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有意到英國留學嗎?聽聽「現役留學生」的故事

換日線

更新於 06月05日10:13 • 發布於 05月21日11:26 • 張育誠
有意到英國留學嗎?聽聽「現役留學生」的故事

上圖 Photo Credit:和雅、楷勳、Amelia、Simon、Elly、雅媛、士涵 提供

「留學是一件看似光鮮,實則非常辛苦的事!」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很多人也都會分享留學時所遇到的種種挑戰,例如心理健康、交際困境、課業壓力等。但我總認為每個人留學時的背景、個性不同,專攻的科系、面對壓力的反應等等也不盡相同。所以往往很難一概而論。

更重要的是,不同年代的留學生,更可能會遇到不一樣的挑戰、機遇與困境。

因此,如今已經在英國成家立業、堪稱「留英老鳥」的我,格外好奇現在留學生們的留學生活樣貌與心境,也想了解大家在當地最真切感受到的挑戰。

以下,我訪問了 7 位來自臺灣的「現役留學生」,並紀錄下他們在英國留學的生活,聽聽他們的故事與對今日英國的觀察,希望對有意到英國留學的人們能有所幫助與啟發。

和雅:真正「全方位」的緊湊節奏,是主要焦慮來源

「倫敦公車時不時就因施工繞道,或因抗議活動取消路程開到一半停駛,超不方便的!」和雅一和我聊起對英倫過去「想像」與如今「現實」的差異時,馬上說出這個讓不少倫敦在地人也深有共鳴的現象。

和雅是 2024 年來到倫敦攻讀財金碩士的應屆留學生。尚未來到英國前,她便常聽到前輩們諄諄教誨在財金領域「社交」的重要性,以及要趁著剛入學時,便積極開始丟履歷、找實習籌備畢業後的出路。與此同時,課業當然也需要兼顧、不容馬虎。

將此銘記在心的和雅來到英國後,因此積極參加迎新、聖誕節等社交派對,但卻時常感到不知所措: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該跟誰聊天、該怎麼去跟陌生人自介、還是該早點離場。

求職方面,看著同學們紛紛開始找實習,和雅雖然也想跟進,但又不知如何開始,究竟履歷何謂完善?如何爭取實習?有哪些管道?⋯⋯都必須靠自己慢慢摸索。

加上還在適應新生活的和雅,除了她讀的學程考試特別多以外,還要學習如何自理生活、下廚等,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甚至即使每天只睡 5 小時、僅吃一頓飯節省時間,每日生活仍然覺得匆忙焦慮。

直到和雅慢慢自我調適、有所取捨,學會將時間留給自己認為最迫切需要的事項後,她才開始漸漸能夠真正活在當下,享受留英的生活。

楷勳:不自覺對自己「靈魂拷問」,是留學時的心魔

「倫敦老舊地鐵行駛的時候,噪音常讓人無法忍受,即使戴了降噪耳機、還是讓我很不舒服。」在臺灣製藥產業擁有多年工作經驗、30 歲後才決定來英國留學的楷勳,在回答我對每位受訪者開場的「英倫現實缺點題」時這樣笑著說。

可能由於科系產業與工作資歷的不同,楷勳並沒有在一入學時就深感課業、社交及找實習與準備求職的多重壓力;但更多的是來自自己心理的負擔 ──楷勳坦言,儘管當初已下定決心赴英進修,但真正來到當地後,卻仍難免會對自己不斷「靈魂拷問」,質疑選擇放棄原本臺灣穩定職涯的正確性。

不過另一方面,楷勳也觀察到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同學們,相較於應屆畢業就出國留學的人,在相對已有一些社會歷鍊和業界知識的情況下,通常比較清楚自己留學的目的、想要加強的領域、以及適合參與的活動,在銜接英國課程上通常也會比較順遂。他表示,留學絕非僅適合青春無敵、可以揮霍的年輕人,累積一些人生及產業知識後再留學的人,會有著不一樣的優勢。

另外,長期踏出國門後,楷勳也感慨臺灣由於國際政治因素、無法參與許多國際組織,世界許多最新趨勢與第一手知識,也無法輕易地在臺灣取得。因此他在留英期間,也格外珍惜這個走出臺灣、好好看看廣大的世界的機會。

Amelia:養成「為自己做決定」的教育體制

「被戲稱為美食沙漠的英國其實有著不少高檔美食,不過身為口袋不夠深的窮學生,只能靠自己離家在外練就的一身手藝,來滿足自己的亞洲胃!但隨著時間不斷被課業擠壓,最終形態的大鍋燉又把我打回到了沙漠裡。」

現在於英國大學部就讀的 Amelia,先前在加拿大的小鎮讀高中。已有旅外經驗的她,在轉換到英國求學時因此沒有感到太大的衝擊,唯獨自覺在生活中少了些同好。也因此 Amelia 正積極地參與學校的臺灣社團,以認識更多朋友。

Amelia 觀察到,由於加拿大和英國的學制比較相似,如會在學生高中期間便鼓勵並慢慢引導他們思索未來大學想唸的科系,並讓大家及早接觸科系學程,養成大家獨立思考、為自己未來做選擇的習慣,因此在面對英國「並不會給予學生太多指示」(不少臺灣留學生則會稱為「放牛吃草」)的教育模式,Amelia 還算是適應。

對她來說,早早學會「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是這段持續中的留學生涯最大收穫之一。

