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TODAY追影劇】《七夜怪談》後勁太強!細數當年的心靈受創面積

香功堂主

發布於 6小時前
圖片來源:IT FOLLOWS/Animai Kindom;Northern Lights Films;Two Flints|咒/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七夜怪談/角川書店

這篇文章要告訴你的事:還記得那些讓人又愛又怕的驚悚恐怖片嗎?看完《七夜怪談》留下的後遺症你還記得嗎?這篇文章沒有飄點別怕,而是要邀你一起來回憶「那些年熱門恐怖片帶來的集體創傷」。

--

多次的「鬼片觀後心靈創傷」經驗,導致我很怕看鬼片。我不是鐵齒的人,對於鬼神和鄉野傳說,始終抱持著敬畏態度,但也不排除,所謂的超自然,可能只是科學尚未解釋的現象。而人之所以會敬畏神鬼,大概是對「喪失掌控權」的恐懼投射,反映出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無力和無助感。

電影分級注意到,囡仔丟袂罵罵號:《猛鬼出籠》的驚嚇記憶

驚嚇點:男主角在洗臉時,竟將自己的臉皮給撕下!

心靈陰影面積:★★★★(電影院太恐怖加1星)

早年台灣的電影分級制度並不明確,實施也不嚴格,就算是未成年的孩子,一樣可以走進戲院看限制級電影。成長於當時仍是台北縣永和市的我,住家附近有兩間二輪戲院(首輪電影映演一段時間後,才會到二輪戲院播映。為能吸引客群,二輪戲院通常會是以兩片聯映的方式吸引觀眾),分別是:以播放歐美電影為主的「美麗華戲院」,以及以台港電影為主的「福和戲院」。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福和戲院觀影經驗,是跟著父親去看黎大煒導演的香港鬼片《猛鬼出籠》(1983年),劇情細節已經記不清楚,但是男主角在洗臉時,竟將自己的臉皮給撕下來,那畫面至今仍刻印在我的腦海中久久難忘,導致我後來對香港鬼片始終有著巨大陰影。至於福和戲院陰暗老舊的大樓與放映空間,應該有放大《猛鬼出籠》的恐怖效果吧。如今回想起這件往事,覺得「電影分級注意到,囡仔丟袂罵罵號」其實是很重要的事啊!

福和戲院陰暗老舊的大樓與放映空間,根本進場看恐怖片變成一種沈浸式體驗!(照片來源:山羊鬍提供)

亞洲導演才懂亞洲人的恐懼:《七夜怪談》的後勁太強

驚嚇點:不舒服的尖銳音效!音效!音效

心靈陰影面積:★★★★☆(晚上開電視都很怕有人從電視爬出來…)

在我心目中,鬼片可以區分成兩大類,一是歐美鬼片:偏向視覺與感官性的刺激、二是亞洲鬼片,著重心靈層面的恐懼,且更貼近我們的日常想像,恐懼感會往上加分。

只要看過神秘的錄影帶內容,就會在看完影像的第七天突然死去!

《猛鬼出籠》後,另一個造成我心靈嚴重創傷的鬼片是中田秀夫執導的《七夜怪談》(1998年)。電影在台上映時,原先是打定主意堅決不看,但是影片評價大好,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才找了朋友壯膽一起進戲院看片。《七夜怪談》是屬於那種:不只畫面嚇人,而且會讓你看完電影後,疑神疑鬼好幾天的作品。當電影演到女主角松嶋菜菜子「普渡」女鬼貞子後,我以為電影已經準備結束,慶幸主角們全數幸運存活下來,沒想到貞子的怨念並未消弭,反而在第七天的索命日,從電視螢幕爬出,瞬間奪走男主角真田廣之的性命。

圖片來源:七夜怪談劇照(角川書店版權所有)

《七夜怪談》的成功,在於它完美呈現:如何把生活中的尋常變成不尋常。無論是毫無邏輯可言的詛咒錄影帶內容、大量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尖銳音效、受害者身體或臉部扭曲詭異的淒慘死狀,以及電影結局,菜菜子為了拯救兒子性命,做出一個大膽(且恐怖)的決定等,都讓《七夜怪談》在我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即便只看過一次《七夜怪談》,卻仍清楚記得劇情細節,還有當初看完《七夜怪談》後,有一段時間很抗拒去日本遊玩,因為對日本和式房間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感(即使是現在,單獨一人待在老舊和室房間,都會有一點不自在感)。

儘管《七夜怪談》系列是恐怖片,不過主角貞子的魅力成了最強IP,不只發展出獨立外傳,更被翻玩成各種周邊,經典電影場景也是扭蛋的最愛。你是否也想買一組回家收藏呢?(照片來源:艾莫西提供)

《咒》的台式恐怖沉浸式體驗

驚嚇點:幸運信的回憶又湧上心頭,不把這封信傳給其他人就會招厄運

心靈陰影面積:★★★☆(邪門儀式最恐怖)

