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晚景淒涼!88歲前工程師淪「下流老人」打工維生 嘆:腳痠心也酸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美國一位88歲的退休工程師因為妻子龐大醫療費,必須靠打工賺取微薄收入補貼生活。(示意圖/翻攝pixabay)

高齡化時代來臨,許多長者本應安享晚年,卻因龐大的財務壓力,被迫回到職場打工維持生計。在美國,這個「老年貧窮」的議題正日益嚴重。更令人心酸的是,即使是過去曾年薪百萬的白領階級,如今也因體力與腦力退化,只能從事薪資微薄的藍領工作,過著與昔日生活天壤之別的晚年。

從年薪百萬到時薪不到千元:工程師的無奈餘生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一位88歲的退休工程師法西(John Fahy),便是這個社會縮影下的真實寫照。他曾有著高薪的職業生涯,但如今,卻在一家家庭用品零售商的客服部門輪班,每天必須站立數小時,時薪僅約23美元(約新台幣697元),遠低於他過去的工程師收入。他坦言:「如果沒有額外收入,我就無法維持生計。」

法西表示,幾年前妻子生病,龐大的醫療開銷對他們的積蓄造成巨大打擊。儘管去年妻子已過世,他仍須持續工作。對他而言,這份工作不僅是為了生存,也是一種精神寄託。他透露:「工作讓我活下去,因為可以與人接觸,我不認為有退休的時候。」他唯一的願望,是能親眼看到孫女順利大學畢業。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也步入高齡化社會。(示意圖)

經濟壓力成主因:上百名高齡長者的悲歌

《商業內幕》採訪了超過140名80歲以上的在職長者,多數人都表示,他們是迫於經濟壓力才持續工作。報導指出,雖然許多長者的時薪超過美國聯邦最低工資的7.25美元(約新台幣220元),但自2009年以來,聯邦最低工資就未曾調漲,而同期的通貨膨脹率卻已上升超過50%。這使得他們的實質購買力大幅縮水,迫使他們必須工作來維持溫飽。

這些高齡長者中,許多人職業生涯初期曾是白領或高薪藍領,但隨著年齡增長與健康問題,他們不得不接受較低的薪水。儘管如此,他們普遍抱持著「有工作總比沒有好」的觀念,選擇在社會邊緣中尋求一絲尊嚴。

另一位89歲的希爾德布蘭德(Hildebrand)的故事也令人唏噓。他因30年前的離婚而失去所有資產,目前正努力彌補經濟缺口。他每週工作3天,每天送貨9小時,但月薪卻只相當於他1970年代一週的收入。他平靜地說:「人生總是波折重重,雖然還能工作心存感激,但已經沒精力像以前那樣享受高端生活方式了。」

這些案例揭示出,在看似富裕的社會表象下,許多長者的生活正飽受困頓。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掙扎,更是當代社會在面對高齡化挑戰時,一個不容忽視的集體悲歌。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22年優勢全沒了!韓媒:韓國人均GDP「最快今年被台灣超車」

三立新聞網
02

台灣2波退休大潮 少掉667萬工作人口

自由電子報
03

哈士奇上錯車! 警一看又是「Money」

ETtoday新聞雲
04

上市櫃陸續除息 錢潮一波波 台股迎1,700億活水

經濟日報
05

蘋果供應鏈這兩家PCB廠擴大資本支出 還有更長遠規劃

anue鉅亨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