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首位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札哈·哈蒂從巴格達少女到建築女爵的傳奇人生

致旅程

發布於 06月16日05:49 • 夏金剛

她是阿拉伯穆斯林,也是建築界第一位女性普立茲克獎得主。她從巴格達走向西方世界,札哈哈蒂用建築語言重新定義空間與自由,以未來感征服全球。本文深入介紹她的成長背景、代表作品與留給台灣的最後傑作-淡江大橋…

1994 年,札哈哈蒂在英國「卡地夫灣歌劇院」的競圖說明會上,因設計創新,贏得了國際評審壓倒性的肯定,獲頒一等獎。但保守的地方政府卻以設計太前衛、預算過高為由予以否決,哈蒂深受打擊,據說她曾暗指被推翻的真正原因乃是對她身分的偏見。

縱然結果令人失望,世界卻記住了這位阿拉伯女性建築師。

「我不是為了妥協而設計,我是為了挑戰它而存在。」—札哈哈蒂

傳奇建築女爵-札哈哈蒂 圖/wiki

從巴格達到歐洲建築夢

札哈哈蒂(Zaha Hadid,1950–2016)出生於伊拉克巴格達。1950年代的巴格達是阿拉伯世界中最多元化和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各種族與教派之間和平共存,當地有蓬勃的文學、藝術和音樂活動,咖啡館和書店是知識分子聚會的場所。

當時伊拉克因石油經濟崛起,都市高速現代化,巴格達中上階層深受西方文化影響,電影院上映好萊塢片,建築和時尚設計融入現代主義元素,女性受教育機會增加。

哈蒂家境富裕,父親是實業家與進步派政治人物,母親熱愛繪畫與音樂,家中話題從世界局勢、哲學、數學到巴黎現代畫展,自由的氛圍讓她從小養成開闊的視野與批判性的思維。

巴格達 圖 Lena Ha/Shutterstock

11歲那年,她隨家人去伊拉克南部的蘇美文明發源地旅行,她凝視著倒塌的神殿:「這不是廢墟,」她對母親說,「這是有人蓋過的證明。」多年後,她在回憶錄裡寫下這句話。沒有人知道那時她是否已預感到,她將用一種從未出現過的語言,重新打造整個世界的樣貌。

16歲,她在英國和瑞士就讀寄宿學校,之後又前往貝魯特的美國大學主修數學,因為她始終忘不了童年所見的坍塌神廟遺址,渴望透過數學專業解開「萬物的結構」。

之後又遠赴倫敦,22歲進入英國最前衛的建築學府—AA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追尋建築夢,哈蒂在此如魚得水,大展拳腳,設計風格大膽、理論濃厚,經常被批評為「太激進」、「不可建造」。但她沒有退縮,反而將這些批評轉化為語言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致旅程徵文活動開跑

倫敦AA建築聯盟學院 圖/wiki

她的教授庫哈斯(Rem Koolhaas)在畢業典禮時形容她是「一顆處在自己軌道上的行星」。另一位希臘建築師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則稱讚哈蒂是他教過最出色的學生。「我們稱她是89°的發明者,因為她的建築沒有任何東西是90°(直角)」

亞塞拜然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圖 Stas Knop/Shutterstock

她的畢業作品不是房子,是一種速度與空間的圖像,是蘇俄前衛藝術的建築化延伸。她曾說:「我相信空間裡存在運動,不是物理的,是心理的。」那年,她25歲。

「他們說我太情緒化,太感性,不像建築師。我說,那只是因為你們從未看過這樣的建築師。」—札哈哈蒂

女性×少數族裔的挑戰

1980年,哈蒂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身為一名阿拉伯穆斯林女性,她很早就明白,自己的身分在國際建築舞台上將面對層層質疑,但她堅信世界的門不會自動為我打開,那我就自己造門。

1983年,札哈·哈蒂的作品開始出現在重要國際建築競圖的入選者中,使她引起世人的注目,一開始是1983年香港峰頂俱樂部(The Peak Club),接著是1986年柏林的Kufurstendamm購物街,都是一等優勝獎。然後是1989年杜塞道夫的藝術媒體中心和1994年的英國卡地夫灣歌劇院。

她不斷以競圖贏得國際關注,卻常被認為難以蓋出貨預算理由被擱置,使她背負「紙上建築師」之名長達十年之久。

首座建築驚豔全球

直到1993年,她終於獲得機會蓋出第一座實體大型建築—德國的維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建築以尖銳的幾何線條、傾斜的混凝土牆和動態的空間構成,挑戰了傳統建築的規範,哈蒂將其設計為一個「凍結的動態」空間,彷彿捕捉了爆炸或運動的瞬間,視覺上極具衝擊力,被認為是對建築語言的革命性探索。「我不想讓消防隊員只是在建築物裡等候,而是讓建築也準備一起奔跑。」

