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台北101粵菜餐廳「捌伍添第 85TD」本季新菜!「龍皇花膠魚翅水晶粿」、「芋香燉鮮奶」必點品項一覽

TRAVELER Luxe旅人誌

更新於 08月06日08:06 • 發布於 08月05日03:00 • text TRAVELER Luxe旅人誌·editor /photo 捌伍添第 85TD

自2021年開幕以來,嘉林餐旅集團旗下現代粵菜品牌「捌伍添第 85TD」,坐落於台北101大樓85樓,以高空視野為舞台,持續透過當代語彙細緻詮釋粵菜文化,於高度與風味之間,建立起屬於台灣 fine dining 版圖的嶄新座標。品牌的發展,始終來自人與料理之間的雙向淬鍊。2025年,原主廚謝文師傅升任嘉林餐旅集團中餐廚藝總監,持續推動粵菜的傳承與創新。同年,餐廳迎來資深粵菜主廚——李劍鳴師傅(業界尊稱「鳴師傅」)正式接掌廚藝重任,以深厚功底與沉穩氣韻領軍團隊,揭開品牌全新篇章。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鳴師傅投身高端粵菜領域逾40年,歷練自澳門四季酒店、香港都爹利會館與啟德帝盛酒店,累積紮實技藝與細膩味覺。他擅長順應時令、以地取材,對粵菜中「鮮、嫩、爽、滑、香」五味的掌握尤為精準,更致力於將香港獨有的文化融合背景化為創作語彙,於經典粵菜基礎上揉入國際視野與當代表達,使菜餚既植根本土、又兼容開放,傳統與創新並進。對鳴師傅而言,料理從不只是技法展演,而是一場文化、時間與信念的積累。他始終秉持「食材為本、以簡馭繁、文化入味」的理念,透過看似簡約的料理設計,讓食材回歸本質,體現出廚師與食材之間的深度理解,以及對生活脈絡的溫柔回應。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在本季全新菜色中,鳴師傅進一步展現對粵菜與香港飲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以「現代香港粵菜」為創作視角,從香港這座城市東西交匯、傳統與流行並陳的文化特質出發,建構出一幅兼容並蓄的當代表現。這不僅是對粵菜的再詮釋,更是一場味覺上的文化對話,讓食客於一口一味之間,感受香港飲食文化中開放、獨特且富時代感的風味精神。捌伍添第 85TD 將在鳴師傅的領航下穩步前行,不僅延續品牌創立以來的深厚底蘊,更持續探索傳統與創新、職人精神與文化溫度之間的平衡。於台北天際線之上,持續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現代香港粵菜篇章。香港粵菜,不僅是粵菜傳統的延伸,更是歷史演進與文化交會自然而生的獨立料理風格,它融合了粵菜技法的精髓、東西文化交匯的風味及生命力,展現出專屬的味道語言:融合、細膩且有溫度。透過這樣的料理視角,捌伍添第不僅回應時代,更讓原屬於一座城市的文化味道,在101綻放出嶄新生命力。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粵菜靈魂,是一味鮮

在本季全新菜色中,鳴師傅延續對香港粵菜獨特風貌的體察與演繹,透過匯聚海味鮮香、肉品精髓與時令食材,勾勒出融合本土底蘊與國際視野的當代表現。他以細膩且極具個人語彙的烹調手法,轉化出專屬於香港的飲食節奏,形塑對「現代香港粵菜」的深刻詮釋——既有粵菜技法的根基,也展現深受多元文化交融影響的味覺印記。 以新菜之一的 「順德生拆魚蓉羹」,鳴師傅不僅以傳統順德菜之技法,更展現他一貫強調的工序與火候。選用肉質細嫩的海斑,從整條魚開始處理,將魚刺細心剔除後拆絲至細如米粒,魚頭、魚尾與魚骨則細火慢熬至乳白,成就湯體醇厚的基底。搭配木耳絲、菇類與蔬菜絲共煮,層次分明,入口滑順,魚香濃郁卻不膩口。「這道菜講究的不是炫技,而是還原風味的本質。」鳴師傅表示。他認為,粵菜之所以雋永,在於其對「潤而不膩,鮮而不俗」的極致追求;味道講究克制,手法講究準確,食不驚艷,卻餘韻無窮。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火候見巧,味裡見功

