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 Landing Program率10台灣新創舉辦矽谷Demo Day,展現培訓及鏈結國際成果
由經濟部技術司2025 TREE計劃率領的10家台灣新創公司,在美國矽谷舉辦成果展示活動「Taiwan Demo Day」。
這次「Taiwan Demo Day」是Tree Landing Program於史丹佛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2大名校的落地培訓3個月後,由參與的10家台灣新創於美西當地時間7月24日展示其國際化成果。
「Taiwan Demo Day」吸引眾多舊金山灣區重要人士參與,包括駐舊金山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組長陳愛蘭、UC Berkeley SkyDeck總經理陳世樸(Sibyl Chen)、史丹佛大學AI實驗室主任Chris Manning、AI產業先驅Jerry Kaplan、創投合夥人暨深科技創業者Michelle Kiang等人到場交流並舉辦座談,顯示台灣新創團隊在矽谷的能見度與可看性正不斷提高。
培訓加乘台灣新創的專業優勢:用價值來思考定價,具體落地加速合作
此次參與培訓的10家台灣團隊涵蓋AI、醫療、通訊等領域,包括譜慧科技、赫侖、立博光電、繁晶科技、奎景運算、器官纖維化、醫守科技、介觀生醫、覓食顧問及宇見智能(MetAI)。其中,宇見智能因具備AI與數位孿生技術協助半導體廠建廠,已吸引AI晶片巨頭Nvidia的投資,並正積極佈局美國半導體、倉儲和資料中心市場;醫守科技目前已在美國設立公司,透過本次計劃希望更完善針對美國市場的商業模式;介觀生醫也在這次的輔導之下,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申請通過美國FDA。
延伸閱讀:NVIDIA、廣運都投資!AI數位孿生新創MetAI完成1.3億元募資
譜慧科技的創辦人游家鑫提到,最大的收穫是導師提醒團隊應從客戶價值(Value-based Pricing)出發定價,而非僅以成本為基準。這個觀念的轉變,將深刻影響團隊未來的產品策略。
此外,奎景運算共同創辦人王凡熙也表示,史丹佛的培訓中「VC Ready」的概念也帶給他相當大的啟發,也就是說當團隊在各方面都準備好時,就不用花很多心力去說服投資人,投資人自然會覺得你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他也進一步提到「具體落地」對新創帶來的好處,奎景運算曾經在2023年與一家大型企業透過遠端會議洽談,但礙於遠端溝通上的落差而未能促成合作,這次在美國重新與該企業連結上,釐清了當時溝通上的落差,因此很快地便促成MOU的簽訂,「可以直接在一個國際市場的環境裡,對台灣新創的幫助非常大。」王凡熙表示。
政策與市場變動下,更應該運用矽谷資源打開國際鏈結
雖然美國政府政策如製造業回流與移民限制曾引起新創界的關注,但透過「Tree Landing Program」的積極推動,不僅著重產品開發,更涵蓋市場評估、原型製作及客戶深度訪談。每支團隊均配有至少5位資深業界導師(mentor),協助建立美國當地商業網絡。台灣正逐步從全球AI晶片製造中心轉型為具備高附加價值的科技創新輸出國,帶動台美新創合作進入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階段。
駐舊金山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組長陳愛蘭表示,矽谷作為全球創業的核心,資金與技術資源首屈一指,台灣新創在此能接軌國際市場,連接不同的經驗與資源。陳世樸指出,近年來接觸近70家台灣新創,每年團隊品質皆明顯提升,期望未來進一步深化與台灣的合作。
延伸閱讀
每週往返清大與工研院,2位學生喊出夢想:要成為「量子晶片界」的台積電
從UC Berkeley到MIT,美國頂尖大學加速器與創投基金是如何運作的?
產品做太好也可能流失客戶?AVA天使投資方俊傑給SaaS新創的10大提醒
「大家會推薦我的產品給別人嗎?」創業家面對產品成長的3個自我拷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