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下肢腫脹可能為深層靜脈栓塞!靜脈血栓症狀、原因及預防解析

Hello醫師

更新於 07月25日10:18 • 發布於 07月26日01:00 • 文:于承宇|資料查核:吳慶南醫師

上班族經常因公務忙碌而久坐,但長時間坐著不動的話,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嚴重的話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有案例顯示,長期久坐或服用避孕藥物,導致下肢逐漸腫脹、凹陷性水腫甚至皮膚潰爛的狀況,可能是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簡稱DVT)。

究竟深層靜脈血栓是什麼,對身體又有哪些影響和危害?《Hello醫師》邀請吳慶南內科診所所長(台大醫院、和平醫院前內科主任)為讀者說明深層靜脈血栓的原因、預防和治療方式。

深層靜脈栓塞是什麼?

吳慶南醫師表示,當體內的一條或多條深層靜脈,形成血凝塊或血栓時,就會造成深層靜脈栓塞。這種症狀可能發生在手臂、腿部或其他部位;多數人好發於腿部,導致下肢疼痛或腫脹,但也可能未產生任何症狀。

吳慶南醫師指出:「需特別注意的是,深層靜脈栓塞並不只影響腿部,靜脈中的血液凝塊可能會破碎,並順著血液流動進入肺部,進而阻塞肺部血流造成肺栓塞,情況嚴重者即可能危及生命。」深層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統稱為靜脈血栓栓塞,亦是血栓發生時最常討論到的病症之一。

下肢靜脈栓塞症狀

部分深層靜脈血栓患者並不會有任何不適,有些則可能會出現下列症狀:

  • 單腿腫脹,較少雙腿一起腫脹
  • 通常從小腿開始,感覺像抽筋或呈痠痛的疼痛感
  • 腿部皮膚變色或轉為紅色
  • 腿部有熱熱的感覺

下肢靜脈栓塞何時該就診?

當發現自己出現以上疑似深層靜脈栓塞的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盡早前往醫院檢查。尤其當因肺栓塞而出現嚴重不適時,務必立即就醫。肺栓塞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 突然呼吸急促
  • 深呼吸或咳嗽時,感覺胸痛或更不舒服
  • 感覺頭痛、頭暈或昏厥
  • 脈搏加快
  • 咳血
  • 深層靜脈血栓的原因和高危險群

根據德國病理學家暨血栓之父魯道夫·菲爾紹(Rudolph Virchow)提出的Virchow氏三合症 (Virchow’s triad),導致深層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可分為以下3大機制:

  • 血管受傷
  • 血液滯流
  • 血液高凝狀態

吳慶南醫師指出,依據2020年之「歐洲心臟學會ESC指引」,罹患深層靜脈血栓的風險等級可再分級為以下3種:

  • 高度風險

  • 下肢骨折

  • 心臟衰竭或心房顫動而住院(起初3個月內)

  • 髖或膝關節置換手術

  • 重大創傷

  • 心肌梗塞(起初3個月內)

  • 曾患深層靜脈血栓者

  • 脊椎受傷

  • 中度風險

  • 化療

  • 鬱血性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

  • 口服避孕藥

  • 荷爾蒙替代療法

  • 感染:特別是肺炎、泌尿道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

  • 發炎性腸道疾病

  • 癌症(好發於轉移性癌症)

  • 血栓形成體質:如遺傳性血栓體質

  • 低度風險

  • 臥床:達3天以上

  • 久坐:如飛機經濟艙症候群、坐車或辦公

  • 糖尿病、高血壓

  • 年紀大

  • 肥胖

  • 懷孕

  • 靜脈曲張

如何知道自己有深層靜脈血栓?

醫師可以藉由問診與理學檢查,觀察患部有無腫脹、變色或壓痛的狀況。此外,醫師還可能使用以下方式做進一步診斷:

  • 超音波:超音波可以穿透組織,反射回來後經過機器運算呈現出影像,以判斷栓塞位置。但因新形成的血栓較軟,在超音波下不易被察覺。所以深層靜脈血栓的診斷特別必須使用壓迫超音波法。在正常情況下,靜脈經輕壓會扁掉,但如果有血栓存在則靜脈將不會被壓扁。
  • 抽血檢查:D-dimer具有高度的負向指標價值。如果發現血液中的D-dimer數值上升,代表患者可能有靜脈血栓或肺栓塞。如果D-dimer正常則幾乎可以排除靜脈血栓的可能性,因錯誤診斷率僅有1%。
  • 靜脈血管攝影:從腹股溝置入導管進入股動脈,注射含碘顯影劑進入血管當中,再利用X光找出靜脈栓塞的位置。
  • 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拍攝更多切面的X光照片,主要用於診斷肺栓塞。
  • 核磁共振掃描:利用射頻與與磁場建構影像。由於沒有輻射的疑慮,適合孕婦作為檢查的選擇。

深層靜脈血栓的預防方法

透過以下方法,可有效預防靜脈血栓的形成:

  • 避免久坐、久臥:每隔一段時間應起身活動幾分鐘,久坐時則不應翹腳。
  • 當環境需久坐且不便站起活動時(如搭乘飛機),請盡量適度伸展、收縮腿部肌肉與四肢。
  • 戒菸
  • 規律運動
  • 避免穿著緊身衣物
  • 保持標準體重
  • 多喝水

吳慶南醫師提醒,孕婦也是深層靜脈血栓的高風險族群,考量到母親及胎兒的健康狀況,診斷時宜使用D-dimer、壓迫超音波及MRI等檢驗方式,避免帶給胎兒負面影響。此外,肝素及華法林存有畸胎風險,不宜於懷孕時作為治療方式。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什麼是女僕膝?膝蓋滑囊腫脹發炎所致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