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經典宵夜|台式水餃美味療癒深夜酒客、離鄉遊子

Heho生活

更新於 2024年12月18日10:10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8日12:10 • CParty喜派對

好吃不過餃子,這道從外省眷村瀰漫而出的庶民小吃,包含著大江南北各味鄉愁,如今更發展出具有台灣特色的連鎖品牌,永遠是老饕心中一道無可取代的記憶。

文_李文娟/旅讀
圖_圖蟲創意、Cheerimages、楊美娟、李雅婷、旅讀

小時候,在那個大家還會自己包餃子的年代,吃水餃可是頭等家庭大事,婆婆媽媽一大早從市場挑選最新鮮的豬肉和蔬菜,回家後開始忙活剁餡製作,最麻煩的是白菜要先燙過,還得用力擠乾水分,再細細剁碎,和豬絞肉混合。接著,加入蔥薑末、鹽和一兩滴麻油,有些放韭菜末加蝦米或剁碎的粉絲,整個廚房頓時瀰漫著餃子的香氣。

那些年,全家一起包的餃子

70年代,自己和麵桿皮的人已經不多,市場開始賣一疊疊的機器餃皮,包餃子時,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小朋友們也會湊上來包,每個人手法各異,有的像半月,有的像小鼓包,有些還會開口笑,得媽媽重點修整。不過,醜歸醜,只要不散掉,美味依舊;一大盤熱氣騰騰的水餃端上桌,大夥兒蘸著醬油紅油醋,爸爸還會剝著蒜瓣,配上大蔥,自家包的水餃就是和外面餐館賣的就是不一樣,有種家族印記的儀式感。

水餃,其實只有台灣人這樣叫,中國大陸各地大多稱它餃子。餃子歷史可追溯至東漢末期,由名醫張仲景首創用耳朵形狀的「嬌耳」來驅寒治病,內餡包含驅寒藥材;漢末至三國時期出現了「餛飩」,南北朝以後逐漸形成我們熟悉的月牙形;到了明清,春節吃餃子成為一種習俗,寓意團圓與幸福,年三十並加入放入銀錢的傳統,希望帶來新年好運。

文學中,餃子也常承載著家族情懷,哈金的小說〈活著就好〉描寫了男主角因地震失去記憶,進入一段「新家庭」生活。某天,韭菜豬肉水餃的香氣勾起了他隱藏的記憶,讓他想起了失去的過去和家人,讓他在平凡的味道中找回身分與情感;作家張曼娟也以水餃為引,書寫她永恆的童年回憶和家族記憶。

水餃和牛肉麵一樣,是從外省族群眷村聚落開始擴散到台灣大街小巷的代表食物。

「好吃不過餃子」,當年退役的老兵伯伯們,在眷村頭尾擺攤,親手和麵,選擇當地最容易取得的食材,剁碎豬肉、韭菜、高麗菜,包出一盤盤水餃販賣維生,對這些背井離鄉的老兵來說,也是他們僅存的鄉愁滋味。

饕客最愛的票房保證

2000年後,我在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台製作主持《美食大探索》節目,首創用一整個小時的時間介紹一種受歡迎的美食,水餃是票房保證之一,每集選八家,被報導過的店家立刻一位難求。

皮薄餡鮮多汁,當年介紹那些料好實在的小店,現在都成了赫赫名店。印象比較深刻的,有林青霞最愛的東門興記餃子,以及東湖王家和龍門客棧。

老實說,當年會介紹龍門客棧,和我大二之後在台大法學院徐州路上課很有關係。龍門的水餃就是標準北方麵館的好吃,鹹香滷味可能會更精彩一點。而龍門客棧這個聽起來像電影場景的名字,其實是台大人(醫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的青春回憶,這裡不只是餃子攤,而是一個連結學子、記者、立委助理的聚會場所,也是大家擺龍門陣的好地方,木造建築、木桌板凳,牆上泛黃的老照片和書法作品,一走進去就仿佛進入另一個時空,餃子滷味配啤酒,可以聊到天荒地老。

龍門的姜老老闆守了一輩子的餃子店,以百歲高齡辭世,當年在店裡高談闊論的年輕人則成了總統、院長、董事長或階下囚。

(圖片來源/旅讀)

從家族記憶到連鎖品牌

東方不敗林青霞回台灣最愛打包的東門興記水餃,老老闆過世時打過一陣子繼承官司;比較特別的是內湖的東湖王家,學設計的女兒另闢蹊徑,開了文青風設計感的餃子連鎖店「餃子樂」,也是另一種層次的創新多角化。

其實,連鎖餃子店通常開在傳統市場附近,和新鮮豬肉食材容易取得有關係。

水餃從家家戶戶的手工製作走向中央工廠商業化。如今,冷凍水餃選擇眾多,高麗菜、韭菜、玉米、瓠瓜、蝦仁甚至剝皮辣椒餡一應俱全,網購方便,一鍵到家,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八方雲集等連鎖品牌更把餃子文化推向新高度。標準化流程讓每家分店的味道如出一轍。上班族中午想吃一頓熱食,轉身就能在公司附近找到這樣的餃子店,飽餐一頓。

在「八方雲集」都已經開到美國去的現在,再問台灣人同一個問題:「你心目中的水餃滋味是怎樣的?」大家心中可能都會出現那濃香的韭菜豬肉,或者清甜的高麗菜餡,這已經標準化的一致答案。

至於「家族滋味」?只有在模糊的記憶中尋找了。

(圖片來源/旅讀)

全文由《旅讀》授權刊登,訂閱資訊請洽旅讀》網站希望商城

責任編輯/Vivian Day

溫馨提醒:未滿18歲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禁止酒駕!

延伸閱讀:

最能夠代表台灣的美食「牛肉麵」!這些口味都有品嘗過了嗎?

全台「炒飯王」出爐!包炒飯、肉絲炒飯勇奪冠軍

>> 有健康上的問題嗎?加入 LINE 好友 Heho 馬上來為你解答!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大阪世博會倒數!台灣館人潮爆棚入館得排4小時 日男瘋狂進場117次

聯合新聞網
02

最被台灣人低估的德國大城?疫情後國人造訪飆128%!柏林到底哪裡好玩?

今周刊
03

北市10萬株「圓仔花、向日葵海」正盛開 地點、花期一次看

旅遊雲
04

很怕這次挺不過去…光復鄉災情畫面太衝擊 花蓮在地人喊話遊客:景點很安全

太報
05

秋風吹拂欒樹 敦化南路成為最美街道,落下金雨盡顯浪漫

旅遊經
06

台北信義區上班族喘口氣新據點!焙茶專門店「wataru」松菸街角新開幕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