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主流市場趨勢?Suzuki Swift 20 年軌跡,如何成逾 900 萬名車主的首選?
高樓林立、道路的拓寬可能性有所限制,不只是台灣,就連全球的購車消費受眾都還是以車格尺碼較大的休旅車作為首選,這般情形相當有趣,更甚者,許多品牌在單一車款上的編成安排,都至少會有 3 款以上的車型供應,乍看之下對於消費者是提供更多選擇,從另一角度來看,無疑也會同時造成選擇困難、徒增煩惱。
不過,這般趨勢下,仍有車廠深知專注、堅持的重要性,願意將成本集中在少數車款的研發與推陳出新,或許級距上已非主流,卻歷久不衰,持續有穩定且優異的銷售成果,而 Suzuki,便是這少數的範例車廠之一,而能夠代表筆者前述言論的車款,便是目前已經發展至第 7 世代的 Swift!
你不是真的需要空間
時光回朔至現行代號 AOL 第 7 世代 Suzuki Swift 的發表會當天,金鈴汽車董事長長谷川靖強調,公司內部有進行台灣自小客車的用車習慣調查,其中發現許多休旅車使用受眾,在 5 人座的配置下實際上平均乘載人數不到 2 人,以此而論,將用車情境放在日常使用、都會短途移動等等,車格尺碼較寬大的休旅車可想而知未必是一件好事,而 Suzuki 這般理解恰好也反映在台灣的實際用路環境上,正因如此,Suzuki Swift 直至現在早已累積超過 900 萬名車主實際使用體驗的事實,絕對有其理由。
真正有意義的世代更迭
或許現在有許多車款,只是為了追求速度而硬要改款,但事實上,Suzuki Swift 的歷代革新,都有著相當具代表性的科技與技術同步推陳出新。
舉例而言,於 2005 年成功達到在台國產化的初代車型,便搭載 1.5 升自然進氣引擎搭配四速自排或五速手排變速箱選項,且在當時,品牌成功以實惠的價格,盡可能塞入所有當時高級車才會有的配備,如 Keyless 無鑰匙感應車門、真皮多功能方向盤、以及中央資訊顯示幕等,這些配備會出現在以入門先決得都會小車上,都是相當難得的。
時序進入 2011 年,第 2 世代 Swift 延續首代車型的輕巧輪廓,適度增加了車身尺碼,尤其軸距的增長以及標配輪胎胎面的拓寬直接提升了操控性,而代號 K12B 1.2L 直列四缸 16 汽門自然進氣引擎,加入了 VVT 進排氣與 CVT 變速箱等先進技術,運轉效能也隨之提升。
更重要的是,這是 Suzuki 第一次為本車額外增列一款 Sport 車型,以 1.6 升引擎為基礎適度調升性能,加上 17 吋圈胎與重新調校的懸吊阻尼,讓國內性能車市場多了一輛價格相當親民的好選擇。
第 3 代車型是筆者個人最喜愛的 Swift,造型設計不僅維持其圓潤輕巧的形象,整車也統一換上 HEARTECT 模組化輕量底盤平台,空間在車身尺碼維持輕巧的狀況下拓寬舒適了不少,而本車在動力系統也緊隨品牌電氣化的造車策略,植入 1.2L 自然進氣 DUALJET 引擎,並且輔以 MHEV 輕油電技術來加強性能與效能,節能表現不僅更加,運轉精緻度也確實為人盛讚。當然,Swift Sport 在此世代也同步推出,透過 1.6 升引擎輔以渦輪增壓技術加持,除了擁有出色的輸出,六速手排變速箱也讓本車的定位更趨向於「駕馭」主調,吸引許多本格派消費者爭先入手。
+**誰說入門=陽春?
AOL 第 4 代 Swift 全方位革新進化**+經過 4 個世代的進化革新,如今的 Swift 早已褪去市場上一般對於「小車就是陽春」的既定印象,以第三代的優良基礎延伸而來,在造型設計上更多了份跑格氛圍與俐落感,不管是前、後的 LED 燈組設計,抑或是蚌殼式引擎蓋造型,都是讓人為之一亮的設計巧思。
充滿靈活思維的設計可不僅止於外在,一般來說,許多車廠都很單純地想要透過很高級的物料運用來試圖增加車室質感,但第 4 代 Swift 則選擇透過用色、以及設計面上的差異來堆疊出不同的質感氛圍,3D 紋理飾板即是其一。此外,Suzuki Swift 在數位化方面也強化到位,座艙中央所設置的 9 吋多功能觸控式螢幕,顯示介面畫質比起過往好上許多,且內建有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互聯功能,在車用科技的便利性上早已與其他更高級距的車款相差無幾。
談及科技,何曾想過一輛入門小車也能夠擁有媲美高階豪華品牌的輔助駕駛科技?如前言所述,導入國內的 Swift 採單一車型推出策略,故本車有著相當完整、沒有所謂「差別待遇」的配備量體,名為 SUZUKI Safety Support 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除過往已屬完整的科技配置如 ACC 主動式車距巡航控制、LDP 車道偏離輔助系統等,這次也加入了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完整構成達到 LV2 自動駕駛輔助規範的技術功能。
+**以電氣化尖端科技
實踐低排高效能動力**+早已邁入電氣化進程的 Suzuki,在 Swift 歷經世代更迭後也依舊貫徹此理念,所搭載的動力心臟,係以低排量為基礎的 1.2 升直列三缸自然進氣引擎,並且輔以 12V 鋰離子電池構成 MHEV 輕油電複合動力系統,透過 CVT 無段變速箱專責動力傳遞。雖然 82ps / 11kgm 的內燃機輸出遊走在都會中實屬足夠,但多了電機馬達的輔助,Swift 在靜止起步加速的過程中明顯能夠與質感相掛勾;此外,歸因於引擎本體額外裝配有平衡桿等零件加持,故幾乎感受不出三缸引擎會有的抖動現象。也因為有油電系統輔助,Swift 邁入第四代也繳出了 24.5km/l 的一級油耗成果。
如同前言所述,一昧地增加單車型的編成選擇,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消費者在選購愛車時更多的煩惱,深知此理的 Taiwan Suzuki 也以配備滿載態度來專責 Swift 的導入販售,以單一車型、配備滿載為好召,讓消費者以實惠的價格即可擁有一輛科技力滿點的日系都會掀背車款,能用這般態勢持續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Suzuki 絕對是那少有的範例。
更多內容請點擊:
➡️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