Simon:難度超高的「新手村」,需要攻略傳承

Simon:「英國銀行帳號超級難開,物價也驚人的高,當初到英國第一個月帶的現金差點不夠,還好後來開戶成功趕緊匯錢到英國帳戶!」

第一次接觸英國教育制度的 Simon,和 Amelia 的經驗恰恰相反:面對重視自主學習、提供讀本要學生自我申論並批判的英國碩士學程,Simon 經常感到無所適從。沒寫過英文 Essay 的他面對學校眾多大小論文要求、更是不知從何下手,只能靠自己摸索與積極報名參加學校寫作教學課程,才慢慢培養出這些技能。

同一時間,許多生活中的雜事,如設立銀行帳號、申請 National Insurance、註冊 GP、辦理學生交通卡等,在人生地不熟、並且沒人教導或詢問的情況下,著實花費了不少時間。

也因此,現在 Simon 終於陸續克服種種難題後,深感「經驗傳承」的重要,於是致力將他的英國留學攻略,分享給更多的旅英臺灣人。

Elly:「積極」也是需要方法與鼓勵的

「倫敦 11 月開始變得又濕又冷又很早天黑,天氣差真的會讓人感到有點憂鬱。12 月充滿著聖誕氣氛好多了,但 1 月份又更冷、於是更讓人心情低落了⋯⋯。」

唸藥學系的 Elly,在課堂上與 Simon 有一樣的感觸,習慣臺灣教育體制「背頌」藥學知識的 她,面對需要自己思考申論的課題時,格外花了一段時間適應。再加上一整天上課下來,以非母語的英文聽課吸收知識,遠比想像中還要更耗費腦力。因此,原本期望自己能好好在課後參與很多活動與社團的她,到後來只想盡快回到宿舍恢復精力。

至於收穫面,Elly 印象最深的是歐美同學的「積極程度」:同學們往往很踊躍將想法分享給彼此、一起討論,藉此完善自己的研究與想法。甚至在一堂沒有打分數、報告也不會加分,只是讓同學自由分享自己研究的課程中,最後卻幾乎全部同學都上了臺。Elly 於是也受到鼓舞跟進,而後她深深感受到分享、上臺、有邏輯地敘述出自己的研究、和大家討論等,這些並非單向吸收知識的互動式分享,為自己帶來顯著的進步與成果。她表示,「能勇敢地在校園這個還算安全友善的環境多嘗試、多挑戰,想必一定會有更豐富的收穫與心得!」

雅媛:好好「輸出」自己的想法,原來並不容易

「有一次我搭火車要去 Sheffield,搭上第一段火車後突然收到第二段火車因為鐵道上有樹倒蹋停駛的通知,當時還下大雪站在外面等車,處理退費也非常麻煩!」問起來到英國後最不適應的一點,雅媛和前面許多受訪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看來英國的「公共交通」真的有很多改善空間。

在臺灣習慣了從「聽課」中相對被動獲取知識的雅媛,來到英國留學後卻發現,絕大多數的講師講課後,都伴隨著 seminar 的討論環節,她很意外歐美的同學們卻都早已很習慣這種形式的討論,並能從許多不同角度來探討同一個問題。

反觀自己除了母語隔閡外,過去更比較少這樣的機會練習,造成她也深受許多留學生早期都會面臨的「有口難言」壓力所困。雅媛希望自己能盡快適應,並學習如何更有條理地輸出自己的想法。

生活方面,和其他同學一樣,雅媛並不習慣倫敦寒冷的冬天,也因被英國的高物價嚇到而開始學習烹飪。不過令她比較欣慰的一點,是晚上的倫敦並不如長輩們說的危險,獨自走在夜路上並沒有感到不安全,偶爾也能愉快享受倫敦豐富多彩的夜生活調劑身心。(筆者補述:不過在這裡也要提醒讀者們,若來到倫敦,晚上還是最好避開某幾個常發生竊盜、搶劫或有幫派份子出沒的區域,除此之外個人也覺得大體上倫敦晚上還是蠻安全的)

士涵:外文系畢業,也無法保證溝通無礙

「在臺灣不煮飯的我,剛來英國時最不習慣的是每天花時間挑食材下廚,但後來慢慢喜歡上這段自我獨處與療癒的過程,也認識了許多食材、學會如何烹煮並更珍惜食物。」

在臺灣擁有外文學位的士涵,來到英國前一直對自己的英文蠻有自信的,但在開學後一次系上舉辦的「酒吧破冰見面會」後,卻嚴重打擊了她的信心:在人多吵雜的酒吧裡,和英國及美國母語人士對話時,自己居然很多時候都不甚了解對方到底在聊些什麼。

很長一段時間對此無法釋懷的士涵,最終還是調適了自己的心態,直面自己不是母語人士、也與當地流行文化和話題有著距離的事實。如此一來,她反而發現了自己的盲點,並努力融入當地,後來在英文應用上反而進步更快、也日漸強化了信心。其實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勇敢地承認自己哪裡不足,接著儘量去學習自己不懂的部分就好。」

另外,旅外生活必然面對的孤獨及交友問題,士涵也深有所感。於是她推著自己向前,多去參加各類活動認識新朋友,畢竟每到旅遊、過節、討論作業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身邊有個伙伴,多少能讓心靈多點溫暖。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留學的心酸血淚誰知道? 7 位「現役英國留學生」老實說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英國海外人才政策走回頭路?台灣學生有感:「若無畢業生簽證,寧可去歐陸留學」
●留學英國「畢業即回台」?如何在當地找到好工作?──9 位臺灣旅英新世代現身說法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