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青春期情緒失控?與叛逆期孩子溝通的10大方法

Hello醫師

發布於 04月10日01:00 • 文:張雅惠|資料查核:賴建翰 醫師

青春期的孩子常因進入叛逆期,而與父母關係疏遠,不願主動分享近況,對父母態度冷淡。若父母採取「緊迫盯人」的方式,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加深親子之間的隔閡,令溝通更加困難。

對多數父母都必須面對這些挑戰,偏偏青少年時期,也正是孩子成長與社會化最重要的階段,所以,與其「硬碰硬」或「放生不管」,父母們不妨善用以下溝通方式,不僅可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更能提升彼此的互動關係:

  • 尊重與傾聽

孩子想表達想法時,請練習尊重孩子的意見,給予機會表達心理的想法,表現出真心想傾聽孩子的態度,讓孩子較願意與您交談,也較容易說出心聲;在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和相處時,這個觀念尤其重要,因為孩子會開始有主見、獨立思考,父母先尊重和傾聽孩子,孩子才會同樣地聆聽您的想法。

  • 避免只有單方說話,而無溝通

溝通應該是雙向的,並非單方面「自言自語」,另一方只是聽。請別抱怨孩子,不與您分享他們的近況,建議先檢討自己是否會一味地傳達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意見,最後淪為只是不自覺地一昧抱怨孩子不願意聽話。

建議以交換想法的方式,與孩子進行對話,如此才能有效溝通,並能以身作則,成功地教育孩子。

  • 青少年易不耐煩、避免講話落落長

在成長過程中,身為兒女,一定有不少人曾在父母尚未說完話前,便想逃離現場,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在青少年身上;此時,建議父母在與孩子溝通前,應先理解孩子不喜歡被嘮叨的心情,盡量精簡扼要地表達想法,避免冗長或過度叨念,,讓孩子失去耐心,甚至引發衝突。

最佳做法是父母在孩子表現出反感之前,迅速結束話題,以提升溝通效率並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 利用場合並掌握機會教育

機會教育往往在不經意間發生,無需刻意安排深度談話,避免增加親子間的心理壓力。建議家長利用日常偶然場合,例如車上談話或深夜與子女共進宵夜時,進行自然的交流。

在這些輕鬆的氛圍中,家長可真誠地分享想法與建議,達到教育與溝通的目的,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與理解。

  • 令人舒適的動作與環境

肢體語言與眼神交流在親子溝通中扮演極重要的功能。對於多數青春期孩子來說,比較傾向在開放性的談話空間進行對話;建議在和孩子溝通時時,避免長時間與孩子直接對視,可降低孩子的壓力及不安感;建議可在走動或坐著時,偶爾將目光移開,以營造更輕鬆的對話環境。

  • 先別急著批判

父母要盡量先假設孩子有充分的理由,去做他們所做的事,建議表達出你對他們做出的選擇感到好奇,並尊重他們的想法。若父母消除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不預先判斷是非或對事物貼上標籤,孩子就更有可能談論他們的想法,與分享更多事情。

  • 家長不是青少年、應保持該有的成熟

有些家長可能為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開始揣摩青少年說話的語氣,但別忘了自己已是成人,應保持成人應有的高度與智慧,成熟地和孩子互動與對話。

  • 展現願意幫助孩子的心意

如果您懷疑孩子有些行為例如抽菸或喝酒,或有些需要輔導的偏差行為,請保持溫和的態度,並試著依循以上幾點原則,直接告訴孩子:如果需要協助,你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 孩子都在看,家長別忘以身作則

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之一,舉例來說,父母若食言而肥,除了是對孩子的最壞示範,也會讓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產生反感。若父母親曾表示決定要做某件事,或戒掉某個壞習慣,就請努力實踐目標與承諾,要曉得父母的一舉一動,小孩全都看在眼裡,甚至會學習你的行為。

  • 青春期少年有想法、幫助孩子獨立思考

青春期的孩子,並非如兒童般需要父母協助做決定,此時家長應適時放手,並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討論不良行為的潛在影響,以輕鬆的語氣,反問孩子對某事物的想法如何,幫助他們批判性地思考,理解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此外,請適時地肯定孩子,使他們對生活和未來,都充滿信心!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犯過這個錯嗎?5個地雷的教育方式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