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叫停危機下輝達雙策略突圍陸AI市場!專家:B30A性能碾壓國產晶片 RTX6000D守基本盤
輝達 (NVDA-US) H20 晶片近日再掀波瀾,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指出,輝達已向三星與富士康等關鍵供應商下達指令暫停所有與 H20 晶片相關的生產活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周五 (22 日) 回應稱已備好大量 H20 晶片等待中國客戶下單,未來仍可繼續採購,且強調 H20 不涉及國安問題,能在中國銷售「非常令人感謝」,雙方保持溝通。
H20 晶片命運坎坷。它誕生於 2023 年 10 月美國商務部升級出口管制,輝達為保住中國市場,基於 H100 的 Hopper 架構設計出 H20、L20 和 L2 三款「降規版」晶片,H20 性能最強,記憶體系統亮點突出,配備 96GB 的 HBM3 高頻寬內存,頻寬高達每秒 4 TB,也繼承 NVLink 互聯技術,但核心運算能力弱點明顯,綜合算力僅 H100 的 20% 左右。
H20 原定於 2023 年底發布,卻因伺服器製造商整合技術挑戰而推遲。今年 4 月,美國政府突然禁止輝達對中國銷售 H20 晶片,輝達承擔 45 億至 55 億美元巨額費用,黃仁勳稱潛在營收損失達 150 億美元。
到了上月,美國政府解禁,但要求輝達跟超微上繳 15% 收入,輝達追加 30 萬片 H20 訂單,但中國國家網信辦上月底約談輝達,指出 H20 恐有安全漏洞,黃仁勳雖否認,但風波未平。
專注於 AI 產業的中國媒體《智百道》報導指出,H20 的命運清楚地映射出美國對中國科技政策內部的深刻矛盾與搖擺。這種政策上的「精神分裂」為輝達製造一個無法預測的商業環境,使輝達任何長遠策略都變得岌岌可危,也注定了 H20 從誕生之日起就命運多舛。
面對 H20 在中國市場的退敗,輝達並未選擇放棄,這家晶片巨頭已經迅速調整策略,將賭注押於自家最新、最強大的 Blackwell 架構上,試圖透過推出新一代的中國特供晶片 B30A,重新奪回市場主動權。
B30A 的戰略思路與 H20 截然不同。若說 H20 的設計理念是「剛好合規」,也就是在性能上小心翼翼地規避美國的管制紅線,那麼 B30A 的理念則是「性能碾壓」。
根據《路透社》報導,B30A 將採用單晶片設計,性能大約是 Blackwell 旗艦雙晶片型號 B300 的一半。儘管性能減半,但得益於 Blackwell 架構的世代飛躍,B30A 的理論性能依然驚人。《Tom's Hardware》也分析指出,一台效能削減 50% 的 Blackwell 晶片,算力仍可達 H20 的六倍以上。
《智百道》認為,輝達的算盤打得很清楚,透過提供一款在性能上與國產晶片拉開差距的產品,來製造一種讓中國客戶「無法拒絕」的誘惑。這種巨大的技術代差,恐產生足夠強大的商業吸引力,迫使中國科技巨頭們重新評估背後產生的成本與效益。
目前,輝達已就 B30A 出口許可問題與白宮展開對話,打算最早在下月向中國客戶提供測試樣品。
除 B30A 外,輝達也準備了另一款更為穩健的產品 RTX6000D,同樣是一款基於 Blackwell 架構的中國特供晶片,但其定位更低,主要面向 AI 推理等對算力要求相對較低、但市場規模同樣巨大的應用場景。
RTX6000D 在設計上極力規避風險。它採用傳統的 GDDR 記憶體,而非昂貴且敏感的 HBM,其記憶體頻寬等關鍵參數被精確地控制在美國管制門檻之下,以確保其合規性。這款晶片的定價將低於 H20,旨在透過更低的價格和明確的合規性,穩固輝達在非戰略敏感領域的市佔率,並持續讓中國廣大的開發者群體留在其軟體生態系統內。
《智百道》指出,B30A 和 RTX6000D 的組合標誌著輝達對中國策略的重要升級,從過去 H20 試圖「一招鮮吃遍天」的單一高端策略,演變為更精細的雙軌策略。
目前,中國市場已分化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一個是由政府主導、追求自主可控的高端訓練市場,另一個是更受商業邏輯驅動、對價格和生態更敏感的推理及中低端市場。B30A 是為前者準備的一場豪賭,試圖用絕對的技術優勢撬動壓力壁壘,而 RTX6000D 則是為後者準備的保險,旨在守住基本盤。
這種策略的轉變體現了輝達在經歷 H20 教訓後,對中國市場的理解變得更加現實和審慎,承認自己已無法像過去那樣全面主導中國市場,只能在夾縫中尋找差異化的生存空間。
如今的中國 AI 晶片市場,已不再是那個由外國巨頭獨霸的領域,而是一個由國家意志、本土巨頭和市場力量共同塑造的、充滿競爭與博弈的新戰場。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已從一個無可爭議的「規則制定者」,轉變為一個必須遵循市場選擇的「規則適應者」。
對輝達來說,那個可以靠著技術優勢暢行無阻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全球範圍內,輝達或許仍是 AI 領域的王者,但在中國,輝達的版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