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不一定心跳快?合併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平時我們幾乎不會注意到自己心臟的跳動,當你有感覺時,可能正是心跳變快或不規律時,除了會覺得不舒服,甚至也會擔心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其實,這就是心悸(Heart Palpitations)。《Hello醫師》將為您說明,什麼是心悸,以及造成心悸的原因。
什麼是心悸?
「心悸」其實是一個較籠統的說法,當你突然感覺心臟正撲通撲通地跳,不論是意識到心跳突然加快、變慢、漏拍或是強度變強,這些不正常跳動的感覺,都泛稱為心悸。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處於動態例如走路,或是靜態不動如坐著休息,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心悸;而且,,感覺到心悸的部位,可能也不僅限於胸口,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喉嚨或脖子也會有心悸的不適感。
什麼時候該就醫?
雖然心悸發作時的感覺有點可怕,但發生心悸並不一定代表真的心跳過快、過慢或心律不整(Arrhythmia)。
一般而言,偶爾發作、每次僅有數秒鐘的心悸,不需要過於擔心,但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臟病史、心悸持續時間很長、靜止心率高於100次/分鐘,才需要及早到醫院接受心臟相關檢查。
若心悸合併發生胸痛、胸悶、手臂、脖子、上背疼痛、嚴重呼吸困難、頭暈或冒冷汗的狀況,請立即就醫。
心悸的併發症
就臨床而言,心悸常無伴隨併發症,除非患者是因心臟病而引起的心悸,那麼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便與心臟病相關,例如以下情況:
- 昏倒
- 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
- 中風
-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心悸的預防方法
心悸主要成因,主要分成心理壓力、服用興奮劑(例如:咖啡因)與心臟病等3大類型,在日常生活中,可透過以下方法來預防心悸:
- 少喝或不喝咖啡
- 避免服用會引起心悸的藥物
- 避免處在高壓環境,找到方法紓解壓力
- 戒菸
- 少喝酒
- 多運動
- 健康飲食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心悸發作常見3原因,診斷方法一次看!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留言 0