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明年度國防預算9495億創新高 占GDP 3.32%

NOWNEWS今日新聞

更新於 5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賴清德總統前往宜蘭168艦隊慰勞海軍官兵時,宣布2030年前國防預算要達到GDP 5%的目標。(圖/總統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行政院上個月21日討論通過,2026年中央總預算,歲入編列新台幣2兆8623億元、歲出編列3兆350億元。其中,國防支出創歷史新高,總計高達9495億台幣,相當於311億美元,占台灣GDP 3.32%。不過,未來的國防預算只會增,不會減少,預計2030年前要達到GDP 5%。

首度參酌北約標準 國防預算創新高

國防預算為何要逐年增高?甚至要高達GDP 5%,主要是來自於美國的壓力。美國總統川普曾在第二次競選總統時表示,台灣應把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10%,而美國官員則提過GDP 5%這個數字。這樣的警訊,台灣不敢大意,在今年度的國防總預算上,展現台灣的誠意。

根據行政院115年度「總體國防支出」報告顯示,國防部例行性的預算,包括年度預算歲出編列數5614億元、主管特別預算歲出分配數1868億元、非營業特種基金支出654億元,三大「核心國防支出」共8136億元。

此外,行政院也首度參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標準,將輔導會的「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1064億、海巡署支出295億,共1359億之「衍生性國防支出」一併納入,使115年度新標準下的總體國防支出達9495億元,占GDP預估值28.6兆元(114年8月預測)的比例為3.32%。

未來國防預算不減反增 2030年將達GDP 5%

為展現台灣積極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總統賴清德今年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時,明確表示台灣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未來將投入更多的資源。另外,去宜蘭168艦隊慰勞海軍官兵時,更宣布我國的國防預算在2030年前要達到GDP 5%。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爆後,台灣睽違17年國防預算再度突破GDP佔比3%大關。

▲賴清德總統出席軍人節表揚大會。(圖/記者呂炯昌攝,2025,09.02)

▲賴清德總統宣示國防預算2030年前達GDP佔比3%。(圖/記者呂炯昌攝,2025,09.02)

上個月30日,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來訪,立法院長韓國瑜接見時特別表示,三個政黨雖然在國防外交議題,持有若干不同意見,但是經過一年半的磨合,跨黨派共識已然形成,會全力支持外交國防的工作與深化台美夥伴關係,並支持明年國防預算增至超過佔GDP 3%,未來將努力朝向北約會員國5%的目標。

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表示,台灣這回把國防預算增至GDP 3.32%是「可以暫時交代」,但長遠來看,勢必要持續加碼到5%。「台灣選擇面向美國、抗中保台,滿足川普是不得不為」。

2030年達GDP 5%有可能嗎?學者示警:恐舉債

115年度「核心國防支出」共8136億元,比114年度的6470億元,大幅增加1666億元,增幅高達26%。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揭仲表示,國防支出結構失衡的情形,比往年更嚴重,因為用於武器採購與研發的金額,包括年度軍事投資預算1616億與特別預算的分配數1868億,合計高達3484億;但用於人員訓練、燃料採購與武器裝備維修保養的作業維持預算,使其金額成長趕不上武器採購與研發的幅度。

揭仲解釋,一般而言,武器採購與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最好能維持1比1的比例,以確保所獲得的武器裝備有合格的人員操作、有足夠的燃料來運作,和獲得必要的保養維護。然而,國軍武器採購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之間的比例,近年卻出現失衡徵兆,112年度是1.58比1,113年度高達1.72比1,114年度略降為1.59比1,115年度可能增為新高之1.75比1,失衡情形令人憂慮。

揭仲表示,若總預算無法大幅增加,未來若只增加國防部的預算,一定會對其他的政策支出造成嚴重排擠,比如教育、科技、交通等。若真的要達到GDP 5%,政府恐怕必須大幅舉債才有可能達成。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婦人包水餃…手捲入絞肉機亡 郵差嚇壞:喊掛號沒反應

EBC 東森新聞
02

明年起育嬰留停能以日申請 家庭照顧假一小時也能休

中央通訊社
03

路名含「這2字」涉歧視!監察院出手喊查

NOWNEWS今日新聞
04

竹聯幫弘仁會砸重金租飯店找臨演拍「股票老師見面會」男師痛失6千萬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