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美能源部長稱所謂核試爆其實是「非臨界爆炸」 賣不賣烏戰斧川普說法又變了

風傳媒

更新於 11月03日09:37 • 發布於 11月03日09:37 • 風傳媒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是否提供烏克蘭戰斧飛彈又有新說法。(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1月2日對出售長程「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給予烏克蘭的計畫展現出冷淡態度。他向隨行記者表示,目前不考慮達成一項允許烏克蘭取得此類飛彈以對抗俄羅斯的協議,主要考量是不希望導致戰爭升級。

在從佛羅里達州棕櫚灘飛往華盛頓特區的「空軍一號」上,當記者詢問是否考慮達成出售飛彈的協議時,川普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不,其實沒有。」不過,他隨後補充說,他仍有可能改變主意。

戰斧飛彈軍售案暫緩

該項出售長程飛彈予北約國家、再由這些國家轉交給烏克蘭的提議,曾是川普與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在10月22日白宮會面時討論的議題。呂特在10月31日對此表示,相關議題仍在審查中,最終決定權在於美國。

「戰斧」巡弋飛彈的射程可達2500公里(約1550英里),若交付烏克蘭,將具備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能力,包括俄國首都莫斯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曾公開要求獲得這些飛彈,但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已對任何向烏方提供「戰斧」的行為發出嚴厲警告。

核武測試計畫釐清:聚焦非核爆炸

在國防政策的另一焦點上,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萊特(Chris Wright)同日出面闡明,川普下令對美國核武系統進行的新測試,將不會涉及核爆炸。

這是川普政府自上週總統在社群媒體上宣稱已「指示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開始在平等基礎上測試我們的核武」以來,首次提供明確說明。「我認為我們現在談的測試是系統測試。」萊特表示,「這些不是核爆炸。我們稱之為非臨界爆炸(non-critical explosions)。」

萊特所屬的機構負責執行這些測試,並補充說明,計劃中的測試將涉及「核武的其他所有部件,以確保它們能提供適當的幾何結構,並為核爆炸做好準備。」這意味著測試重點在於武器系統的可靠性與準備狀態,而非引發核子連鎖反應。

川普發言引發核試爭議

川普的核測試意圖引發了一場短暫的混亂。此前,他在前往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關鍵會談前幾分鐘,於「Truth Social」平台上發文,暗示他準備廢除美國數十年來禁止國家核武測試的禁令。

隨後在返回華府的途中及數日後,川普對於他的言論究竟是指恢復地下核爆測試(本世紀僅北韓進行過),或是僅呼籲測試能運載核武的常規美國系統,始終語焉不詳,維持含糊態度。

美國軍方目前仍定期測試能運載核彈頭的飛彈系統,但自1992年以來從未引爆核武。雖然美國已簽署但尚未批准《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CTBT),但該條約自通過以來已獲得全球所有擁有核武國家的普遍遵守,北韓為唯一例外。

俄羅斯:美國若搞我們就跟進

川普宣布核測試計畫的時間點,恰逢俄羅斯此前宣稱測試新型原子動力且具核武能力的無人潛航器,以及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之後。

俄羅斯在回應川普的測試言論時強調,俄方自身並未測試核武,且遵守全球核試禁令。然而,克里姆林宮同時警告,若美國恢復核爆炸測試,俄羅斯也將跟進,屆時可能導致冷戰時期的軍備緊張局勢再度升溫。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評俄羅斯射程8700英里「暴風海燕」飛彈 川普:我們不需要跑8000英里遠,最強核子潛艇就在他家門口

‧普京宣稱完成新核武 核動力巡弋導彈「暴風海燕」1.4萬公里航程壟罩全美都會區
(推薦閱讀)一切都因戰斧飛彈 俄羅斯戰狼社群媒體「這樣」威脅美國

‧芬蘭總理主張美國應允許烏克蘭使用戰斧飛彈襲俄:普京「只相信力量」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獨家/被告名單驚見「熟面孔」!知名模特經紀曝與太子集團擦身而過:差點被騙去柬埔寨

鏡報
02

健身族都被騙了!這款「美國牌」乳清蛋白是中國貨 業者逾期改標撈百萬

太報
03

賴清德令不要綠電、重啟核三?總統府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
04

離婚仍帶妻出遊慶生! 租特斯拉南下 高速衝撞釀1死7傷

TVBS
05

「馬習會」10周年 馬英九:期許鄭麗文恢復國共對話

自由電子報
06

國3驚悚追撞2人死亡 小貨車駕駛彈出掛車頭全身血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