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1分鐘被扣薪!他批不合法曝「正確算法」 網嘆:還是要做
藝點新聞Sky編輯整理
許多公司會有「上班遲到或早退」必須扣薪水的規定,但近日一名網友發文質疑,自己曾看到一則貼文,當事人遲到1分鐘結果被扣了1個小時的薪水,這讓原PO覺得相當不合理,直言「大家都不覺得這制度有問題?」貼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
(示意圖/Pixabay)
該名網友日前在Dcard上發文,以「為什麼很多台灣人在做不符合勞基法的工作」為題,表示先前看到1篇貼文,內容提到當事人遲到或早退1分鐘,就被扣了一個小時的薪水,這讓原PO感到不解,認為《勞基法》並未規定遲到1分鐘扣多少,而是要求雇主不得超過員工實際未提供勞務的比例,且需依照員工的時薪或月薪來計算應扣除的工資。
原PO進一步指出,如「遲到1分鐘扣50元」或「遲到未滿1小時以1小時計」等,其實都是不正確的扣薪方式,可能違反《勞基法》。
對此,許多網友看完紛紛留言,表示「你去找老闆講,講了就是資遣,很多公司都這樣,整個台灣都這樣,所以無奈還是要做啊」、「因為勞動部很少查,因為講了就要換公司」、「我是資方,但我是大力支持編預算提升勞檢員待遇跟人數的」、「因為台灣符合勞基法的公司太少,一堆給你責任制的,不給報加班」、「生活所迫啊,被壓榨還是要賺錢,不然哪來錢繳房租水電跟吃飯」。
根據104人力銀行上的專欄,蘇宏文律師曾指出,原則上雇主不得任意扣留員工薪資,但勞工遲到未依正常工時履行勞務,雇主是可以「不發給」這段遲到時間的工資,但計算方式有規定,若是月薪制勞工,為「月薪÷30日÷8小時÷60分鐘×當月實際遲到分鐘=當月應扣工資」;若是時薪制勞工,為「時薪÷60分鐘×當月實際遲到分鐘=當月應扣工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