粵菜重技法,講究火候與刀工。鳴師傅尤擅滑炒、清蒸、煎炸與燉湯等粵式工藝,始終堅持「技藏於平實、味顯於細節」的理念。從蠔油、豆豉、花雕酒,到薑蔥蒜香的層層鋪陳,都能感受到他對味道層次的精準拿捏。同時,他以跳脫傳統的擺盤方式,展現現代香港粵味的全新樣貌。本季新作之一 「龍皇花膠魚翅水晶粿」,便是一道揉合傳統與創新的亮眼之作。靈感源自粵菜經典「灌湯餃」與「花膠翅盅」,鳴師傅以水晶粿形式重新構思:晶透 Q 彈的外皮下,包裹嚴選花膠與魚翅,內餡鹹香馥郁;搭配以龍蝦殼慢火熬製的高湯,鮮甜中透出濃厚海味,展現粵菜對高湯層次與包餡技藝的極致講究。盤飾則呼應現代留白美學,透過細膩的構圖,勾勒出粵菜嶄新的視覺語言。另一道菜品「避風塘炒軟殼龍蝦」,則完整體現鳴師傅對火候與香氣的極致掌握。延續港式經典的「避風塘」手法,以大量炸蒜、辣椒及豆豉爆香快炒,佐以罕見的酥炸軟殼龍蝦,香氣撲鼻,鑊氣奔騰,鹹香蒜香牢牢鎖在肉質飽滿的蝦身之中,展現出乾淨、俐落又張力十足的粵式風味。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味入於心,情生於味

鳴師傅深知,粵菜不僅是精湛技藝的展現,更承載著豐厚的情感與文化記憶。他引領團隊從經典高湯與湯水文化出發,延伸至精緻點心與燒味工藝,將粵菜打造為一場關乎時間、地域與記憶的現代香港粵菜味覺對話。團隊融合當代用餐節奏與多元文化元素,讓食客在細細品味中體驗傳統與創新的交織,感受那份熟悉中的驚喜與香港城市獨有的風味韻味。捌伍添第 85TD 堅信,美味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承載深刻的情感記憶。隨著季節更迭與菜色演繹不斷更新,每一次造訪皆成為獨特的連結與發現。捌伍添第 85TD 不僅是聚餐場所,更是一段值得體驗、珍藏與分享的味覺旅程,讓人感受現代香港粵菜在文化與時空交匯中,展露出溫柔且動人的獨特風味語言。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捌伍添第 85TD 新菜上市

餐前小菜_櫻花蝦豆腐(適合2-4人分享),NT 480

靈感源自粵菜經典椒鹽脆豆腐,此道在經典技法基礎上融入食材轉化的巧思,選用宜蘭櫻花蝦取代傳統裹粉,增添鹹香鮮味,櫻花蝦經低溫烘乾以保留香氣與酥脆口感,均勻貼覆於嫩豆腐四面後高溫酥炸,炸出如脆皮般的酥香外層,豆腐仍保有柔滑細嫩的口感,入口酥脆與滑順交織,蝦香濃郁、餘韻鹹鮮,無需醬汁即風味俱足。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餐前小菜_麻辣煙燻牛肉球適合2-4人分享,NT 480

此道菜品專注粵菜技法,融合鳴主廚的歷練與創新,保有粵菜對火候與層次的講究,是一道揉合經驗、技法與風味記憶的菜品。將牛肉以青辣椒、花椒等麻辣香料細火慢煮至入味,再經煙燻處理,添上幽微辛香,而後搓製成球狀,裹粉酥炸,外酥內綿,辛麻中透出煙燻餘韻,風味濃郁卻不厚重。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湯/羹_順德生拆魚蓉羹(適合1人享用),NT 580/每位

來自粵菜中以重融合食材及技法的順德菜,其中魚羹更是代表性做法之一,講究將整條魚去刺拆絲,細如米粥般滑順,以魚骨熬製濃湯,成就湯鮮羹潤、魚香四溢的經典風味。此道延續順德魚羹的傳統技法,保留魚蓉在粵式羹湯中的重要角色,選用海斑,將魚頭、魚尾與魚骨熬製成乳白濃湯為基底,魚肉細緻拆絲,搭配木耳絲、菇類與蔬菜絲同煮成羹,入口綿潤滑順,魚香醇厚,湯體白濁濃稠,以魚肉取代米粒,帶出如粥般的飽足感,溫潤濃郁。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湯/羹_濃湯花膠竹絲雞(半只) (適合2-4人分享),NT 2,680

