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勝利投手轟出3發全壘打」——大谷翔平為何突然爆發?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理由:他是季後賽史上最強的「異次元男人」

Sportsnavi

更新於 10月23日02:58 • 發布於 10月21日03:20 • 丹羽政善
攝影:共同通信

驚人的「單場三轟」背後伏筆

當第三發全壘打飛出去時,球棒擊球的清脆聲響起,球高高飛向夜空,全場瞬間起了雞皮疙瘩。
「這球……又要出去了嗎?」

七局上1出局、無人上壘,大谷翔平站上打擊區。沒有退路的釀酒人隊派出終結者Tyler Megill,全身散發著「絕不能再讓分」的決心。
然而,大谷的一發全壘打,將比數拉開成5比0。拿下97勝、締造聯盟最佳勝率的釀酒人隊,一整年的努力,就此在他面前崩塌。

他繞壘時,全場觀眾起立高呼:「MVP!」「MVP!」「MVP!」休息區、牛棚裡的隊友們也一臉「難以置信」。

當然,這一切都有伏筆。首局,大谷先發登板,雖然保送了第一位打者,但隨後把二到四棒連續三振。緊接著首局下,他擔任開路先鋒,逮中José Quintana的滑曲球,將球送進右外野上層看台,敲出先制全壘打。大谷在自己先發的比賽裡擊出開路全壘打,這還是生涯頭一遭(包含例行賽)。

四局第二打席,2出局無人上壘,他逮中第二任投手Chad Patrick的卡特球,打到右中外野的「Waving Roof」屋頂。依道奇球場的地方法規,擊中屋頂即為場外全壘打,因此他此役第二轟,成為該球場史上第8支場外彈。運氣不太好的Patrick此戰投4局,送出5次三振、內容不差,但唯一被打的安打就是這發全壘打。

附帶一提,截止例行賽結束,右外野方向的場外彈,在球場史上只有Willie Stargell於1969年8月5日與1973年5月8日各打出一次。不過到了今年10月8日,Kyle Schwarber也從山本由伸手中轟出一發,季後賽的場外彈於是累積到第2支。

兩人當然都具備長打實力,但自9月之後球的抗力係數下降,加上季後賽可能使用「比較會飛」的球——這點等取得季後賽用球後還要驗證。無論如何,他的第一、二轟擊球初速都超過116英哩。自2015年STATCAST導入以來,能在單場打出至少兩發、初速116英哩以上全壘打的,史上第一人就是大谷。

而他此役以投手身分投出10次三振,「雙位數三振+三發全壘打」這種表現,也是MLB史上第一次出現。
這場可說是寫滿紀錄的一戰。大谷憑這天的表現毫無懸念拿下MVP,但就在前一天為止,自分區系列賽之後的7場,他當打者僅敲3安、吞下14K,陷入低潮。大谷也回顧,「到目前為止打得不是很好」,但這天卻單場3轟——

很難說是突然回神。也許之前雖然沒有結果,但其實就差那麼一點;或是站姿與視野的感覺漸漸到位。如果真是如此,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恢復的呢?

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大谷說:「可能我在例行賽中也提過,今年整季都沒有出現那種『狀況很好』的感覺,就這樣進入季後賽。」
他暗示,雖然本季轟出55發全壘打,但作為自己打擊感覺指標的「站姿與視野」,一直沒那麼順,到現在也依然如此。不過他話鋒一轉,也提到一些變化:

「並不是只有在做出好的攻擊策略時才會打出安打。像昨天那樣,雖然被投手壓制,但球還能沿著界線留下,也許是因為自己在等待上掌握得比較好。」

雖然稱不上「確信」,但他坦言昨天那支三壘打讓他重新找到感覺。

在那打席之前,他也把外角低難打的球切成界外;如果是在面對費城人的系列賽,可能早就放掉那球了。無論如何,對大谷來說,那個打席或許就是轉捩點。

再度思考:「為什麼大谷翔平如此特別?」

當然,這天他不只會打。雖然七局讓兩名跑者上壘後退場,但前六局投出10次三振,表現壓制。四局一出局三壘有人時,他突然加快節奏,連續三振William Contreras與Jake Bauers,成功守成無失分。

對於這場投打兼具的表現,總教練Dave Roberts形容為「季後賽史上最強」。當大谷被告知這句話時,他說:「整體來看或許是吧。」但接著又補了一句,展現他一貫的自我要求:

「七局留下兩個跑者沒能解決,如果能在那裡壓下來就更完美了。」

單場三轟、六局無失分,他仍不滿意。

不禁令人想問:未來還會有這樣的選手嗎?

2022年,巨人隊在首輪(第30順位)選進二刀流選手Reggie Crawford;2023年,又在首輪(第16順位)選進Bryce Eldridge,兩人同樣是二刀流。
但如今,Crawford專攻投手,Eldridge則專注打擊。

這兩位球員當年都是由時任巨人總經理Farhan Zaidi主導選進,如今他擔任道奇特別顧問。當我在比賽前問他:「果然,二刀流真的很難嗎?」他先提出能否成為二刀流的兩個關鍵條件:

① 最高等級的天賦與心理強度
② 對身體負荷的耐力與持久性

但在真正開始培養之後,他意識到那道牆高得驚人,最後只好放棄。

「果然在養成上很困難。最重要的是對身體的負擔太大。」

醫師與骨科專家也指出同樣的問題:「不僅影響表現,甚至潛藏健康風險。」
最終得出結論:這條路的難度,遠超想像。

關於Zaidi的證言,日後再另作介紹。但他強調:「也正因如此,翔平才特別。」

「真的非常驚人。雖然也有其他有天賦的球員,但能承受每日二刀流負荷,並在投打兩端都維持高水準表現的體能與意志力,真的是獨一無二。」

這場決定晉級世界大賽的一戰,再次讓人見識到大谷翔平的「異次元存在感」。
那份令人起雞皮疙瘩的震撼,或許正是因為我們親眼見證了「超越人類極限」的瞬間。

(企劃構成:Three Light)

日本大賽/世界大賽最新戰況與比分,盡在《Sportsnavi》LINE 官方帳號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