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爭議大! 產業工會怒了:台鐵員工拒絕讓利
即時中心/高睿鴻、李美妍報導
據交通部統計,平日往返台北、宜蘭的旅客人數超過10萬、週末更可逼近30萬,運輸壓力不容小覷;為此,交通部有意執行「高鐵延伸宜蘭」計畫,並將於8月20日送環境部審議。但此舉頻頻引發爭論,台鐵產業工會與公民團體成員,今(18)天對此聚眾抗議、並提出兩訴求:第一,台鐵員工拒絕讓利,交通部與台鐵有責爭取「北宜直鐵」方案,履行台鐵公司化目標;第二,應說明北宜高鐵衝擊台鐵營收的狀況。
台鐵產業工會說明,北宜高鐵案將在8月20日送環境部召開大會,核定過後,將嚴重衝擊台鐵東部幹線營收。工會續指,依據7月22日台鐵公司評估,每年將短收近8億;若包含「未採納北宜直鐵方案」的損失,台鐵預計將於30年損失高達580億。
工會批評,縱使宜蘭在地公民團體、「公民幫推」聯盟、以及「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多次訴求,交通部卻仍只對外召開3場公聽會,就執意推動花費3500多億稅金的北宜高鐵;卻放棄同樣能改善交通、但只需花費3分之1的「北宜直鐵」方案,更是自毀當時「台鐵公司化改革」的規劃。
工會直言道,「北宜高鐵」將直接衝擊台鐵1萬5000多名員工的待遇,然而,公司卻連任何說明也沒有;工會更稱,許多矇在鼓裡的員工,都是看新聞才知道,公司竟準備讓利580億,斷送台鐵在東部幹線的發展空間。「更難以理解的是,作為唯一股東的交通部,居然違背當年公司化規劃,反而讓台鐵在公司化後的經營更加嚴峻!」,公會批評說。
為此,台鐵產業工會、公民團體,今日前往交通部前召開記者會,希望交通部即刻停止「高鐵延伸宜蘭案」環評程序,並強調「拒絕黑箱讓利」。
產業工會常務理事吳世昭憤怒地表示,台鐵公司化時,時任院長蘇昌昌、部長王國材對外宣稱,台鐵公司若賺錢,員工年終可分紅40個月;但公司化後,董事長杜微卻對台鐵薪資屈居國營事業末段班「視而不見」,當初不斷對員工宣傳公司化的大餅,結果最終調薪的只有董事長、總經理。「台鐵員工堅守崗位、戮力工作,得到的只是謊言」,吳世昭說。
他進一步表示,公司化後,交通部完成運營責任切割,搖身一變成為股東;一面對經營處處干涉,一面又對經營不善的部份處處切割。吳世昭繼續質疑說,既沒有支持票價調漲、面對電價成本上漲,也沒協助取得優惠電價。沒想到,如今面對北宜高鐵,竟又再次要求台鐵讓利,「讓我們這些老員工難以接受」;他更痛批說,每年短收8億、30年預計虧損580億,這是股東該做出的決定嗎?董事長鄭光遠真的會同意,如此自毀台鐵前程的決定嗎?
台鐵產業工會理事林佳瑾則表示,自己作為首批從業人員,看到今年交通部對台鐵考核甲等,新聞上寫「員工有望拿到最高4.4個月年終獎金」,看起來表現很好;但北宜高鐵即將核定的新聞,實際上才是讓大家感到非常錯愕、憤怒。他強調,員工都是看新聞才知道進度,公司卻對未來將短收數億,完全沒說明;如何因應,也一樣沒有說明。
林佳瑾直言說,從業人員的年終績效好壞,無疑與公司盈餘高度相關;台鐵員工能否進行人力補充、待遇提升,同樣得看公司盈餘狀況。「我們看到的是,公司跟員工斤斤計較水電費、加班費,不惜犧牲服務品質、讓員工負擔更重,連基本的公司保全,都因經費不足而不聘;只會一再告訴我們,有賺錢就會提升待遇,但卻沒拿出相同的態度,極力向交通部爭取。最後,只會落得人財兩空的結果,但員工不應該連帶受累!」,他憤怒地說。
他繼續質問道,明明已經有北宜直鐵方案,也能省下2000多億、用於改革台鐵整體營運,整體效益也將讓全國受益,為何非得執著於花費更高的北宜高鐵?
「公民幫推」顧問林旺根則指出,高鐵延伸宜蘭計畫,雖耗資高達4000億,卻僅設1站,對提升運輸效益的幫助極為有限。他更表示,高鐵對國道五號的運量移轉與紓解,效果僅不到5%;反而大量分食台鐵東線宜蘭至南港間的運量,造成北宜鐵路運輸功能嚴重弱化,形成高鐵、台鐵雙輸局面。
林旺根強調,僅設1站的規劃,不僅無法滿足宜蘭縣民的交通需求,反而迫使所有旅客集中到單一高鐵站轉乘;因此,無論是依賴汽機車、計程車,還是改用公車或鐵路接駁,都將對周邊道路和既有轉運系統,造成壓力與衝擊。就連多年來逐步建立的5大轉運站體系,也可能因運量被迫分散,結果失去原有效能。
他進一步指出,政府捨棄爭取近20年的「直鐵」方案,改以高鐵取代,已嚴重偏離宜蘭的國土規劃願景。林旺根認為,高鐵延伸將徵收大量優良農田與建物,對沿線農業生產及鄉村生活環境,將帶來重大衝擊;而集中發展單一車站特區的模式,也與宜蘭歷任縣長推動的「各鄉鎮均衡發展」藍圖背道而馳。
「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則表示,高鐵延伸宜蘭的車站特定區規劃,已嚴重背離全國國土計畫、以及宜蘭縣國土空間秩序的發展原則。他指出,宜蘭縣國土計畫強調,以環境敏感為導向的土地功能分區,並遵循集約發展、優先利用既有都市計畫地區,以及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等核心精神。然而,高鐵宜蘭站特定區規劃,卻未依循上述指引,反而脫離城鄉發展的優先順序與定位。
康芳銘更提到,鐵道局雖將高鐵宜蘭站定位為「環島鐵道系統的東部轉運中心」,強調可促成環島1日生活圈;但依據環評報告運輸需求預測,平日與假日的高鐵旅次量,均以「雙北都會區往返宜蘭」為主,假日比例更高達8成以上,明顯屬於短程旅運特性,與其他百公里內路段相似。由此觀之,高鐵並非主要運具,高鐵宜蘭站能否肩負「東部轉運中心」的角色,值得質疑。
他並指出,宜蘭的觀光旅遊模式,其實以節點分散與自駕為主,自駕1日遊比率超過7成;即便高鐵能快速將旅客送至壯圍,若缺乏完善接駁、共享運具及網狀交通配套,仍將難以滿足假日家族旅遊的需求。所以康芳銘強調,單點集中開發高鐵站區,不僅增加周邊交通負擔與碳排放,也不利旅遊環境品質。
所以他表示,宜蘭應優先透過台鐵系統改善,建立多層次站點服務、與轉運接駁系統,讓既有鄉鎮車站,成為地區生活圈交通樞紐;促進住宿消費與地區均衡發展,才能真正符合低碳、永續的交通與觀光目標。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