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淪中共統戰? 吳欣岱要中信金出面說明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中國將新創棒球聯賽「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預計明年開打,傳出其中一支球隊「上海兄弟」由中信集團贊助,其隊徽並與國內職棒「中信兄弟」相似,引發爭議。台灣基進黨秘書長吳欣岱今日質疑,中國對台的統戰滲透,絕非一時興起的嘗試,同時,更是縝密規劃、按部就班的全面進攻。吳欣岱警示,中國此舉,已不僅是單純的體育交流,更是全面深入社會的「融合式進攻」統戰策略。
吳欣岱指出,棒球文化是台灣少數超越世代、階級與族群的共同語言,它更是這座島嶼最接近「國族情感」的民間儀式。中國選擇從棒球入手,絕非巧合,而是針對台灣情感中最柔軟、也最團結的部分下手。
吳欣岱續指,中國成立的CPB立春聯賽預計五隊參賽,其中長沙黑皮由旺旺集團贊助,而上海兄弟背後據報導是中信集團。更甚者,其宣傳文宣更是大剌剌地放上台北101的照片,台資加上台灣地景,絕對是有意圖地以棒球作為偷渡工具,模糊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界線。
「中國深知,政治會引起防衛,但文化能麻痺警覺。」吳欣岱認為,棒球的可愛外衣,正是最柔軟、也最危險的戰線,它兼具娛樂與情感,既能掩護資金流動,又能創造友善形象。當球隊的名稱與宣傳畫面能跨越邊界、模糊主體,近乎是一場精準的文化攻勢。
對於中信集團被指涉入資助中國職棒,吳欣岱質疑,若深入探討會發覺這其中的恐怖之處,這不僅僅攸關單一金融機構的風險投資,也同時涉及了整個跨國金融投資制度的風險。據金管會與媒體公開資料顯示,中信金對中曝險金額約新台幣一千七百多億元,約佔台灣整體金融業對中曝險的四分之一。其對中曝險比率長期維持在淨值的五成以上,換句話說,中信每投入100元資本,就有超過50元與中國市場綁在一起。
吳欣岱表示,若進一步觀察,有市場分析表示,中信銀的海外獲利中,大中華區僅貢獻約14%,而中國實際獲利部分可能只佔整體2%到4%。這意味著,中信在中國長期承擔了高風險,卻僅換得低收益。
吳欣岱認為,這種資金結構面臨嚴重不對等狀況,在如今中國經濟放緩、風險加劇的情況下,這種「高曝險、低回報」的佈局恐怕更顯得其脆弱。她直言,當企業與中國市場高度綁定,政治壓力與經濟利益勢必無法切割,中信金的龐大對中曝險,讓它自然成為中國統戰最可操作的民間企業之一,形同中國手中可操控的槓桿。
吳欣岱呼籲中信金應正式出面說明,包括一、到底中國職棒是不是中信協助創立的?二、上海兄弟有沒有中信集團的資助?中信金必須出來說明清楚,才不會辜負台灣球迷的期待與國人的信任,「我們不該只看見表面的比賽與交流,在中國威脅日增的當下,更要看到背後的結構。誰在資助?資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誰從模糊台灣的符號中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