維特拉消防站 圖 Peeradontax/Shutterstock

「我不是要設計建築,我是要設計流動的空間。」—札哈哈蒂

哈蒂的作品成為全球建築界和媒體的焦點,維特拉消防站的成功讓她獲得更多委託機會,日後的羅森塔爾當代藝術中心(1998年)和羅馬的MAXXI博物館(2009年),進一步確立她的全球影響力。

羅馬MAXXI博物館 圖/wiki

設計風格全解析

札哈哈蒂的建築風格源於她的文化視野與數學背景,而非學院法則。在AA建築學院時期,她提出以「對角線」解構空間概念,反對90度角與對稱,強調建築中的動態與不穩定性。哈蒂的作品看似流動、混亂,實則蘊藏精密的秩序。她運用數位工具開創出前所未有的流動建築語言,她的作品一個比一個不可思議—像是從宇宙漂流而來的生命體。

「建築不是空間的分隔,而是情感的流動。」—札哈哈蒂。

倫敦水上中心 圖 Ron Ellis/Shutterstock

倫敦水上中心(London Aquatics Centre)為2012年倫敦奧運打造的地標建築。彎曲屋頂模擬水波,工程技術極高,卻展現柔軟與優雅。

廣州大劇院 圖 Guo Zhong Hua/Shutterstock

廣州大劇院(Guangzhou Opera House)設計靈感來自珠江的鵝卵石,內部空間流動,打破中國劇場的傳統框架。

北京銀河SOHO 圖 JIANG TIANMU/Shutterstock

北京銀河SOHO(Galaxy SOHO)無明確邊界的流線形體,打破商辦空間的封閉感,代表她後期風格的空間實驗。她的建築像詩,像舞蹈,但從不柔弱。

首位女性普利兹克獎得主

2004年,她成為史上第一位榮獲建築界奧斯卡「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2012年,哈蒂獲英國皇室冊封為女爵士,成為名副其實的「建築女爵」。

延伸閱讀 普立茲克獎是由誰創立?

紐約網紅地標The Vessel 圖 f11photo/Shutterstock

2016年,她在邁阿密因心臟病驟逝,震驚全球。那年她66歲,正要啟動一系列全新地景計畫。BBC說她是「從未停止想像的人」,《紐約時報》稱她是「建築界最不安分的靈魂之一」。

札哈哈蒂用作品證明,不是每一條直線都值得效仿。不是每一種秩序都該被尊崇。她讓人們想像:空間,也能學會自由。

「她的死亡是損失,更是提醒——讓我們不要忘記何為獨創性。」—《衛報》悼文

精神啟發女性與弱勢族群

札哈哈蒂的一生,證明了在男性主導的產業中,也能畫出自己的軌跡。她拒絕被定義,拒絕被同化。她的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 目前由Patrik Schumacher主導運營,團隊中亦有多位女性建築師持續延續其精神。她的故事被無數年輕女性視作典範,激勵更多人打破「應該」的邊界。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圖 Markus Mainka/Shutterstock

淡江大橋見證哈蒂最後設計

札哈哈蒂在生前為台灣設計了一座橋。2015年,她的事務所贏得了淡江大橋的國際競圖。這座大橋橫跨淡水河,全長約920公尺,特色是只有一座主塔,以不對稱方式撐起整體重量(單塔斜張橋)。當時,設計團隊特別考量淡水夕照景觀的保存,刻意壓低橋體結構的視覺干擾。札哈並未親自踏足這片河口,但她的團隊用圖面和模擬計算,提出一種讓自然與工程共存的解法。大橋預計於2026年3月通車,完工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單塔鋼纜斜張橋。這不只是交通基礎建設,更記錄一位建築師如何在離世前,為一座島嶼城市留下她最後的設計。

淡江大橋 圖©Zaha Hadid Architects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行李箱要丟怎處理?環保局給答案 違反1情況最重罰6000元

CTWANT
02

行李箱不是回收?過來人解答 丟錯最高恐罰6000元

TVBS
03

台版迪士尼城堡試營運日期公開!3大美拍區域開幕優惠情報一次看

景點家
04

《吉豚屋》來台10週年感謝祭!4天人氣三品限時特惠!

