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環境!北海道釧路濕原「太陽能違規施工」 日政府命限期改善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近期太陽能光電板破壞環境、回收權責不明等爭議,在日本社會引發高度關注;最新消息是北海道釧路濕原,一處建設中的大型太陽光發電區,因未取得開發許可就偷跑動工,遭北海道政府發出「工事中止」勸告;後續如果再不改善,很可能會被強制開罰、甚至要求撤場。
NHK報導,這項光電工程,計畫在釧路濕原周邊森林鋪設約6,600片太陽能板;依據日本《森林法》規定,若民間對森林開發面積超過0.5公頃,就必須事前向知事申請開發許可;然而這家來自大阪的業者主張範圍「未達門檻」,因而未事先提出申請。
北海道與釧路市政府,上(8)月進行現地調查後確認,光電案場實際開發面積超過0.8公頃,已達到須經政府許可的規模,因此在昨(2)日發出正式「勸告」要求業者停工;接下來,光電業者必須在復原土地,或申請許可之間做出選擇。
林野廳指出,因全國各地森林型太陽能開發案件增加,3年前(2022)已修改法令強化管制;針對這起開發案,環境團體也表達憂慮,認為可能影響國家特別天然紀念動物丹頂鶴,以及天然記念物白尾海鵰的自然棲息環境。
環境省為了解地方需求,自9月1日起派員前往釧路市等地聽取意見。2日的內閣會議後,淺尾環境大臣表示,地方政府普遍對於缺乏環境配慮的太陽能設施建設感到困擾,並要求中央加強制度。環境省將把地方聲音分享給相關部會,研究國家層級的應對措施。
「釧路濕原」位於北海道東部,總面積約2萬公頃,是日本境內最大的濕地,棲息著丹頂鶴、蝦夷鹿、北海道赤狐等大量獨特動、植物;該濕原1987年起被政府指定為國立公園(國家公園),同時也是拉姆薩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認定的需保護地區,被譽為「日本最後的原始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