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罕見超新星揭開恆星內部祕密,科學家首直接觀測到恆星「心臟」物質

科技新報

更新於 3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就像撕裂的傷口深可見骨,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觀測一顆恆星經歷罕見爆炸後露出的核心結構,證實多年同心理論模型,並揭開恆星內部元素形成關鍵過程。

長期以來,理論模型預測恆星內部像洋蔥一樣呈現不同元素組成的同心結構,從外層氫殼、氦殼到核心重元素鐵等,驗證理論途徑之一是大質量恆星經歷超新星爆炸前的行為。

一顆大質量恆星走向死亡過程會依序脫落從外到內的物質,於周遭形成不同元素組成的殼層結構,只不過最終爆炸攪合各層物質,因此難以詳細觀察,尤其富含氧、矽、硫的內層通常在恆星爆炸前幾個月才出現,被掩埋在一層又一層材料之下且燃燒週期短,天文學家過去一直無法直接觀察到此層。

▲ 恆星內部物質具有同心分層結構。(Source:NASA

迄今為止,在所有已知超新星觀察到的材料主要為前 2 個燃燒週期(外層)產生的氫、氦、碳層。

然而 2021 年 9 月 6 日,多個天文觀測設備(包括地面天文台、太空衛星)捕捉到一場奇怪超新星爆炸事件 SN2021YFJ,西北大學天體物理學家 Steve Schulze 團隊分析後竟識別出靠近恆星核心的矽、硫、氬氣層,首次直接觀測到恆星內部物質。

研究人員認為,這顆垂死恆星在走向超新星爆炸階段前,可能還經歷其他更動盪形式導致內層物質向外彈出,或者說爆炸前已露出內殼。

雖然目前仍只有 SN2021YFJ 這個例子能驗證恆星的同心模型,但也強調宇宙存在其他罕見超新星類型,能幫助科學家更理解恆星性質與演化史。

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首圖來源:西北大學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孝感動天!資優生中風全癱單親媽淚求神佑子 他奇蹟康復將返國立大學

三立新聞網
02

住發處出奇招!桃園社宅「欠租就鎖門禁卡」 成功追回近300萬房租

CTWANT
03

台南米其林入選餐廳 「14片櫛瓜賣880元」牛五蔵上榜!再掀網熱議

壹蘋新聞網
04

台灣39間學校有「共產黨組織」!寒暑假召開大會 總書記發聲了

三立新聞網
05

彰化青蔥狂飆天價! 農民自嗨「原本開納智捷,要換保時捷」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