旅遊經
05

怎麼還不開來台灣!銅板價品嘗日本必吃5家連鎖定食屋

旅奇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中華旅遊〉雪霸農場享用下午茶 木工DIY

中華日報

輕鬆漫遊阿爾卑斯:瑞士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 Pass一票暢行無阻!

旅讀

在礁溪麒麟酒店,安泊煙湯間,啜飲蘭陽食光的旅情

景點家

流星花蓮 星光音樂會8月2日在富里

宜蘭新聞網

行李箱不是回收?過來人解答 丟錯最高恐罰6000元

TVBS

國道新營服務區雲嘉南好物市集8/2登場

勁報

蔣萬安:轉個彎就是台北小旅行的開始!

宜蘭新聞網

行李箱要丟怎處理?環保局給答案 違反1情況最重罰6000元

CTWANT

日本第一的夜景在這裡!白天聽400年的太鼓,晚上看百億的夜景,北九州這行程被問翻了!

旅讀

6家冰品推薦!麥當勞「楊枝甘露冰炫風」開賣、cremia「焦糖烤布蕾霜淇淋」吃過都想再一支

造咖

品味大阪:8間傳承經典的老喫茶店推薦

旅讀

《吉豚屋》來台10週年感謝祭!4天人氣三品限時特惠!

旅遊經

比迪士尼更有意義!大阪這些藝術空間讓小孩秒愛上文化

旅讀

凱撒趣淘漫旅台南夏季線上旅展 每晚最高省3000,再加碼府城美食節,共享優惠美時、美食!

旅遊經

宜縣紅龍果界的奧運 甜度22度奪冠!

宜蘭新聞網

麗星郵輪雙船佈局深耕台灣 領航星號今天首抵基隆港

七逗旅遊網

亞洲最大旗艦郵輪!MSC 榮耀號2026年臺灣航線正式開賣,「禮遇陽台暢飲房」房型同時推出!航程覆蓋日本、韓國熱門目的地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全台唯一!「巨無霸釣魚機」爆紅台中 寶熊漁樂碼頭暑假最強打卡點

旅奇傳媒

台版迪士尼城堡試營運日期公開!3大美拍區域開幕優惠情報一次看

景點家

奧地利年度盛事!直擊聖母瑪利亞的「皇家衣櫥」,每件袍子都大有來頭!

旅讀

世界遺產一日輕旅行!北陸鐵道推出白川鄉、五箇山觀光巴士行程

Styletc

中華郵政將發行安徒生童話郵票

大媒體

勿越級打怪!登高山「3大準則」行前必看 2初級百岳推薦

旅遊雲

2.4米巨型米飛兔70週年快閃店!限定活動5大亮點雙面大頭扇集章必換

景點家
影音

女子每週得洗三次腎連續14年 手臂血管粗到像水管【老外調查團】

老外調查團

麗星郵輪2.0=「最好玩的郵輪」 分齡化娛樂活動 打造絕對優質的海上旅程

旅報

老爺酒店深度國旅!雙人住宿免4千 揭秘北捷中心、郵局作業

TVBS

【賴瑟珍看台灣】用心用情.看好台灣 注入熱情與歲月 吳乾正讓金瓜石從人口外移偏鄉 蛻變成居遊的慢活天堂

旅奇傳媒

黃河水似翡翠龍羊峽壯麗峽谷美景吸引遊客打卡

中華日報

內在光景 豐富生命 臺東生活美學館舉辦創作聯展 展現自我與交融的真實體驗 備受正面評價

大媒體

【東大門住宿推薦】住這最方便!8間首爾東大門飯店一次看

FUNTIME

韓國KOL體驗「台北感性」捕捉臺北魅力熱推城市新玩法

旅奇傳媒

桃園潮旅行!5款主題觀光摺頁新登場 旅遊也能很時尚

旅奇傳媒

在礁溪麒麟酒店,安泊煙湯間,啜飲蘭陽食光的旅情

TRAVELER Luxe旅人誌

舊港口的記憶、二手書與咖啡香:在卡德柯伊Kadıköy尋找老城生活感

旅讀

怎麼還不開來台灣!銅板價品嘗日本必吃5家連鎖定食屋

旅奇傳媒

BLACKPINK Jennie 被任命為首爾觀光名譽宣傳大使!首支影片「月兔篇」令人期待~

韓星網

2025花蓮夏戀嘉年華超狂卡司連嗨6天!三晚煙火點亮太平洋,完整攻略一次看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特搜/新北熱門森林瀑布打卡秘境:輕鬆好走,聽潺潺水聲、享受負離子爆棚空靈仙境!

銀髮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