類似《七夜怪談》的觀後不適感,也能見於柯孟融導演的《咒》(2022年),它的美術和道具水準極高,無論是虛構的大黑佛母或是陰森村落的陳設,都極具說服力,加上影片採用偽紀錄片的形式呈現,提供了強大的沉浸感。

《咒》的恐怖感,來自受害者會做出自殘行為,這點和許多的歐美恐怖片類似,例如《大法師》或是《厲陰宅》等片,一旦被惡靈控制,就會失去肉身的自主權,只能任「鬼」宰割。但《咒》能夠在台灣賣出這類型電影的最佳票房成績,也在於影片劇情和影像很接地氣。

台灣過去有一段時間十分流行幸運信,如果不把信寄給另外十個人,厄運就會降臨。而《咒》即是大型的幸運信電影,透過影像傳播給群眾,強迫他人共同分擔被詛咒的風險。據說有不少觀眾對這個設定十分反感,認為它充滿惡意。但觀眾的激烈反應,恰好證明了《咒》確實成功激起了觀眾內心的恐懼,害怕虛構的情節會成為現實。

不只《七夜怪談》有扭蛋,台片《咒》的大魔王「大黑佛母」也推出了真實比例的「公仔」?(不知道這算不算公仔XD),整個完整比例縮小,讓愛好者可以買一尊隨時在家沈浸。2023年推出時瞬間被搶購一空。撇開電影片中恐懼,不得不說這「大黑佛母」還真的製作非常精細。如果你也想供一尊在家,官網目前可接受下單製作。定價4800元(1/6比例)12000元(1/4比例)。(照片來源:空殼影像股份有限公司Xoneone)

如影隨形的恐懼威脅:《靈病》

驚嚇點:一直跟著你慢慢走,慢慢走,超壓迫不安!

心靈陰影面積:★★★(算是一種被鬼的跟騷)

相較之下,歐美的鬼片幾乎都是在看片的當下,嚇得皮皮挫,例如殘忍血腥的畫面,或者「鬼屋式」的 Jump scare(突發驚嚇)手法,但是電影結束後,心情也能很快恢復平靜,不太會把銀幕上的惡夢帶進現實生活中。當然也有一些例外之作,例如 2014 年的《靈病》(It Follows),片中的鬼怪(惡靈)都是慢慢走,你只要快跑就能躲過它的攻擊,但不管你跑多遠,這些鬼都會追上你,所以你永遠無法鬆懈警戒,只能不斷四處張望,看有哪個靈體正以緩慢(堅定)的步伐向你緩慢靠近。

《靈病》沒有太多的嚇人場景,但那如影隨形的不安感,像極了偶爾獨自一人走在深夜無人的街道上,背後傳來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急促,心裡感到一陣緊張,一方面想要回頭看是誰,一方面卻也害怕回頭看會受到驚嚇的兩難心情。

慢慢來,慢慢走,卻一直跟著你。《靈病》的恐懼手法極有創意。(圖片來源:《靈病》電影劇照/IT FOLLOWS/Animai Kindom;Northern Lights Films;Two Flints)

說到底,鬼片嚇人的從來不只是「鬼」本身,而是那些在觀影後揮之不去的感受:恐懼、疑惑、脆弱感。它們不僅讓我們直視內心深處對未知的懼怕,也提醒我們,有些故事之所以恐怖,是因為它們貼近我們潛意識裡最無助的地方。或許下次再看鬼片時,我不會只問「這部片會不會很恐怖?」而是會想:「它想讓我面對的是什麼?」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LINE TODAY立場

📣你是否也曾被哪部恐怖片嚇得半死?打從心中決定「再也不看」恐怖片?歡迎在本文下方留言與我們一起分享。你心中最恐怖的電影是那一部吧!

想不起來嗎?來這裡找看看▶我真的怕了!不敢再看一次的恐怖驚悚電影片單

關於作者:兒時熱愛漫畫,長大後流連忘返於大銀幕的虛幻世界。2006年開設新聞台《香功堂》經營至今。戲院看片是心頭好,串流也成日常的一部分。只是至今仍無法用倍速看電影。

-

🎬 LINE TODAY電影官方帳號 電影時刻表、獨家聲量榜一手掌握 >> https://lin.ee/t5kxhyB

🎬 鎖定「TODAY追影劇」每期給你影劇好點子

更多電影相關文章

01

宋芸樺暴雷寶寶性別 劉品言「反應曝光」:她嚇到不行

TVBS
02

史上最強!32年前搞笑神片「超級學校霸王」湊齊四大天王 星爺也客串

三立新聞網
03

獨家/26歲女星轉戰大銀幕!自爆「曾砸遙控器打姐姐」遭阿嬤托夢哭了

三立新聞網
04

77歲余天安排好身後事!傳砸2500萬買下家族墓園 至少可放8塔位

TVBS
05

《鬼才之道》編劇被控長期權勢性騷 狂寄猥瑣詞彙信還PUA 高市府出手了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