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學者解析美前國務院顧問文章 直指「這1內容」言過其實
Newtalk新聞
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近日撰文點出賴清德政府錯誤對美外交政策方針,跟隨著副總統蕭美琴傾向全球主義左翼,讓台灣失去川普政府信任,又點出台灣始終打不進川普及其高級幕僚圈。引發討論。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副教授沈榮欽認為,這篇文章提到台灣對待川普可能犯下的錯誤,值得一讀,但過度強調川普對於理念的執著與台灣政府對美國新右派一無所知,恐怕都言過其實。
惠頓近日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為題,撰文點出賴清德政府只懂得左翼的舊意識形態,未能了解與接近美國正在崛起的新右翼,甚至砸錢請遊說公司拉攏川普政府,但事實上仍離川普很遠,且只會讓川普核心圈更看不慣這種操作
惠頓更點名過去曾擔任駐美代表的副總統蕭美琴,直指蕭美琴在獲准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後。就和同僚們對此事大肆吹噓,彷彿這是一項重大的外交突破,更形容自己的外交模式為戰貓外交,但蕭美琴在美國僅對拜登政府人士的熱情,而疏遠了共和黨人,川普執掌白宮後,台灣對美外交策略由蕭美琴這樣明顯希望拜登連任的來擔綱主軸明顯不合理,她與川普及其高級幕僚之間沒有任何政治或個人聯繫,就像她所在的政治派別一樣,她是一位全球主義左翼女性。 而這也是令川普最反感的一群。
惠頓還指出,此波關稅大幅調升的背景,正與賴清德原計劃過境美國紐約被迫取消的時點重疊。原本賴清德計劃訪問中南美洲,途中過境紐約,但此安排遭川普「親自否決」,導致整體行程取消。儘管川普團隊提供改經達拉斯過境的替代方案,賴清德卻拒絕改道,最終私下取消行程,甚至將無法訪中美與在 8 月 1 日前完成雙邊貿易協議的責任都歸咎於川普。美國政府內部人士指出只要賴清德放棄堅持紐約過境,川普其實原本願意批准其經達拉斯入境。
惠頓撰文提到許多事件內幕,沈榮欽認為,川普前幕僚惠頓為了自己公關公司(DC International Advisory)的生意,當然會批評對手「Ballard Partners 在部分川普圈人士間已不再吃香」,而且台灣對川普關係犯下大錯,所以十分需要他。這是典型的業務寫作方法,換作是我也會這樣寫。不過只要看他的公關公司業績,大概知道和他文中的暗示相反,他並非可以接近川普核心的人物,公司才會業務如此清淡。
雖然如此,沈榮欽也提到,這並不意味他的文章可以忽略,他提到台灣對待川普可能犯下的錯誤,就很值得一讀,我相信其中有些地方值得台灣政府反省。但是他過度強調川普對於理念的執著與台灣政府對美國新右派一無所知,恐怕都言過其實,把美國國內的政治議題和外交議題混為ㄧ談。
沈榮欽表示,美國是多元社會,各種意見的文章都有,也很有參考價值,但是我相信台灣的國安人員不會天真到讀完這篇文章就完全信以為真。很多時候讀者對一篇文章的反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讀者本身的意識形態。
沈榮欽認為,英國前首相強生的說法,更符合自己對川普的理解。他說川普喜歡做交易,台灣可以和他做個交易,「讓他贏」(give him success)。川普需要贏的感覺,這是和川普談判的一個關鍵。
最後,沈榮欽強調,台灣關稅談判仍在繼續,瑞士經驗說明每一時刻都十分重要,台灣仍須步步為營,需要兼聽反省,但不需要失去主見而自亂陣腳。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