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檢警威脅「抗傳即拘」取民眾個資 刑事局揭詐團起手式
【記者江孟謙/台北報導】南部1名許姓女子日前接獲「苗栗府前郵局經理」來電,稱她的證件被委託拿去辦理開戶,許女表示並未指示,接著就被轉介「轄區警方」報案,在視訊對話過程中,許女發覺有異,尋求律師協助,才得知是詐騙圈套,儘管無財物損失,但雙證件的個資已在視訊過程中被詐團人員取得。
據了解,許多被安排與詐團假扮的警方進行線上視訊製作筆錄,過程中,詐騙集團要求許女手持身分證與健保卡進行身分核對,並詢問許女傳真電話,接續以傳真、LINE傳送刑事拘票予許女,並稱「抗傳即拘」;許女起初慌張不知所措,然而仔細查看該刑事拘票發現上面的機關印信與機關全銜不同,所以將拘票資訊轉給律師聯繫法院查證,證實全為詐騙集團精心設局。
熱門新聞:
騙統計數據顯示,打詐儀錶板詐騙財損金額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受理3194件,財損45億)、假交友結合投資詐財(受理1234件,財損14億)、假檢警詐騙(受理618件,財損12億),然而若以平均每案財損金額來看,第1名則為假檢警詐騙,因此民眾陷入此假檢警的詐騙手法時,很容易遭騙光所有身家。
刑事警察局指出,傳票、拘票等強制處分司法文書交由執法人員、司法警察執行送達或拘提逮捕,絕不會用傳真或LINE傳給民眾。從本案例的假拘票中發現,拘票格式及內容均有錯誤,且在詐騙過程中,詐團人員假冒機關身分佯稱他人持用雙證件企圖開戶、是否有委託授權、轉接警方查證、安排線上視訊製作筆錄、以傳真或LINE傳送傳票或拘票、抗傳即拘、偵查不公開…等程序或話術,均是詐騙的套路及起手式。
警方呼籲,民眾接獲這些徵候的電話時,即使可疑來電能說出個人資訊,也應切莫慌張,冷靜想想,先掛斷來電,再直接撥打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或110求證及諮詢。民眾平時亦可上網連結165打詐儀錶板了解詐騙案件的現況及案例,對生活中發生的異常狀況時提高警覺,仔細查證,如此才能遠離詐騙,保障自身財產的安全。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