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漁夫建海鳥旅館 生態保育一舉數得
22 觀看次數挪威的海鳥面臨氣候變遷、過度捕撈和禽流感等疾病的嚴重威脅。2023年前,北極圈的瓦爾德島有漁夫建造海鳥旅館,協助鳥兒安全築巢,也成為在地一道特殊風光,包括北極海鸚和三趾鷗等海鳥繁殖數量增加,也帶動生態旅遊觀光,振興在地經濟。
紀錄片旁白:「比起飛行,牠們更擅長游泳和潛水,當春天到來。牠們會重逢在此,與相似同伴在相似巢穴裡孕育下一代。」
牠們是北極海鸚,外型像極活在北半球的小企鵝,北至俄羅斯北歐、南到法國,都有牠們的蹤跡。近年來數量卻急速下降,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海鸚旅館業者 漢森:「過去30年,70%到90%的海鳥消失了,食物短缺加上禽流感,尤其過去3年的情況相當嚴峻。」
海水變暖、氧氣變少,魚兒難以生存,讓吃小魚為生的海鸚,飢腸轆轆。
護林員兼鳥類嚮導 貝爾切夫:「今年墨西哥灣暖流沒有流入峽灣,所以沒有帶來浮游生物,連帶魚群也不進來了,這看起來有點嚇人,通常會在苔原上吃魚的海鸚,開始吃漿果。」
3年前,挪威北極圈、巴倫支海的瓦爾德島上,有漁夫開始為海鳥打造專屬旅館,協助安全築巢,還帶來對人類也是利多的雙贏。
海鸚旅館業者 漢森:「(海鸚旅館)第一年有55個鳥巢,去年有74個,今年有76個。」
瓦爾德博物館員 斯克呂德斯特魯普:「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來這裡賞鳥,我們(本地人)甚至連,飛往瓦爾德的航班都訂不到,就因為我背後的這隻鳥,飛進了港口,這些海鳥非常非常稀有,很少見,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產業。」
北極海鸚和三趾鷗等海鳥自在棲息,像極了生態版的楚門實境秀,維護了生物多樣性,也激發出旅遊商機,整座島嶼,活出了生氣。
自動播放下一則
沒有留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