粵菜非常注重湯水,素有「無湯不成菜」之說,將湯水視為料理的靈魂,講究食材選配及火候掌控,更尤重滋補之道。此道湯品選用兩種雞:嚴選整隻土雞細火慢燉,熬製成乳白濃厚的湯底,湯色潔白、質地醇濃;在上桌時於桌邊加入半隻肉質細嫩的竹絲雞現煮,湯中再添花膠,賦予豐富膠質與滑潤口感,濃潤不膩,溫和滋補。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海鮮_避風塘炒軟殼龍蝦適合2-4人分享,NT2,280

香港經典名菜「避風塘炒蟹」,講究火候與爆香的代表性菜品,源於銅鑼灣鵝頸橋底的大排檔,漁民以辛香料現炒海鮮,炒出蒜香、鹹香與鑊氣兼具的豪邁風味,亦是粵菜中極受歡迎的經典之一。此道菜承襲經典避風塘手法,選用極為稀有的軟殼龍蝦,其須於蛻殼後15至30分鐘內急速冷凍,方能完整保留殼軟肉鮮的黃金狀態。蛻殼期正是龍蝦最為飽滿的時刻,酥炸後殼酥香濃、肉質鮮甜飽滿,再以大量炸蒜與辣椒及豆豉爆香快炒,鹹香、蒜香與鑊氣緊貼蝦身,香氣撲鼻,展現粵菜對火候與香氣的極致掌握。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肉類_香菜青醬燒紐西蘭高地和羊排四支骨適合2-4人分享,NT 1,580

粵菜中常見的「燒汁」技法,講究將醬汁收乾、緊裹食材,藉由乾煎與高溫收汁,濃縮風味、增添香氣,是粵菜展現調味層次的重要手法。此道菜品精彩之處亦在於燒汁與羊排的結合,精選紐西蘭高地和羊香煎,淋上以醬油、上湯等調製的自製燒汁,細火慢收,鹹鮮濃郁,另搭配以青芥末與香菜製成的青醬,清新辛香,為整體風味增添層次,是一道融合粵菜技法與當代表現的新詮釋。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肉類_脆米生炒和牛鬆適合2-4人分享,NT 1,180

源自粵菜經典「生菜鴨鬆」,常以鴨肉或蝦仁為主,講究刀工與炒功,入口爽脆、滋味豐富。此道以和牛細切快炒,搭配蔬菜粒與酥脆米粒,增添口感,並融合韓式風味,特別選用微辣酸甜的韓式醬料,佐以芝麻葉與生菜葉包裹入口,清爽開胃,油香與鮮脆並存,在多元風味交融之下,開啟粵菜創新的無限可能。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蔬食/豆腐_魚湯魚腐浸絲瓜適合2-4人分享,NT 680

粵菜中的魚湯向來以魚骨、魚頭與魚肉同熬,不額外加料,取其鮮濃本質,經長時間熬煮後湯色乳白、不見魚肉,質地醇厚。此道亦承襲傳統作法,呈現經典白濃魚湯質地,搭配自製魚腐,選用時令鮮魚,僅以魚肉、鹽與蛋製成,無任何添加,純粹體現魚肉本味。製作過程先將魚肉剁漿,加入少量鹽攪打出黏性,再緩緩拌入蛋白使漿體增稠,經油炸定型後外膨內嫩。入湯再煮時,魚腐可充分吸附魚湯精華,口感柔彈細膩,介於魚漿與豆腐之間,最後佐以當季絲瓜共煮,取其甘潤清香,與濃鮮魚湯形成鮮明對比,入口鹹鮮中帶蔬甜,風味純粹。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飯/麵_魚湯海鮮鴛鴦米(適合2-4人分享),NT 880

