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法國政局動盪 前因後果一次看

路透社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路透巴黎8日電)法國總理白胡(Francois Bayrou)今天未能挺過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的信任投票,進一步加深這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的政治危機。

以下是這場政局動盪的重點整理:

● 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國會的信任投票結果顯示,364位議員對政府投下不信任票,只有194名議員表達信任。這個結果與外界先前預測的一致。

● 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白胡明天將向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遞交辭呈。接下來,局勢怎麼走,就全繫於馬克宏1人手中。

馬克宏迄今為止,已拒絕解散國會、提前選舉的建議,並傾向另行提名新總理,甚至可能考慮中間偏左人選。然而,法規並未明確規範馬克宏必須選擇誰,或必須在何時做出決定。

若馬克宏選擇慢慢來,白胡亦可能暫時以看守總理身分留任。

極右派「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與極左派「不屈法國」(France Unbowed)正在推動提前國會改選,並要求馬克宏下台。

● 抗議活動將如何發展?

除了政府的命運懸而未決,法國在9月還面臨幾項可能進一步加劇局勢的事件。

9月10日:透過社群媒體快速崛起的草根組織「攔阻一切」(Bloquons Tout),打算發起全國抗議活動。

9月12日: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將評估法國信評,若政治危機惡化,法國信用評等可能面臨下調。

9月18日:各大工會預計發動罷工與街頭抗議行動。

● 政局為何走到這一步?

法國政局自馬克宏在2024年冒險提前國會選舉,導致國會嚴重分裂以來,一直處於動盪不安之中。

馬克宏掌控國會的能力,隨著法國債務持續增加而減弱。部分原因在於他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及物價危機期間大舉紓困,導致政府財政進一步惡化。法國因此面臨嚴峻的財政調整壓力,公共債務已攀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3.9%,去年財政赤字更是直逼歐洲聯盟3%上限的兩倍。

作為馬克宏連任後第4任總理,同時也是一位中間偏右的資深政治家,白胡強調必須採取艱難的改革措施。他因此提出2026年預算案,希冀削減440億歐元(約新台幣1.6兆元)的支出。

但此舉激起反對派的強烈反彈。白胡認為預算案難以過關,最終選擇主動將財政方案提交信任投票,這項賭注也被反對黨批評為政治自殺。中央社(翻譯)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世界首富要換人啦! 甲骨文股價飆漲40%、老闆身家超越馬斯克

太報
02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是南韓5倍 韓媒震驚:進入「非常緊急狀態」

太報
03

奈良春日大社遭塗鴉!梁柱留簡體字「恩愛永遠」掀眾怒

太報
04

有片/美軍與幽浮發生空戰 畫面震撼聽證會

EBC 東森新聞
05

俄軍無人機闖波蘭!北約戰機出動4架遭擊落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