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手部清潔 AI監督不NG
3 觀看次數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合作,採用AI物聯網監測系統,以醫護人員的洗手動作是否確實,而這項研究為全球首創,在113年底也登上了國際期刊"Global Challenges"封面。
「我等下要幫你打這邊,可能會有點痛。」
醫護人員忙著幫病人打針,除了要戴口罩,自己的手部保持乾淨衛生,降低雙方的感染風險。
國衛院醫工奈米所副所長 廖倫德:「單純的洗手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院內,尤其是在這種加護病房裡面,洗手的這個時間點,時機,是非常重要。」
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合作,採用物聯網技術開發手部衛生監測系統,在醫護人員進出病房時,透過多種無線偵測及感應設備,判別醫護人員的洗手動作是否確實。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 林宜君:「針對這個洗手時機的部分,就是我們去接觸病人,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說,其實我們在照護病人方面,還是擔心我們醫療人員,會有一些惰性的一些問題表現,所以我們是要去,實際的去偵測說,他的確去接觸到病人,他是不是有確實洗手。」
國衛院醫工奈米所副所長 廖倫德:「平均時間下來,洗手遵從率是否能夠提升,也就是代表說,這樣被動式的監控,主動式的提醒,能夠提醒大家,整個公衛的意識,能夠更加強這樣。」
這項全球首創的AI物聯網監測系統,讓醫護人員配戴上藍牙追蹤器,經過一年的實驗後,證實能以72%的準確率,監測醫護人員的洗手行為,而未來也將繼續持續優化,推動智慧醫療照護的發展。
自動播放下一則
沒有留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