靈感取自粵菜經典「泡飯」,尤以龍蝦泡飯最廣為人知。此菜式講究以熱湯沖淋米飯,使其吸收湯汁精華、飯香與湯鮮交織,體現粵菜中「湯為味本、米為承香」的風味哲學,是檢視湯火功夫與收味細節的代表作。本次跳脫慣用的龍蝦湯底,以鮮魚慢熬的白濃魚湯為基底,風味更顯清鮮。湯頭由海魚煎香後,連同魚頭、魚骨與魚肉慢火熬煮,並加入蝦仁、干貝等海味同煮,鮮味層層疊入,湯體醇厚。米飯則選用口感明確的泰國米,分別以炸與未炸兩種形式呈現「鴛鴦」意象一脆一韌,交織出豐富口感。食用時將熱湯沖淋飯上,酥脆米粒吸附湯汁,與柔潤飯香交融,形成濃鮮與雙重米香並進的層次變化,溫潤而不失鮮活,展現粵菜對火候、香氣與米湯交匯的極致掌握。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飯/麵_芝士海膽焗龍蝦球伊麵(適合2-4人分享) ,NT 1,880

靈感源自港式經典焗海鮮菜式,融合老港式芝士風味與粵菜中常見的上湯製醬邏輯,並結合煎香伊麵的粵式技法,打造出一款濃郁中見層次、馥郁而不失精緻的創新菜品。以新鮮龍蝦取其鮮肉,並切成球入甕慢火焗熟,保留蝦肉鮮嫩彈性。伊麵則以小火慢煎至金黃酥脆,增添豐富口感。醬汁以粵式上湯為基底,加入芝士與海膽調和,濃香中透出鮮甜海味,滑順而不膩。醬香、蝦鮮與麵香層層交融,入口濃潤鮮美,酥脆與綿滑共存,體現粵菜對火候、香氣與質地的細膩掌握。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位上菜_龍皇花膠魚翅水晶粿(僅供應於主廚個人套餐)

結合粵菜經典「灌湯餃」與「花膠翅盅」,此道以水晶粿形式呈現,晶透 Q 彈的外皮下,內餡包裹嚴選花膠與魚翅,鹹香馥郁,搭配以慢火細燉的龍蝦高湯,鮮甜中帶濃厚海味,展現粵菜對高湯與包餡的細緻講究。而盤飾上融入現代留白美學,勾勒出細膩的視覺層次,讓經典粵味綻放新貌。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位上菜_魚香立麟鯛(僅供應於主廚個人套餐)

此道菜融合粵菜對食材火候的重視與川味經典魚香風味。粵菜向以「煎封」見長,講求魚皮酥脆、魚肉滑嫩。嚴選時令鯛魚,以傳統粵菜煎魚技法將魚鱗立起,煎至金黃酥脆,呈現口感層次與視覺美感,搭配以豆瓣為基底、不同於四川風味的柔和魚香醬,鹹香中帶微辣與甘醇,與粵菜清鮮本味相互映襯。

圖片版權 / ⓒ捌伍添第 85TD

甜品_芋香燉鮮奶(限量供應,適合1人享用),NT 320

靈感源自粵式經典甜品「燉奶」,此甜品重在質地講究與技法純熟,著重蛋白比例與乳香層次的平衡,成品需滑嫩細緻,方能展現粵菜甜品的對細節與入口感的高標準。芋香燉鮮奶為每日限量供應,選用特級牛奶為基底,加入蛋白與糖後細火蒸燉15至20分鐘,成品潔白如玉、細滑如絲,奶香醇厚而不搶味。上層佐以自製芋蓉漿,質地柔潤微稠,完整保留芋頭原香,與鮮奶的細膩乳感相得益彰。入口綿密滑順、溫潤不膩,低調中見層次,體現粵式甜品純而不寡的韻味。

延伸閱讀:

台北粵菜餐廳「朧粵」20道必嚐私房手路菜公開!由米其林二星名廚簡捷明合作行政主廚胡福春打造夢幻舌尖饗宴

加入 TRAVELER Luxe LINE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三立新聞網
02

【一文爽吃】普發萬元、雙11狂加碼!燒肉、炸雞、漢堡、薯條全都吃爆

三立新聞網
03

泡湯季節到!宜蘭礁溪秋冬最Chill美食地圖大揭密,這六間快收藏!

MENU 美食誌
04

一人減脂餐/清爽無負擔、吃出食材原味的「雞腿菇菇燴飯」

姊妹淘
05

從早到晚輕鬆吃!麥當勞「歲末雙享祭」優惠最低59元起、七大飲品買一送一

Zeek玩家誌
06

阿里山賞楓列車「這天」開搶!搭百年蒸氣檜木火車看雲海, 遊程內容一次看

食尚玩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