樣做!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韓國最強『不老女神』62歲被誤認32歲!凍齡神顏網讚:比女兒還漂亮!

Styletc
02

「千萬別完全相信一幅畫」:你看到了畫中的一根菸斗,但畫家卻說那不是菸斗?

三采文化
03

唐綺陽成功狂甩20kg!靠「這運動」逆齡大升級!楊謹華、徐若瑄也瘋練

女人我最大
04

臉色總是蠟黃、鬆弛?你可能是「糖化」了!日常中的5個抗糖化技巧,找回肌膚亮白緊緻感

Styletc
05

別再抱怨了!這4種討人厭同事 其實是讓妳進步的隱形推手

享民頭條
06

不是年紀,是品味!5位「高齡穿搭ICON」盤點,她都在廚房換裝超接地氣~

女人我最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